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阿城清真寺,始建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是一座在东北颇负盛名的伊斯兰教寺院。它是阿城唯一保护完好的中国宫殿式的四合院古建筑群,样式、格局国内独一无二。 220多年前,祖先把寺址选在阿勒楚喀城最高处的西岗子,充分满足了阿城穆斯林群众的心理要求,既体现了中国回族以西为大(穆斯林诞生在中国西部)的看法,又体现了阿城回族围寺而居、形成众星捧月之势的心态。它成为东北穆斯林们聚礼和宗教活动的中心。同治年间,大殿部分被焚,光绪十六年(1890年),经募化集资得以重建,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历经十年才基本完工。 今天浏览参观的清真寺,就是一百多年前翻建的。它的艺术风格古雅浑厚、造型精美独特。整个建筑群以瑶殿、中殿、卷棚、对厅和照壁为中轴线,以南北佛常(配殿)为两翼,整个寺院呈现凸字形。主体建筑瑶殿三层高近三十米,位于寺院中心,坐西朝东,底层三间,南北长11米,东西宽10米。上两层塔楼,又称望月楼,六角亭式瓦顶,斗拱飞檐;顶端有宝葫式锡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十分庄重、威严;顶上面嵌一弯月牙,皎皎生辉,如圣洁恩泽由上到下沐浴。中殿五间,南北长17米,东西宽8米;卷棚三间,南北长11米,东西宽7米。瑶殿、中殿、卷棚紧紧相连,栋、梁、桷彼此牵制,结为一体。古典彩绘,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金碧辉煌。三殿统称为大殿,总面积323平方米,可容纳近千人礼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