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镜泊湖之行北国之春北国之春静美的秋叶 |
[游记]镜泊湖之行北国之春北国之春静美的秋叶 |
2007-07-21 |
2005年9月17日,星期六,没什么事了,所以去镜泊湖。 至于怎么去那里,全体抓瞎(晕!)!于是开始搜集资料、查找路线。为了给我们一路的摸索留下充足时间,清晨6点10分(早上起不来,磨蹭了10分钟:)),一辆挤着12个人的金杯,迎着阴霾的天空出发了。 一路颇为顺利,倒也没走什么冤枉路。途经哈尔滨动物园、帽儿山、亚布力滑雪场、威虎山森林公园好像是,中间还在一家加油站方便了一下,活动腿脚。然后从牡丹江市向南经古城宁安,再向西行抵达东京城,接着又行驶了30公里。7个小时后,疲惫不堪的我们站在镜泊湖国家级地质公园的门口,看着入口处叶剑英的题词:“高山平湖,风光胜江南”,心里隐隐有些抓狂:当年叶老一定是有高级轿车相伴。要是像我们这样,我看他还有什么心情来题词! 看了看入口处的地质公园简介,这才对镜泊湖有了一定的了解。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宁安县境内,距牡丹江市110公里。镜泊湖历经五次火山爆发,由熔岩阻塞河流形成的高山堰塞湖,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山湖泊,以天然无饰的独特风姿和峻奇神秘的景观而闻名于世。虽然距离最近一次的火山喷发已经有5000多年,不过快到镜泊湖的沿途还是呈现出非常典型的火山地貌特征:到处坑坑洼洼,由沉积岩形成的地表呈暗褐色,植被很难生长。岩浆流经形成的镜泊大峡谷曲折蜿蜒,承载着千万年来沧海桑田的变换。陶醉于风景之中的同时,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进公园后走了不远就听见轰鸣的水声,急忙快走几步,转过一条小路,眼前便豁然开朗:一条高约20米,宽达42米左右的瀑布倾泻而下,激起漫天水雾,在阳光照耀下形成绚丽的彩虹,好似一条彩带飞架两岸。这便是来到镜泊湖的必游景点:吊水楼瀑布。由于吊水楼瀑布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瀑布,因此四季中以冬夏之景,风韵尤殊。可惜时值深秋,据说七、八月份雨季来临之时,镜泊湖水从四面八方汇聚在潭口,然后蓦然跌下。水势浩大如万马奔腾,若银河倒悬坠落,蔚为壮观。其轰声如雷,数里之外便可听到;其势之礴,令近观者胆战心惊。惊叹之余,又添了一丝遗憾。 景色的确壮美,不过肚子已经开始严重抗议了。饿得昏天黑地的我们,还以为殉情只是古老的传言……(红颜歌词?咳,什么乱七八糟的!!)跑到一家鱼馆吃大餐,花费不菲。高兴嘛,管不了那么多了。饭还没有吃完,心早就飞到镜泊湖上了。 关于镜泊湖民间还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为镜泊湖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船行至湖中,但见湖面明静碧绿,绵延百余里;两崖峰峦叠嶂,林木葱茏。湖中岛屿星罗棋布,宛若玉珠落盘。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实在是美不胜收。 游湖归来已是傍晚时分,岸边垂钓者的身影掩映在夕阳霞光之中,仿佛山水墨画一般。爬上山头远远望去,镜泊湖东有老爷岭,西靠张广才岭,湖水就像一面明镜镶嵌在两座山岭之间。原来之前不过是体会到镜泊湖细微美妙之处,现在才真正识其“庐山真面目”,只缘刚才是“身在此山中”了。不过晚饭过后便没有这么浪漫,同事们三五成群,扑克麻将,吆三喝四,一夜不提。 第二天一早便出发前往地下森林。奇特的地下森林是镜泊湖风景区的又一奇景,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坐落在张广才岭海拔一千米的深山区。据考察,这里因火山喷发后停止,火山口岩浆冷却收缩,顶部自然下陷、塌落而形成大小不等,其形如盆、如井、如簸箕10个火山口。经过千万年沧桑变化,大自然重新给它披上绿装,成为世界著名的火山口原始森林。森林面积达6.7万公顷,生长着红松、紫椴、黄菠萝、黄鳞松、落叶松等珍贵树种。这座绿色的天然宝库,为中外地质、地理、历史、生物等学者提供了丰富宝贵的科研资料。 我们下至4号火山口最深处。四周树林荫翳,密林参天,耳边只传来山风的空灵之声。脚下的泥土不知是多少树木历经多少年代才腐烂而成,每踩一步都能感受到时间的厚重。阳光透过层层树叶偶有洒落,斑驳的光晕越发为地下森林增添了一分神秘感。深吸一口气,顿时精神为之一振,仿佛饱饮甘泉琼浆一般,分外受用。沿着山间小路我们登上了狮子岩,俯瞰整个火山口,景色尽收眼底。倘若此时平地起雾,真该怀疑什么时候仙境也搬到地下来了。 离开火山口,路旁有许多卖山货的小店,蘑菇、木耳、人参、鹿茸、火山豆、刺五加等等摆成一排(应该都是野生的吧?)。当然,讨价还价是必不可少的,你三斤我两斤,不一会儿大家都是满载而归了。 中午时分我们准备启程返回。和来时不同,天空一扫阴霾,换成了阳光明媚。一路上欢声笑语,400多公里的路程算是一笑而过了。虽然少了来时的兴奋,但却满载着对镜泊胜景的无限留恋与不舍。回来后提笔写下这些文字,聊表纪念。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shaok.bokee.com/tb.b?diaryId=12886816 2005.10.1413:58作者:可乐叶子 |
原始链接:http://shaok.bokee.com/viewdiary.12886816.html |
转自:63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