农历丙戌年端午,我与友人相约太阳岛踏青采风。早晨八点半,我们于哈工大正门“狗洞”处会合。我虽于前年去过太阳岛一次,但还是不知道在工大一区如何去太阳岛。幸友人是哈尔滨当地人,知道88路便可直接到达,稍经打听寻找,便在教化不远处找到车站。 不到半小时车程便到达。下得88路车,四下树木丛生,弥满眼睛的是一片又一片的透气的绿色。市区离此虽然仅一江之隔,但确是两个世界。谢绝了前来拉客的车主,我们徒步向里走,约步行10余分钟,便到太阳岛公园正门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一快约两人高的天然巨石,巨石上“太阳岛”三个字赫然映入眼帘,是我国著名诗人和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所书,可谓“苍劲有力,力透石壁;空灵传神,思接古今。”很好的映证了“太阳岛”不仅是天赐之名,也是一个充满着美学与哲学意味的神奇箴言。因此,多少年来,太阳岛始终是哈尔滨人心灵的圣地,精神的憩园,想象与遐思的翅膀,诗歌与爱情的乌托邦。于是,到松花江边观赏太阳西浴的壮观景色,就成了这座城市市民最神圣的享受和圣洁的精神洗礼。 买票进得太阳岛公园已经近十点了,这时后哈尔滨的太阳已经快到头顶了,天气倒还算不是很热,只是这太阳毒辣的有点不合适宜。沉闷的顶光效果,很难拍出理想的片子,多少让一心想拍片子交作业的朋友对此次出游有些不满。而我却不以为意,没有地图,没有目的,很纯粹地与朋友一起闲庭信步于此阳光水树之间。我们按着来的方向一直往里走,直接走到另一头的环公园马路上,后来方知是锦江长廊。我们于是上锦江长廊上散步。我展开反光板,想给朋友来几张人像,但都差强人意。不过朋友对收反光板起了浓厚的兴趣,尝试好多次都未果,朋友安静的外表下,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在里头,不愧曾经是著名的哈三中的学子,或许也是哈尔滨人的精神吧。在我的胡乱指导和朋友的多次尝试下,终于掌握了其中很难言说的诀窍。 中午十一点左右,从公园边上又回到公园中心区,经过松鼠园的,见到一大群一大群的十岁刚出头的孩子。他们稚嫩,他们奔跑,他们他们吵闹,他们无忧无虑。开始好羡慕他们,那样的时光,那样的年纪,欢笑和泪水都是那样的简单和清纯。意识到明天是儿童节,我已经不再有权利去过那样的节日了。跟朋友感叹:他们的年纪多好啊,没有烦恼,无忧无虑,不象我们有太多的烦恼了。但是朋友却不不以为意说:现在也很好,一样很快乐,没有什么烦恼。感叹朋友心态好的同时,我却借着端午节的光,想默默祭奠一下我已逝去的青春。 过了松鼠园我们在一处小亭下稍做休息,坐在我们身边的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我一直以来都特别喜欢小孩子,四个月大的孩子的眼神是那样清澈,让我忍不住按下快门。怕吓到孩子,也不敢给他多拍。 在公园里的饭店来了两碗冷面当中饭,没想到冷面虽然是很精到,口敢并不算上乘,但是甜中带辣的味道确实很合我的胃口。能在公园里吃到这样的冷面,着实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的,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一定会让我觉得口腔发酸,虽自己亲为,也未必能有那样的味道了。 吃完饭还是那种漫无目地的溜达,和随便的拍片。不到下午三点我们在景点“水阁云天”的长廊的凳子上一边休息闲聊,一边观赏着亭桥映柳,荷香鱼跃,四点半朋友要回家跟家里人过节。于是我们三点半就结束行程,回哈市。 回首一天行程,虽然时间较短但经过的景点大体如下一一述之太阳山、太阳湖、荷花湖、姊妹桥、亭桥、白玉桥、上坞桥、水阁云天、儿童乐园、丁香园、花卉园、太阳岛志石、锦江长廊、沿江风景线。行程有点散乱,行文更加散乱故名以散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