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阿城游记 |
[游记]阿城游记 |
2008-05-08 yahoo.com |
檢舉 特殊的天然景觀---象鼻洞 分類:大台北 2008/03/03 14:58 特殊的天然景觀---象鼻洞 象鼻洞位於台北縣瑞芳鎮深澳里寧靜而樸素的深澳漁港附近,深澳漁港有廣闊的港區以休閒海釣聞名全台灣,是國內海釣船數量最多的漁港,漁港與南側的基隆山遙遙相對景觀很美,漁港海堤邊的磯岩海岸為釣客喜好磯釣地點,所以深澳可說是台灣海釣與磯釣的重鎮。 深澳因濱臨海岸的海水深澳所以稱為「深澳」;深澳又俗稱為「番仔澳」,它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因漁港旁邊之岬角外形很像「紅番臉型的側面」;另一說法則聽說早年有平埔族的凱達格蘭人在此居住從事捕魚等工作,而稱此地為「番仔澳」;深澳由的海岸屬於岩岸地形,又因早期為是軍事管制區,所以人為的破壞較少,地質景觀的保存也較完整,因此岩岸上可看的到海蝕崖、海蝕洞、海蝕拱門等各種景觀,「象鼻洞」就在它的岩岸邊。 前往象鼻洞參觀可由中山高速公路轉62線快速道路,到終點之後左轉台2線,在台2線72.4公里處右轉深澳漁港,在經過深澳魚市之後再穿越漁港區,在漁港後方防波堤邊有一條小徑可通往象鼻洞,在岩岸上可看到風化紋、蕈狀岩、蜂窩岩、海蝕拱門等各種景觀是個很特別的大自然地質教室。 前往象鼻洞參觀可由中山高速公路轉62線快速道路,到終點之後左轉台2線,在台2線72.4公里處右轉深澳漁港。 深澳漁港的入口意象 深澳魚市的新建築 深澳漁港與南側的基隆山遙遙相對,是國內海釣船數量最多的漁港。 漁港旁邊之岬角外形很像「紅番臉型的側面」,是深澳俗稱「番仔澳」的原因之一。 這個岬角像不像「紅番酋長的側面」 穿越漁港區,接著是一條泥濘的道路。 穿越漁港區,在漁港後方防波堤邊有一條小徑可通往象鼻洞。 由深澳的海岸觀賞基隆山 過了漁港後方防波堤邊的小徑,接著往海岸斜坡往上爬。 海岸斜坡是一片草原,四周視野良好。 在岩岸上可看到風化紋、蕈狀岩。 由岩岸上的蕈狀岩可看的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由岩岸與海岸可欣賞深澳的海蝕崖 象鼻洞是個被海水穿透的海蝕洞,洞高10多公尺,矗立於峭壁旁彷如一頭巨象。 在象鼻洞旁照相請注意風大時別太靠邊 海蝕洞被海水穿透後形成「海蝕拱門」景觀,細長彎曲的岩石宛如伸入大海吸水的象鼻。
|
转自:http://tw.myblog.yahoo.com/yan9436/article?mid=4091&l=d&fid=5421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