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龙岩(福建厦门振成楼游记) |
[游记]龙岩(福建厦门振成楼游记) |
2008-06-10 gaibar.com |
永定 “哪有这样背着大行囊拿着相机出差的啊?在留下了假地址之后,我们成功地走过了变成老油条的第一步。” 虽然买的是广州东到龙岩的火车票,但是我们还在大清早5点多在永定——这一坐落在闽粤边界的小城跳下了火车。理由是两个人在卧铺上戴着口罩研究了所有的地图和攻略,我们大致定下了余下几天的行程安排,结论之一便是在永定下车去土楼可以节约不少时间。 不出所料地,刚踏上了福建的土地,等待我们的便是几个穿着白色长袍戴着口罩的人。说实话,当时心里还是有些暗暗担心的,我也揣摩过一些诸如“拔腿就跑”的紧急对策。不过当被医生问到“来永定干什么”时,老道的James很快答道:出差。我一边无奈地附和:“是啊,偏偏在这种时候”,一边暗笑道:哪有这样背着大行囊拿着相机出差的啊?在留下了假地址之后,我们成功地走过了变成老油条的第一步。 高头 “我们当天下午回到高头之后,通过一位摩托车司机的帮忙在高头镇镇长母亲开的‘农家饭庄’安顿下来,但是居然又被镇长的弟弟活生生地赶了出来。” 高头镇是福建客家人的特有民居——土楼之中的王者,承启楼的所在地。说实话一开始我实在对是那么多土楼没有什么概念,攻略上所描述的几个重要地理方位也没有弄清楚。在标有“已经消毒”的长途汽车上,我正摆弄着刚出血购入的爱机,James从后面大喊道:土楼!原来是路边经过的不知名的小土楼,圆的,方的,错落在远处小小的山谷中,不过这也着实让我俩兴奋了好一阵子。不久,一个硕大无比的土楼转入了视野,就在公路边,然后就听见司机招呼道:“喂,你们俩,承启楼到了。”站在这颇具备防御能力的圆形庞然大物的面前,我当时的感想是,如果这是一个大盘子,那必须要有超过1000只烤乳猪才能把它装满啊! 不过高头的人相当不友好。先是不让我们进到承启楼里面,无论我们如何费劲地解释我们是如何如何确认自己是健康人,又如何如何千里迢迢地“从杭州跑来”。从中我得到的经验是,当几个葛朗台式的老家伙一开始就看到瘟神似地骂道:出去!你就不用浪费唾液了,因为说服比较开明的年轻人也没有用。更过分的是我们当天下午回到高头之后,通过一位摩托车司机的帮忙在高头镇镇长母亲开的“农家饭庄”安顿下来,但是居然又被镇长的弟弟活生生地赶了出来。于是两个饿着肚子的人,只有登上了承启楼后的小山坡俯瞰这盘烤全猪的份了。 文化村 “我和James打趣道:‘是不是所有土楼的东西都可以称为土什么呀?’只听见他一声振呼:‘看,那有一条土狗!’” 能冠以“文化村”名头的地方一般都具有4个特点:第一,这里收门票;第二,这里面有很多商人和商业行为,所以你不用担心从他们有生意不做;第三,没有文化,即使有,那也是以前的事了;第四,被当作客人的你,还是会受到礼遇的,但你永远只是客人而已。 因此我和James顺利地在被高头人赶出来以后,终于在这里找到了住所。我们一共往返两地两次半,5次看到路边的永光楼(这是我们老板的名字啊)。第一次是高头一位很有气质的老先生看到我们在承启楼进退两难,就给我们出主意:到文化村找旅游管理处的人帮忙,因为承启楼的楼主实际上已经和旅游局签订了承包管理的协议。于是我们坐摩托来到5公里外的文化村,成功地半价买到了门票,并在外土内洋的振成楼收到了欢迎;之后又在一位摩托车司机(暂且称他为摩托车司机一吧)的带领下,到宫殿式的奎聚楼里探了探好奇的脑袋,在光裕楼门口近距离观赏了两只鸭子交配的全过程,又在福裕楼的大院里眺望最Micro的如升楼,最后就在这四品官的家里吃客家土鸡,喝客家土酒,听了听传说中的土楼交响。我和James打趣道:“是不是所有土楼的东西都可以称为土什么呀?”只听见他一声振呼:“看,那有一条土狗!” 振成楼的林阿姨和她的老伴还是很客气的,于是我们第二次从高头过来后,就决定在文化村的招牌——振成楼度过我们与土楼的初夜。为了争取一个合理的房价,我和林阿姨说:“我们是特意从南溪和高头赶回来,到您这里住的啊!” 一会儿,James小声说道:“你的嘴也真甜哈,明明是沦落到这里的嘛。” 我笑了笑,抬头看到匾上“裏黨觀型”四个大字,落款是黎元洪。 南溪 “我们在5秒钟内就‘无情’地抛弃了陪了我们一上午的摩托车司机一,而跳上了摩托车司机二的车。” |
转自:http://www.gaibar.com/zjsh/2007-12-25/20071225060545_67178.html33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