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月日阿城金源文化骑交作业(游记) |
[游记]月日阿城金源文化骑交作业(游记) |
2007-07-16 hljfy.com |
-- 9月4日阿城金源文化~~骑交作业 (游记)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这样的集体活动,每次都有陌生的脸孔熟悉的名字再现,每次都有不一样的内容和方式,充满了新鲜感。说是周日要出去,我周六就开始了准备,擦车,修车,买了一大堆零食塞进刚刚买来的新包里,晚上武装好自己,站在镜子前着实陶醉了一番。那一夜我没睡,不只是因为兴奋还是因为备受蚊子的骚扰,总之第二天我看到镜子里自己的眼睛红红的。早饭吃得很饱,我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体力去远征。大家约好7点20在哈慈集合的,因为中途一段路改造,我颠簸到那里的时候已经7点35了,好在赶上了大部队,暗自庆幸了一番。 本次骑行的主旨是“笨鸟先飞”,于是,开始的口令还没喊完,我就已经飞出去了。因为是在市区,车还比较多,而我又属于胆子比较小的那种,很快便落在了后面。好在男同胞们都是很绅士的,到出城口的时候大家已经在那里集合了,最后商定,女士打头阵,这样避免一些体力好的男士因抢得太快而彼此间拉大距离,山路蜿蜒,走走停停,大家无暇欣赏沿途风光,匆忙赶路,速度快的男生偶尔停下车来抓拍几组镜头,再起程已经有几个身影在身边滑过远去了…… 下坡的时候速度快得吓人,仿佛迎着风就要飞起,尽管贪恋那一瞬间的畅快,我还是间或捏捏车闸,路边的杂草丛充满了神秘,我可是不想飞进去探个究竟,于是我拼命大喊:安全第一,安全第一!我以为风会把我的话传递给别人,可谁知道它们毫不客气地把话送还到我嘴里,除了一肚子风,我一无所获。于是我学乖了,闭上嘴,赶路。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坡容易上坡难。虽然已经有些心理准备预知这条路有些难走,只是没想到坡度会这么大,我想那大的坡度该是超过45度角了吧,在我前面骑行的是缺同学,这一路我总是望到他的背影,虽是初识,印象也颇深。我总在想等他下来推着走的时候我也效仿,至少这样不会太没面子,踩呀踩呀,腿都快麻了,缺同学还在车上继续前行。我想如果最初是为了攀比和面子,那么后来纯粹是和自己较劲了,我感觉出小腿有些颤,自行车摇摇晃晃地在山路上前行,除了前面人的背影,我的视野里是一片静止的,包括透过云层窥视我们的太阳。汗滑过太阳穴顺着脸颊往下淌,留下一道凉凉的印记,我为自己喊着号子:加油加油……别人可以踩上去,我也一定行的,男生可以踩上去,我也一定行的,我告诉自己,我可以,我可以做别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最终,我胜利了,当我到达在坡路最高点的时候,更多的是征服后的喜悦的冲击。向前望,路绵延,前方的坡路隐约可见,但我不再担心了,因为我经历过了,我知道我行,一定行!(再次感谢缺同学为我树立了光辉榜样,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路上碰到一个蹬三轮的农民,车上坐着年轻的女子,许是我们走走停停的缘故吧,最终非但没有甩下,反而让他们给超越了。于是心里不平衡的我们纷纷感言现在的农民身体素质就是棒,我打趣说:人家是有动力的,没见后面坐着自家媳妇吗?大伙哄笑,于是,我们在笑声中再次上路,目标是:追上三轮车,冲进阿城市。抵达阿城的时候,已经历经了2个多小时了,在“开放的阿城欢迎您”的牌匾下,大家合影留念,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因为我们初战告捷了,。接下来的时间,可以放松地踩着自行车悠闲地游历这古城老镇,去品味驻扎在这小城里的悠久浓郁的金文化了。 穿过城区,是大片大片正熟的庄稼,间或见到几个石碑上雕着说明性的文字。金碧辉煌的城墙已风采不再,唯留下起伏蜿蜒的框架,让人们对曾经的雄伟壮阔展开细细的遐想。我飞奔而去,手扶土筑的城墙,或许,这下面也埋有筑城工匠的尸骨,或许,这期间也有工匠妻儿流不尽的清泪,那城墙里圈的是片片的麦地,正值麦穗成熟的季节,风掠过,麦浪起伏,沙沙作响,这不正似当年的练兵较场,这不正似即将远征的战士在这里鼓气饯行吗?迎着风,我竟有跳进去的冲动,我想融入这片黄绿,融入这片自然。队友们的喊声打断了我白日的痴梦,我们向金上京博物馆进发了。许是经过了一路的颠簸大家都有些累,于是有人刚提出先吃饭,便应者如云了。我们在林间找了片空地,便动手安营扎寨了,片刻间扑就的餐桌上堆满了大家带来的事物,还真的增色不少,本着“不祸害老乡”(其实是怕被捉到)的原则,我们坚持到底没有偷几步之外的老乡地里的玉米和大葱。在此对同学们这种自觉自律自省的行为提出表扬。集体的伙食总是很香的,尤其是清山清水MM的可乐鸡翅和亲手炒的几样青菜被饿狼们一扫而光,奈何我只顾装矜持了,竟没抢到一口,呜呼,好在留得清山在,不怕没翅吃,我对这位美丽娴熟的清MM便多了几分钦佩。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大伙眼睛里也不再冒绿光了,水足饭饱,各自休闲,或躺着晒太阳,或坐着看报纸,或干脆跑开多拍几张风景照片。吃完饭躺着会长肉的,本着对大家健康负责的原则,超速大哥提议大家一起做游戏,于是,不熟悉的彼此熟悉了,熟悉了的更是互相整,这便有了爬树的,跳车的,跑路的,更有手拿狗尾草求婚的。真的是花絮中的花絮了,大家玩累了,笑够了,该返程了,有人提出还是去完颜阿骨打寝陵去看一看,也算不虚此行。由于我们人数不够买团体票,所以杀价的重任落在燕子身上,不愧为大姐,燕子紧了紧系在腰间的衣服,便迈着方步,去舌战——俩售票员。燕子姐沉着镇定,遇事不慌,先摆事实——我们人数16人之多,在你们这里也算是一笔大收入了;后讲道理——现在是旅游旺季,这里的生意也不是很景气,我们回去做好宣传工作,会给你们带来人数可观的旅游者(其实这些对白都是我在远处对口型想象出来的)。最终以每人10元的价格让同学们都有机会到此一游。 进得院落便是个古诗城楼,楼上旌旗迎风招展。我寻了半天不见楼梯,正困惑于古人如何上去,莫非真的足尖点地便可飞上4米多高的城楼?上得拱桥,手扶栏杆,环视四周雕梁画栋,汉白玉桥柱上的小狮子更是形态各异,我数了数,两边各是十几只,而小狮子的形态各异,表情也栩栩如生。或憨态可掬,或沉思凝望,然人间了忍不住想用手摩挲片刻。再往再往里,再再往里,据说是地宫,我与大家走散了,试探着摸黑往里走,地宫里阴冷的潮气扑面,说话都是有回声的,我感觉汗毛孔都张开了,好在后来碰到了金大侠,也便不觉得怕的那么厉害了。我死死拽着金大侠的衣襟,作他的铁杆粉丝(其实是怕摔着)深一脚浅一脚地上下台阶,里面的展厅里陈列着好些殉葬品,大都是那个时代的农用工具。那大大的石棺让我不敢近前。匆忙拍了几组照片,便跑出来了。见到阳光的感觉真好,这是我在那刻从心底发出的感慨。参观完颜阿骨打寺庙的时候,我几乎不敢仰视,那威武高大的神像端坐正中,下午的阳光进得门来照在神像身上熠熠生辉,更显得威严了。我举着相机的手微微颤抖,不知是出于敬畏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拍了三次竟都很模糊的。最后,带着对古代英雄的敬仰,恋恋地出了门,走了很远了,再回头,看到神像鲜艳的颜色依旧如此清晰。我是无神论者,但那一刻神圣的感觉却油然而生,于是我双手合十,再拜了拜。 临走的时候,路过台阶,台阶分列两侧,中间是平面石雕,该是双龙戏珠的图案,上面散落着些硬币,反射着阳光非常耀眼,我摸出了一枚硬币,信手扔了上去,之后才听说扔得越高越好,再投时已没有了最初的那份心气。这让我忽然想起了一个笑话:说一个男人和妻子一起去许愿井边扔硬币,男子先扔,之后默默许愿,他妻子扔的时候不甚跌落井中,男子怔了怔,自言自语:太神了,这么快就实现了。笑话归笑话,看毕一笑了之,不过也确实反映了某些东西,这某些的所指,世人皆知了吧。 该返程了,我们说好在进城的地方等。或许真的是归心似箭,或许真的是体力补充得好,大家都蹬得飞快,到了聚合的地方,一个鲜红水灵的大西瓜在等着大家,我看到来人的眼中都闪着异样的光辉,许是这东西在这个时候出现得太及时了,我一边躲在角落里忘情地吃着,一边敬佩于购买者的悉心与周到了。 回家的路不会觉得很长,因为我们的心里充满了一整天的快乐。每一块牌匾每一座村落,都是那么熟悉。沿途的风光在夕阳的映射下更显得动人了。余晖无限,晚风徐徐,那一抹晚霞也披着红纱羞涩地挂在天边,青纱帐里,演绎着虫鸣的交响乐,远处的村舍里的袅袅炊烟直上青云。我有些醉于这美景,我有些醉于这黄昏。我更感激于我的这些伙伴,同我一起踏上征程,同我一起踏上归家的路,同我一起分享这份心情,把我们的笑声洒向风中…… |
转自:http://www.hljfy.com/bbs/printpage.asp?BoardID=2&ID=302820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