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出国日记12——三上京都 |
[游记]出国日记12——三上京都 |
2007-07-19 |
11月25日 周六 阴 上午十点到达车站,一会儿大家都到齐了,就一起坐电车赶往京都。电车上,老西跟太太轻声细语的聊着天。W说,RB人真有意思,夫妻之间说话都客客气气的。我听不懂,老西夫妻谈什么。但是,看他们神情确实温情至极。 到京都下了车。出站后,先看到一家中国菜馆——东华菜馆。西太太说,计划晚饭就在这里吃了。我知道这是专门为我选的,自然很是感谢。 还顺路看了一条歌舞伎住的古老街道。房屋确实古香古色,且多位木质建筑,很有Rb的传统特色。西太太对京都很熟,一边指点房屋和器具,一边介绍歌舞伎传统。虽然有W在旁边翻译,她还是很遗憾的说,如果会说汉语就好了。那样W也就不用受累了。我也想能听懂R语就好了。老西不说话,就在一边陪着,微笑着看他太太讲解。这里古香古色,出了街口几步远就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古老与现代也可以相得益彰啊。 我们在又转了一次地铁后,到了第一个目的地——岚山。上次虽然来过,但是很遗憾还不是看红叶的季节。而且W也一直没来过,而这里的红叶又是最有名的。于是,我也就决定再来一次。现在是红叶正火的时候,所以游客也就特别多。下了车发现一车人都是去岚山的。 还在景区门口就看到一丛火红。禁不住拿出相机就开始拍照了。进入景区,一幅红色为主色调的山水画就出现在眼前了。红色也是分很多种的,深的红、浅的红、发紫的红、泛黄的红,层层叠叠。还有翠绿的松柏、古老的寺庙掩映其间。徜徉漫步,不觉间到了一片湖水面前。湖边停靠着几只小船,湖面上也有十几条在随风摇曳。湖对岸正是岚山,已是层林尽染。秋风萧瑟中,立于湖边的桥上,任游客如织,凭栏独品,这种意境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从景区里吃了午饭,西太太还买了些很有RB风味的小吃给我们吃。W翻译说,到了这里就多品味一下这里独有的味道。下午继续在这里待了两个多小时。一路上,西太太总是轻挽着老西的胳膊或拉着手,悠然地走着。我和W走在他们身后。W说,好羡慕他们。我有何尝不是呢?她说,希望在自己六十岁的时候也可以这样,简直太幸福了。不知道她瑞士的Boyfriend能否体会到这种幸福。 后来,大家又乘车去了另一个景点——清水寺。这里正在申请世界新七大奇迹(中国当之无愧的是长城了)。理由记得好像是说,全木质结构建筑群。感觉这些建筑物刚刚清洗过,很干净漂亮。主要的几个楼阁寺庙都是鲜艳的红色。我还意外的在寺门看到两尊石狮子。RB在很多神社等建筑门前也有类似的石雕,但野猪的形象比较多。因为野猪是岛上最凶猛的动物了,所以就备受Rb人尊敬了。狮子一类的猛兽这里压根就没有。所以,我怀疑是不是中国的舶来品。但形态上又很不一样。中国的是一雌一雄,雌狮脚旁是一个小狮子,雄狮脚下是一个绣球。但这里的两尊狮子却是相同的。也没有其他“道具”。 这里的游客是真正的摩肩接踵了。拍照时怎么也避不开其他人。后来,还跟老西夫妇走散了。后来,W接到他们电话,才找到他们。 这里的红叶没有岚山那么鲜艳。不过建筑物还是可看的。而且可以俯瞰京都城区的景色。京都的标志性建筑——京都塔——可以看得很清楚。寺里有个佛堂是祈求好姻缘的。西太太解释说,就是祈求跟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早结良缘。一边问我们要不要去拜一下。W这有男朋友的人都不肯去,我更没必要去。看那一对对跪在那里的虔男信女,我这光棍汉还是别掺和了。 因为到这里时间已经有些晚了,匆匆结束了这里的观光。而且,因为光线不太好,照片也不是很清楚。可惜了。据说这里的夜景也很有名,但已经没时间看了。在我们一步一步往山下蹭时,看到很多人正往山上赶。在大门口看到一个横幅说,夜景开放,从×月×日至×月×日,晚6:30至21:30。看时间才下午五点半,但天色已经黑下来了。那就走吧。 清水寺离东华菜馆不远,我们便走着过去。路上还看了一条老街。 在去东华之前,我一直认为在这里不会吃到地道的中餐了。所有,号称中国料理不过是个招牌而已,正所谓挂羊头卖狗肉。听着菜名是中餐,但吃起来却无论如何找不到中餐的味道。这里却是个例外。 进去以后,服务员过来招呼。我们挑了一个靠窗的桌子坐下,她又递过菜单来。W说,这服务员是中国人。我问她怎么看出来的。她说,是听出来的。她的日语带中国口音。我不信,让她问问。她便问西太太,西太太说,这里的服务员都是中国人。我想,看来是个地道的中餐馆了。菜单上也写着“地道中餐”云云。而且菜名大都是很熟悉的中餐了。就是炒菜比较少,看来还是照顾了这里顾客的口味了。菜单里主要是荤菜,而且很贵。但令我惊喜的是,居然还有水饺。RB人吃煎饺的时候比较多,水饺却很少吃的。我并没有提出吃水饺,但西太太还是善解人意的点了。一会儿端上来一大盘,味道真的很好。久违了,水饺! 吃饭的时候又聊了不少。开始西太太又介绍了一下窗外的景致。她说,夏天的时候,很多人会在窗外的河边上,支一个很有这里特色凉床,躺上面乘凉。想想也觉得惬意。她说话时,老西什么也不说,只是在静静地听。一会儿聊起我们各自家里的事情,大家便热烈的闲扯。W对他们说起看到他们相扶相持的样子,很羡慕他们。他们也很幸福的笑了。西太太还说,孩子成家了,他们计划每年出国旅游一次。还拿出存在手机上的小孙女的照片给我们看。只是W常常忘了给我翻译。让我只能陪着傻笑。我用脚踢她座位,她竟保持着刚才的笑容,愣愣地看着我,一副莫名其妙地样子。我说,对不起,我听不懂啊。她才,恍然大悟,歉然地笑着翻译。但往往一会儿又忘了我听不懂了。令我禁不住感叹,毕竟不是专业翻译啊,看看人家小薛和L妹妹。G也不会把我忘了的。 吃完饭一起乘电车返回。半路上W接到BF电话,提前下车赴会去了。到车站,跟老西夫妇告别。知道老西下周六还会送我回国。但是西太太却肯定得说“再见”了。但是,语言不通,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用我所知道的有限的日语说:“ども ありがとう ございます。”又用英语说:“I am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 again in China.”然后,挥手告别这位慈祥的老人。 ----------- 日记全文:http://johnny8262.blogcn.com 评论 (2) | |
原始链接:http://chenhaiguzhou.blog.sohu.com/46304970.html |
转自:25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