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过镜泊湖飘逸、恬静,可是到北大荒已经二十多年了,过去却从没有机会身临其境,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上个月因公去宁安农场,到的那天恰逢周末,晚间安歇前朋友邀我次日去游览镜泊湖,他的盛情与我的梦寐不谋而合,于是行程就定了下来。一觉醒来,已是阳光灿烂,早饭过后,收拾了一下简单的行装,便踏上了期盼和渴望已久的旅程。  镜泊湖 “镜泊湖是我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由松二河,房身河等水系汇集而成,唐代称‘忽汗海’,金人称‘毕尔腾湖’,意为‘水平如镜’,后人沿称镜泊湖。”我坐在车上,静静地地听着朋友的述说,望着窗外阳光下闪现的片片绿茵,思绪循着历史的足迹悄然而去——公元755年的一天,一群难以计数的纠纠武士,乘着啾啾的烈马,举着猎猎的旗帜,伴着撼地的呐喊,裹着滚动的征尘,簇拥着自己的被大唐皇帝封为王公的首领,从长白山脚下乘风而来,将他们的国都,迁到了今天的宁安县的渤海镇,于是这恒古的荒莽的山山水水,就成为中国史书上记载的“勃海国”的领地。而这一部族的祖先,在司马迁不朽的《史记》中,则又可上朔到远古商周时代的肃慎部落,他们当年臣服于商周,而商周的王公贵胄们,则用肃慎部族贡献的箭弩在战场上争王争霸…… 当思绪重新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我们乘坐的车子已经行驶在蜿蜒起伏的盘山路上。极目望去,近处青山着黛,芳草如茵;远处水田含烟,峰峦倒影。路两边葱茏的树林,如同墨绿的屏障,侧立在路的两边。树枝叶的影子落在地上斑斑驳驳,飞快地向我们扑来,又迅速地向车后退去,只把气流与树枝叶摩擦后产生的“唰唰”声留给了我们。忽然,我隐隐约约地听到一种声音,这声音,似有似无地从前方传来,后来竟又消失了。朋友说,这声音来自于吊水楼瀑布,是因顺了风的缘故才听得到,其实我们离瀑布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呢。“别墅”!行进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引的我们举目向车外张望。果然,左侧的山间绿树丛中闪现出座座红顶绿墙木屋,而后又消失在绿树丛中。后来才知道,那些木屋是一些单位建在这里的疗养所——建筑材料全部来源于湖区生长的白桦和松树。过去,这里曾是外国友人或我国元首避暑的地方,而如今对外开放了,每当盛夏来临时节,只要你有时间或愿意来此,那么,或垂钓,或采山,或徜徉于林间小径,或泛舟于崖边湖上,随你之便,让你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拐过一个小小的弯,车子载着我们进入了湖区——我们终于看到镜泊湖了的一隅:她隐藏在层峦叠嶂、峰霞互映的群山之间。在蓝蓝的天空下,在群山的怀抱里,她就像一位文静的少女,甜甜地酣睡在翠绿的香榻之上。我们的车在湖的边缘行驶,车内一下子寂静起来,唯有汽车马达轻微的轰鸣声在我耳畔回旋,人们似乎怕惊醒了她甜美的梦。车子载着我们过了一座长长的水中石桥后,便静静地停了下来。巨大的轰响从右前方传来,像是瀑布在告诉我们:“我离你们已经不很远了!”大家一直子雀跃起来,纷纷拥向车门。下得车来,我便在朋友的引导下遁着瀑声而去,去寻找那朝思梦想的瀑布。很快的,薄薄的清沏透明的清流映入我眼帘。文静的湖水如同一匹被风轻轻吹拂的绿色湘锦,起起伏伏的一路抚摸着一块块平滑的巨石,不急不缓汇入前面低下许多的一段河床,然后就急速地向下冲去,于是便形成了百余米宽的大断带——下面便飞起团团的白雾——那下面一定是飞瀑了。我们顺着一条小路,绕过一片树林,来到一座依岩而立小巧的八角亭榭前的一段弧形的铁索护栏边——观赏飞瀑的最佳地点——与游人们共同 观赏这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宏伟奇观。 于是,眼前出现了人座耸立的断崖,那断崖形成了一幅百余米的弧形石幕,水便从那大幕的顶端跃然而下。水流相互撞击着,有的融入一起,汇聚成流,如白练悬空,跃入深潭;有的则被挤出清流,化做无数细小水珠,飞腾如雾,雪白的一片。那飞瀑之声,有如摇旗呐喊奔腾而来的千军万马,又如挟风携电大雨滂沱之前的滚滚雷鸣,震耳欲聋,动人心魄。那瀑水,从熔岩形成的悬壁上争先恐后往前拥挤着坠入下面的深渊,然后深入深渊的下面,接着便从四周翻卷着湍然而出。她们就像一颗颗浑圆的滚动着的硕大的绿宝石,在深潭中散射着神密的光芒,擎着一团团雪雾,携着一阵阵轰鸣,向远方涌去——镜泊湖之水在这里又得到了新生! 大气磅礴的镜泊湖吊水楼瀑布,震撼着我们的身心,震撼着我的魂魄,让我们兴奋不已,让我们激动不已,不约而同地赞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赞叹这世界的奇妙。“飞落千堆雪,雷鸣百里秋”——我忽然记起了这早已忘却已久的一位古人的诗句。 当我们告别飞瀑胜境,乘坐游船远足于镜泊湖的湖面上的时候,已是过午时分了。朋友告诉我,镜泊湖长九十华里,最宽处有十余华里,最窄处则不足一里,象由一块巨大的翡翠雕琢而成的如意,静静地卧在这蜿蜒在起伏的山峦之中。我们的游船在如歌的马达声中慢慢地向前移动,轻轻地划开平静的水面,向湖的纵深外驶去。坐在船舷一侧,摇动清凉的纸扇,近处清澄的湖水,波澜不兴;远处青翠的山峦,清凉四溢。岸上的山间碧绿的树林中,不时展现出一幢幢精巧别致,颜色各不相同,造型也各有千秋别墅。在这静静的水畔林间,面对这些式样古朴,色彩鲜艳的小木屋,我仿佛来进入了一个童话的世界,回到充满了幻想的童年。船就为样行进着,到了珍珠门,以为到了对岸,但是转过门来却是山重水复,碧水青山又是一番新天地。于是大孤山、小孤山、白石砬子、毛公山……一路景致过去,引得游人赞叹不已。游船就这样地飘动着,偶尔从林间越起一两只灰蓝色的鸟儿,撒下一声声翠鸣,向湖的远处飞去。有时水中又会跃起一尾湖鱼,弹起一串串水花,向湖的深处游去——却难以看得清是红尾鱼还是鳌花鱼,是大白鱼还湖鲤鱼。湖光山色,空蒙秀丽,让人忘却了自己,忘却了生命,忘却了时间,忘却了一切。 就在这时,一只小小的渔船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顺流而来。鱼船上一位年近半百的汉子正在收网,网起来了,却没有鱼。汉子紧缠网纲,轻舒猿臂,张开的网再一次飞向湖面,湖面上掀起一片涟绮。他又起网了,但是我们已经全然看不清他这一网中是否网住了鱼……回来的路上,我们再也没有见到那艘小小的渔船,再也没有见到那不曾正眼望我们一眼的辛勤劳作的渔夫,只有湖水平平依旧。 傍晚时分,我们的船到抱月湾停了下来。下船后回身看去,湛蓝的天空倒映在如镜的湖面上,湖水也染也被渲染成了淡淡的蓝色,远处黛色的山上树木葱茏,雾霭缭绕。天是那样的蓝,云是那样的白,水是那样的清,而蓝天碧水间又是那样的宁静安谧……在微微的风中,近处一株参天的松树上,一只小松鼠在枝间跳来跳去,正在搜寻着松果。一片金黄的树叶轻轻的飘落下来,夕阳的余辉已把西山顶的林间漫染成一片金红。 无一丝工匠雕凿之痕迹的镜泊湖,朴素无华、风韵奇秀;得万岁天公造就之精神的镜泊湖,清俊简约、景致隽雅!“山上平湖水上山,北国风光胜江南”,她应该得到这样的美誉。 哦,美丽的镜泊湖,我心中的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