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原计划,今天早餐要到不远处的庆岭吃活鱼,可早上4点钟,主人就起床开始包送客的饺子,5点钟左右,我们起床。主人的热情让我们感到亲切,一夜的浓睡一扫疲劳的感觉,个个精神饱滿,意气风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6点10分,吃过饺子,与主人告别,开始了第二天的行程。 今天的路程要横穿老爷岭,从“关东石材第一乡”天岗镇出发,一路上到处是石材加工厂,大宝还在考虑今年再返回这里加工石碑的事情,哑巴岭就已经横在了眼前,将所有的容器加上水之后再度迎着大坡上路,一口气翻越了哑巴岭、庆岭、解放岭三座大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蹬车从头越”,漫长的坡道一点点地消耗着我们的体力,大家均使用了最小传动比,以6至7公里的时速做蜗牛状,我的车子牙盘只有大、中两片,没有小盘,后飞最大齿数也只有24齿,比起老中医和大宝来吃亏不少。好在边爬边总结,很快找到了一个比较省力的蹬车姿势,屁股向后座(但不能离开座垫),双腿用力向前蹬车,蹬车时上肢用力向后拉动车把,动作频率保持相对稳定,这样能使用更多的身体部位发力,实在不行了,便下车推行,推蹬结合,合理分配体力,更换运动姿势,不能在一个坡道上将体力全部耗尽。上午11点左右,终于彻底地将3个大岭甩在了身后,“三岭逶迤腾细浪,三车过后尽开颜”。 翻过解放岭后,是将近10公里的下坡(先是陡坡,后是微坡),这时疲劳感一扫而光,我们尽情地撒起欢来,由于分水岭的作用,路边的小溪都是与我们同向的,曲曲弯弯,叮叮咚咚,车子碾在柏油路上窸窸嗦嗦,就象一只轻柔的小手抚摸着我的心窝,一缕微风拂面,仿佛绕指柔情,柔得能化出水来,小溪在低声吟唱,我也忍不住纵情干嚎(对不住,实在是不会唱)。就在这个下坡,我们创造了全程最高时速57.5公里。可是好景不长,在蛟河、敦化交界处,海拨高度由500m升骤至800多m,这时大家心境都很好,坡没有上午陡了,体力状况也好于上午,一鼓作气坚决拿下。本来打算宿在在距敦化30余公里的黄泥河镇,但到达时天气还早,大家体力也还行,就决定骑到敦化安营了。出行的路上三人轮番领骑,始终保持一定距离,这时快到今天的终点了,我也不顾那许多了,利用车子的优势,放开速度一直飞到敦化市郊的叉路口,下车吸了一支烟,他们才将将赶到,骑到敦化市内时已经是6点30分了。看来,长途骑车出行,专门的旅行车最适合不过了,车架比山地车大,便于发力,车胎比山地车窄,磨擦力要小,车轮比山地车大,并使用公路车的齿轮,速度比山地车快;旅行车架为载重设计,负重能力又比公路车强。我们夜宿在公路客运站旁边的昌通招待所,4人间10元一位,放好车子,我们便出门找了一家馆子品尝了朝鲜族狗肉、冷面等特色,洗过澡后10点钟左右回到招待所睡觉。 今天全天行程180公里,我的车子后拨有点不太灵敏了,前碟的碟片也有些磨擦。大宝的捷安特汉特车脚踏蹬碎了,途中在蛟河吃午饭前在一个自选车修理铺换了一对金属的,15元。 评论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