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7108025310 ·国别:中国大陆 ·版次:1 ·出版日期:2006-12 ·开本:32 ·精简装:平装 ·页数:207 目 录 深秋再访京都——《京都一年》代序 自序 奈良正仓院展参观记 京都茶会记 岁末京都歌舞伎观赏记 访桂离宫及修学院离宫 …… [看更多目录] 书摘 吃在京都 在我构想这个题目的时候,立刻想到,如果是一个日本人,或一个在日 本住过一段时间的外国人,必定会指责我错了。因为在日本,有一句很普通 的谚语:“吃倒在大阪;穿倒在京都。”以吃著称的是大阪人,为了满足口 腹,大阪人不惜慷慨倾囊,吃倒了家产;京都人的嗜好是在衣着,尤其是京 都的妇女,她们宁愿倾家荡产去买一袭华丽的和服,或粗饭蔬食地节省,以 换取一条西阵织锦带。。所以如果说:“吃在京都”,不要说大阪的人会嗤 之以鼻,连东京的人都会不屑倾耳的。不过,尽管京都人把生活的重点放在 衣着上,他们也自有他们自己的一套食经,而有些当地的老饕,更以为想吃 细腻精致的菜肴,非京都莫属。 我是一个充满了好奇心的外国人,而且,对京都我几乎是一见倾心的, 我爱她那四季多变化的自然环境,我爱她那古趣盎然的庭园寺院,我爱她那 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调,而如果不去尝试京都的食物,怎能更深入地了解京都 人的生活全面呢?可惜我在京都的时间有限,而又只是一个穷书生,所以只 能在有限度的条件之下,去窥探京都人的食生活,否则恐怕真会“吃倒在京 都”,而贻笑大方了。 日本人以含蓄为美德,一切讲究收敛,不喜宣扬,而这个现象在保有千 余年历史文化的古都更为显著。就以料理亭为例子吧,你想吃一顿真正京都 风味的食物,往往不是在闹区的三条或四条即可以找到的。一个精于此道的 京都人会带你到某一条小弄堂里的平房前面,告诉你在那儿你可以享受一餐 美食。那个料理亭可能与附近的民家没有什么分别,木造的日式房屋,窄小 的门面,拉开细格子的木门,可能还垂着一幅蓝色蜡染的布幔,所不同者, 无论你什么时候进去,他们的店前总是扫除洁净,在那石板地面上泼洒着水 的。日本料理亭前喜欢泼水的缘故,一方面是因为可以保持灰土不扬,干净 凉快,另一方面则因为“泼水”这个词的发音在日语里近似“招迎”,可以 解释做“以广招徕”,生意人借此讨个生意兴隆的吉利。只要一听见拉木门 的声音,店里就会有两三个穿着和服,脸上堆满笑容的中年妇人碎步出迎, 她们会操着浓重的京都口音说欢迎客人的话,并且迅速地接过客人手上提的 东西,引导入内里。平常一个较高等的料理亭,往往要走一段石板廊子,才 能到餐室。这时你会惊讶于里面的气氛是如何与外头所看到的门面不同了。 京都自干余年前平安时代以来,直到明治时代,为日本的都城,历史与古迹 是它的光荣与特色,因此京都人都刻意保留古物,他们宁愿时时翻修木屋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