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3仲夏之秦皇岛之旅

[游记]2003仲夏之秦皇岛之旅

2008-05-22    sohu.com

搜狐博客 > 生活,是不能忘记的 > 日志 > 行万里路

2007-12-27 | 2003仲夏之秦皇岛之旅

标签:北戴河 山海关 南戴河 海鲜

题记:该文作于2004年初,应该算我正儿八经写的第一篇游记

2003年的夏天,父母受到某部门的邀请,前往北戴河疗养,我自然不甘落后,像个小尾巴一样一同前往。

初入滨城

从北京出发时,天空阴沉沉的,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我的运气还不算赖,时隔7年重返京城,便赶上了北京二十年来最凉爽的一个夏季。这大概由于胡总书记取消了中办每年仲夏迁往北戴河避暑办公的传统,天地不尽为之动容的缘故吧。

我们全家,以及邀请我们的L局外同司机一起坐着大奔沿京沈高速公路向北戴河疾驰。小学的时候,一写作文,就是“我们的大轿车飞奔在公路上”,然而真正体会到什么叫飞奔,还是在那次去北戴河的路上。一路上,所有的车相对我们都在向后跑,不用开窗,便能听到呼呼的风声。后来听母亲说,那路,我们的时速竟然常常在200公里之上!头一次坐如此宽敞的奔驰车,小户人家的自得心理不免有些作祟,仿佛自己的身份由于坐了这一次车而提高不少似的。得意了那么一阵子,头就有点昏昏的,外面一成不变的景致实在让人打不起精神来,加之同行的皆是长辈,不好如孩童般吵吵嚷嚷,瞌睡慢慢袭来,当我再次清醒的时候,却是快要秦皇岛地界了。

那天的雨和我的瞌睡一样来得不知不觉。睁开眼时,车窗外已经是烟雨蒙蒙一片,像有千针万线,把天地密密集集缝合起来。大滴大滴的雨水如子弹一样射来,打到车身上啪啪作响,我甚至害怕那种强大的自然力会把车窗打穿!在这样的万分担心中,北戴河三个大字终于出现在高速公路的尽头。透过雨雾看去,这样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居然在暴雨中显得娇弱无力。路上行人寥寥,各式各样的度假村宾馆仿佛要被暴雨掀翻!L局提议走滨海路,不走市里。他想让我们三个久居西北的客人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大海的壮阔。可是出乎他所料的是,滨海路由于地势比周围的宾馆低,山上的水纷纷下泄,导致这条路的排水系统超负荷运转,大量积水无法排出,几乎快成了一条河。路上,不少底盘低的车抛锚在这条临时河流里,可怜交警们一边受到疾风暴雨的洗礼,一边还要帮着司机把车子推到水稍微浅点的地带。至于大海,更是近在眼前却看不清楚。空中的河往下落,地上的河横流,茫茫的大海和迷蒙的天地连在一起,只觉白花花的晃眼。路过一处起伏的山冈,L局指了指说:这是中办的地盘。以前热天,中央办公厅就是在这里办公的。我努力得想看个分明,却发现这还是徒劳。

半船半车的,我们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某部的疗养大院。秦皇岛总面积7752平方公里,下辖三区四县,区区一个面积不过70平方公里,人口不过6万的北戴河区,单是中央和各省、市的一些企事业单位,在这里兴建的疗养院就达200家之多,每年有600多万游客,来北戴河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今年,由于中央不再移居此处办公,各大单位的疗养院和招待所也显得比往年安静了许多,对外接待的能力有所加强,价格自然也降了下来。对于普通游客,这是件好事,阳光、海岸、沙滩、青山……这些本来就是不分贵贱都应享受的生活,为什么要因为一些大人物而打扰了寻常百姓的欣赏呢?

午饭过后,雨渐渐小了,及得三点多钟,天空露出点明媚的影子;傍晚时分,夕阳居然灿烂地挂在西天,空气中除了尚未散尽的水气,你丝毫想象不出刚才曾经那样的风雨大作。推开窗,隐约能听见海的声音,我有点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来不及向父母禀报,就顺着小路向海的方向走去。不知是北戴河的空气质量向来如此,还是雨后的缘故,整个天空显得异常清朗,空气里如同掺了薄荷一样凉丝丝的。树木娇绿得如同翡翠。石砾光亮得如同水晶。一抹斜阳映照在上面,奕奕生辉。跟着那些身穿游泳衣的游客,很快的,我就来到了大海面前。翻腾了一天的大海好像玩累了的孩子,静静地躺在金色苍穹下,轻轻地,悠荡地喘息着。虽是暴雨刚驻,海水尚不完全清澈,游兴正浓的人们依旧三三两两地在水中嬉戏。我脱了鞋,用海水洗过脚,在沙滩上信步走着。好软的沙啊,脚踏下去比踩在羊毛织的地毯上还舒服。是那么微荡地又熨贴地使脚心的皮肤感到又麻又氧的一种快感。不记得哪位前人曾经做过这样一首《海滨晚曲》—— 
阵雨方收晚来晴,暮云回照海天红。
新婵欲语羞怯怯,老蟀高歌唧丛丛。
归帆点点随潮近,炊烟缕缕漫轻风。
饭罢庭前话家史,伤心往事泪涕零。
此刻,我哪里还找得出丝毫伤心涕零的往事,惟有“饭罢沙滩闲庭步,疑似天上换人间”了。

悠悠往事越千年

第二天大早起来,天晴云薄。这样的天气,让人心疼得不忍睡懒觉。在L局的安排下,Z参谋和司机小张陪同我们全家游览山海关和老龙头等风景区。山海关位于山海关区,距离北戴河车程大约30分钟,途径秦皇岛市区海港区。

提起山海关,人们自然想到它“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的盛名。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中山王徐达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在此创建山海关,因其倚山连海,故名山海关。山海关所在的辽西走廊是华北通向东北的咽喉要冲,山海之间相距不过数公里,峭壁洪涛,束若瓮牖,踞此要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早期古渝关到后来的山海关,经历了多次重要战争:1644年促使明清两朝更替的山海关之战、1990年八国联军入侵山海关、1924年的第二次直奉之战、1933年的榆关抗战、1945年的山海关保卫战等战役,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天下第一关是山海关的东门,又名“镇东楼”,乃箭楼格式。天下第一关城楼的经实测:城台高12米,城楼高13米,楼之东西宽10.1米,南北长19.7米。楼分两层,第一层高5.7米,第二层高8米(包括吻脊)。可能是从小在西安长大的缘故,对于城楼一类的建筑所见甚多,并未觉得这蜚声海内外的关口有多么的雄伟。城楼建筑,上为歇山重檐顶,顶脊双吻对称,下为砖木结构,四角飞檐上,饰以形态各异的脊兽,造型虽然美观,比之西安大小雁塔城的壁板雕刻,并无过人之处。楼上下内外,共悬挂着三块木质白地黑字“天下第一关”匾额:楼内一层为原匾,相传为明成化八年(公元1427年)进士肖显所书。二楼内为清光绪五年王治清钩摹燕塞湖重刻,二楼外为民国九年杨宝清钩摹另刻。“天下第一关”匾额,长5米多,高1.5米,每个字都一米有余。字为楷书,笔力苍劲浑厚,与城楼风格浑然一体,倒是颇显“第一关“之威名。箭楼内有一小型展览馆,大致讲述了山海关的历史以及围绕山海关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最著名的当属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一事,它完完全全改变了中国的历史。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占明朝京都北京以后,盘踞山海关的明总兵吴三桂见大势已去,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后来吴三桂风闻起义军拘禁了他的父亲和爱妾陈圆圆,便“冲冠一怒为红颜”,转身投向清摄政王多尔衮乞师投降,割发称臣,并拱手献出山海关。只此一举,吴三桂便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千古骂名和不尽的感慨。回想当年周幽王也是为搏褒姒一笑,做出“烽火戏诸侯”的荒唐事,落得江山尽失。英雄难过美人关不假,作为平常人,心中最难过的也是色欲这一关吧。至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对山海关的入侵以及对当地居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却为整个中华民族写上了屈辱一笔,至今提起,胸中仍然怒气难平。

山海关据有山海之灵秀,本身又是一座军事雄关,周围更有许多名胜古迹。关南八里渤海之滨的老龙头,是现存明长城实际上的最东起点。老龙头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北的角山长城,城东的威远城构成犄角之势,拱卫着山海关城。从明初洪武年间到明末崇祯年间的260余年中,老龙头不断修建,逐步完善。直至清代长城内外成为一统,老龙头从此失去了军事防御的作用,成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观光览胜的佳境。这里地势高起,海天开阔,是观海的理想场所。从远看,它恰似万里长城巨龙伸颈入海的龙头,在海中戏水拨浪,甚为壮观。据说老龙头即由此得名。经历4O0多年,如今入海长城已全部坍塌,但老龙头山岗下尚留有长约50米,宽约10米的花岗岩条石堆积,可供游人观瞻。山岗上立有一块石碑,镌刻着“天开海岳”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有传是戚继光的手迹,也有传是唐代遗碑。不管如何,这四个字的确道出了“放眼天际,苍茫一碧,天适地设”的绝妙景观之神韵。从前老龙头宁海城上原建有一座澄海楼,清代几个皇帝每次回奉天祭祖总要前来登楼观海景。可惜于1900年被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所拆毁。

站在老龙头的尽头向海上望去,无边无际的海水反映着空阔的天光,碧涛拍岸处,溅起万朵灿然的银花,宛如大海的诉说。此情此景,心底油然生出一种欲做鲲鹏展翅的豪情。秦始皇派方士入海求不死药的决心,隋唐皇帝远征高丽的壮举早已成为悠悠往事。岁月变更,英雄更迭,不变的还是那“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境界啊。

北戴河揽胜

转自:http://kedaxia2007.blog.sohu.com/74817063.html37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