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镜泊湖旅游日记

[游记]镜泊湖旅游日记

2007-07-21    

镜泊湖旅游日记

1991年1月14日 星期一 天气晴朗 但很冷

在哈尔滨召开全国船舶系统文艺创作座谈会已经是第四天了,上午由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工会的老王陪同我们去参观了文庙。并请一位导游为我们讲解了孔子及其他的儒教思想在哈尔滨的传播历史。

今天下午我去秋林公司买了本东北的地图册,我打算去镜泊湖。今天晚上好好地研究一下去牡丹江林区的路线。这次旅行没有一本详细的地图是不行的。

晚上我们两个乘公共汽车去三棵树火车站。半夜12点上车,躺在卧铺上便睡着了。列车在漫漫的冬夜离开了哈尔滨市,向东北的牡丹江市驶去。在睡梦中我还在哈市冰城的美丽和欢乐之中。

1991年1月15日星期二天气晴朗

清晨,列车的长鸣把我们从睡梦中惊醒,这才感到寒冷。列车正通过牡丹江林海雪原。列车的玻璃窗上都结满了厚厚的冰花。外面什么也看不见,我用嘴哈气吹化了冰霜。从玻璃窗向外看,才知道火车正在向东面的小兴安岭山地行驶。南面是一片林海雪原,据说这的名字叫海林。是杨子荣战斗过的地方。过了海林,牡丹江就要到了。旅客们都从铺上爬起来,清晨我第一次踏上了牡丹江市的街道。天刚蒙蒙亮,我们走出牡丹江火车站。在冰雪的街道上留下嘎吱嘎吱的脚步声。

我们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去找去东京城和宁安的汽车站。我们背着摄影包在陌生的街道上走着,通过一条街,终于在一个广场旁找到了汽车站,才知道上午九点才有汽车去敦化,路过宁安。看来我们不能在汽车上挨冻,于是我们又改变了主意决定乘火车去镜泊湖。我们又迅速地返回了火车站,终于买到了436次由牡丹江到图门的列车车票。买好车票以后我们在牡丹江市逛了两个小时。清晨的街道上挤满了上班的人群。满街的自行车和别的城市没有什么两样。上午9点我们在车站拍了几张照片,便匆匆地离开了牡丹江市。

436次慢车出牡丹江市向东南方向行驶在雪色山谷的薄雾之中。茫茫的林海雪原终于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望无尽的白桦树和松树挺拔高大,近处的火车道旁堆放着整根的原木像小山一样。经过伪满以来70多年的野蛮采伐,也没有伐尽。真可谓是林海!

上午11点半列车到了东京城火车站,在站前广场上我们找到了去镜泊山庄的班车。下午一点半开往镜泊山庄,汽车又开始在风雪弥漫的山路上行驶。

从窗上的一块透明的玻璃缝中看见,窗外的雪下得很大,松树的枝让厚厚的积雪压弯了腰。这是我一生看见最美好的雪景。经过镜泊湖发电厂车上的旅客几乎都下车了。我们要到山庄还有很远的路。天已经快黑了。我们能找到住宿的地方吗?我们都很不安。正巧车上还有几位姑娘,经介绍才知道他们是镜泊山庄宾馆的女服务员,叫张晓燕,她热情地帮助我们找到了宾馆,并安排我们住了下来。

这个宾馆这个山庄较大的,据说国家主席刘少奇还曾在这儿住过。我们趁天还没有全黑下来,在落日的余辉之中我们欣赏了山路附近的几处别墅。游览了镜泊湖岸边的风景。听这的人说镜泊湖的夏天才真美,冬天太冷没有人来.。我们是整个疗养区的唯一的游客。

夕阳之下,遥远处那淡灰色的林海雪原就像一片寂静的山林。眼前便是镜泊湖厚厚的冰面,据说上面可以跑汽车。湖面上的冰层可以达到一米厚,沿着镜泊湖的岸边山坡上布满了各种别墅和夏日的游乐场。这里的夏天一定是十分热闹的。

镜泊湖的冬天安静极了,山庄的狗从密林的深处向我们狂叫着,因为他们也很少看见人了。据本地人介绍说镜泊湖有八大景观:什么大孤山、大石砬子、镜泊瀑布、地下森林、珍珠门和渤海国古代遗址等风景名胜。可惜我没有这么多时间,只能留在山庄一处。

镜泊湖,古代称为忽汗海、别尔滕湖。是牡丹江的上游,湖长100余里、宽10里,面积95平方公里。东面的山是张广才岭,镜泊湖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可惜这次是冬天来游玩的,湖光山色也只能在我的想象之中了。

我们踏着由夕阳照耀下映成淡红色的白雪,去寻找镜泊湖的美丽的风景。晚上我们住在山庄时分华贵的包间里,我们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吃饭,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带来的冻馒头已经像石头一样地一硬,咬几口就算了。由于宾馆不开伙食,我们也只好这样,不过玩得很开心。电暖气热极了,让我们舒服地睡着了。

1991年1月16日 星期三天气晴

早上醒来,我们打算离开宾馆,步行到电厂才能有公共汽车。要走12华里的冰雪道路,这样我们还有机会去欣赏着阳光下的雪景。

在镜泊山庄的门口上有一块巨石,上面提及的一首诗:“山上湖水、山上山,北国风光胜江南!”这不知是哪一位题写的诗句,却也说出了镜泊湖的风韵。

在发电厂的门口等了两个小时,果然来了汽车,中午我们又回到了东京城。一路上的雪花挂在树枝上真的很美,可惜不能下去摄影。在东京城的一个饭店里我们喝了一碗热汤面,饭店是典型的关东酒馆,大火炕中间生着火炉正烤制羊腿,几个关东大汉正在喝高粱酒。我们也在里面暖了暖身子便决定继续南下,我们一定要通过林海,找一个真正的林区住下来。创作几张好照片回去。

我们这次来到林区最大的愿望也就是想拍出几张表现北国风光的林海雪原景色。由于天气寒冷,我的佳能AE-1型照相机已经不能正常工作,幸亏我身上还背着笨重的玛丽亚RB67型照相机。玛米亚照相机可以抗得住严寒的考验。

我们下午1点30分乘汽车去大沟林场。由于汽车是在冰雪的道路上行走,速度很慢,原定3个小时即到的路程,竟然走了八个多小时。汽车误在冰雪中两次,大家奋力一把车推了出来,天已经黑了。好在路上又结识了一位叫孙凯的小伙子,他热情好客,听说我们要去林区拍摄照片,便热情地说我们到他家去住。他的父亲是向阳红林场招待所的职工,是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革命。现在退休了正在招待处工作。

向阳红林场属东京城林业局,地址在南湖头镇。林场里的成木都已经伐空,近几年又栽种一些落叶松,山上才有了一点绿色。整个林场有200多户人家,两面都是山,在张广才岭的东北面,丘陵山地海把在1,200米左右,北面便是镜泊湖。

向阳红林场正是在镜泊湖的南头,距昨天去的镜泊山庄有45公里。这儿和对岸的镜泊乡隔湖相望,只有5公里。目前湖面结冰,马车可以直通镜泊乡,不用绕道了。

晚上,我走出林场招待所,到外面去散步。北方的夜空晴朗,满天的星斗闪烁着。大熊星座倒扣在北方夜空上,这儿才是真正的北方!也是我第一次来到林区小镇住宿,心中说不出的愉快,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来到了镜泊湖;见到了大森林!

1991年1月17日 星期四 晴朗

从温暖的招待所走出来便是一条国道,路边上用木头板子拦着的院墙里有几个小屋,是小饭店和理发馆。吃过早饭后,由孙凯陪着我们外出拍照片。

先去北山坡看镜泊湖平静光滑的冰面和养鱼池,又去林场的南面名叫“曙光”的小村子。朝鲜族的小木屋在白雪的覆盖下就象画报上常见到的雪景一样,雪从屋檐上凸出来,家家门口都挂着红灯笼。

这里的民风朴实,鲜族居多,汉人多是山东移民的后代。村民热情的请我们到他们的小木屋里坐坐。外面冰天雪地;屋里温暖熔熔,铁炉子上正烤着地瓜,山里产的肾金茶散发着浓郁的芳香。这真是我理想的小木屋!难怪这里每到冬天经常聚集搞摄影创作的全国摄影家。今年我也混在其中寻找艺术灵感,抓拍北方孩子们在雪地里玩的镜头。姑娘们都穿上鲜艳的红衣服,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了。

“曙光村”这个村名一定是后改的,原来这个村叫甚麽名字已无处考查。那森林、雪地、荒原和村舍都沐浴在曙光之中。多麽美丽的晨光啊!这便是北方的林区,炊烟在木屋上飘着,狗儿远远地望着我们,多麽温馨、热闹的小山村啊。

中午,我们想请孙大爷在饭店吃饭,可是孙大爷说什麽也不来,反倒邀请我们去他家吃晚饭。热情的主人给我们做家乡的小吃:粘玉米小饼香甜可口,山里的蘑菇炖野鸡等都是我第一次吃到的。孙大爷家的几口人都来陪我们,热情朴实的乡情深深的感动了我,临别时孙大爷还给我们每人一个菜墩子,那可是真正的山里货,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家山里人。

1991年1月18日 星期五 晴朗

在向阳红林场呆了两天,我们就要从吉林敦化返回。早晨孙凯来送我们上车,经过半天的颠波中午才到敦化。

车行在路上,从车窗向外望去:前面视野逐渐开阔了,汽车已经从山区走出来,到了东北大平原的北端。跨过黑龙江省边界,进入吉林省延吉朝鲜族自治区境内。公路两恻是朝鲜族的稻草房,破旧不堪,很是贫困。远处白雪覆盖的崇山峻岭大概就是兴安岭,近处黑土地上散落着小村庄。较大的村子都有集市,车过东官村我就看到很热闹的集市。这使我想起了十七世纪日本旅行家间宫林藏所作的《东鞑纪行》一书中描写的有关北满古老民族风情,至今还流行着以物易物的购销方式。

汽车到了敦化市,我们背者菜墩子向火车站跑,我们要赶上12 点开往锦西的258次列车。时间已经不多了,可惜没有时间到市里去看一看。早在爱新觉罗.傅仪回忆录中曾记载:1945年苏军进攻满州,末代皇后婉容从敦化逃亡到大粒子沟的历史。56年过去了敦化车站还依旧是日伪时期留下的旧式火车站,可历史已经随风而去。

我们在结实厚重的石头墙火车站前留个影便急忙奔上火车返回锦西。结束了黑龙江镜泊湖的旅行。

现代文明叫我眼花撩乱;城市的喧嚣总是使我不得安宁。这几天在黑龙江林海雪原中旅游心中无比的快乐,大自然对我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每当我投入到纯净的大自然之中,我的心胸就立刻舒展开来。我体会到大自然的空灵、宁静、悠远和神密。我对黑土地的印象尤其如此。

不论我在此之前受到什么样的困惑,当我一走进那荒原,人间的一切烦脑和忧愁都消失了。从而获得了从末有过的宁静和满足,心灵于是被大自然净化与升华。

面对雪原和森林中的明月,感叹生命的短暂和宇宙的永恒。又一次体会个人的渺小和自然界的伟大。这样才达到天、地、人和一的感觉。在无边的境寂之中进入了超然的灵空境界,这也就是宇宙的宗教感情。

大自然的广漠、博深、给了我一种深沉的暗示和竟蕴。是一种无心达到的空谷定音,于是我开悟到艺术的魅力也就在于人和大自然的交融。

1991年2月15日

评论 (2) |

原始链接:http://erle.blog.sohu.com/16426585.html
转自:94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