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之行之三——京都岚山 [原创 2006-05-15 06:17:42]  正值深秋观赏枫叶的季节,又恰逢周末人们出行的时光,我们也凑热闹去游览京都岚山。车行至刚能远远看到渡月桥就只能象蜗牛一样爬行了。我们只好下车沿桂川前行,这倒使得我们能够更从容地领略桂川两岸的水光山色。渡月桥横跨桂川之上,据说这是当年龟山天皇游经此地看见一轮明月当空,一时兴起为之命名的。我们对此并不感兴趣,一路直奔岚山公园中周总理《雨中岚山》诗碑。 诗碑前,一群印度人正围坐在空地上野餐,当时正谈笑风生、气氛热烈。不过见到我们还是友好地为我们摄影留念提供了方便。只是不知道他们选择这里野餐是因为这里比较清静,还是因为他们知道正是这位伟人与他们的前总理尼赫鲁50年前在世界上首先倡导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不知道在当今国际形势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加,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人类社会面临新的挑战的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周总理的心愿还能不能在中日之间成为美好的现实? 诗碑是用京都特产鞍马石雕刻而成。这种石头质地坚硬,表面呈赤褐色,雕成诗碑可经久不蚀。据介绍,一九七八年,邓小平访问日本时,一位名叫吉村孙三郎的时年九十高龄老人倡议选择在周恩来年青时代留下足迹的岚山建立一座纪念碑,得到邓小平的赞许,也得到当地政府、各界友人的支持。吉村老人特请随同邓小平访日的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书写了周恩来留学日本时留下的诗篇《雨中岚山》,由技艺高超的石匠精雕在碑石上。邓小平访问日本的第二年,即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六日在岚山举行了隆重的诗碑揭幕仪式,为诗碑揭幕的是当时访日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总理夫人邓颖超。此后岚山总理诗碑被看成象征中日友好的胜地,但诗碑也曾被日本右翼分子泼上红漆加以破坏。二十五年来,岚山总理诗碑见证了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和曲折风雨。 我们默默地采摘几片血红的枫叶,敬献在总理《雨中岚山》诗碑座台上。在我们的心中,眼前的总理《雨中岚山》诗碑,在深秋时节的满山枫叶丛林之中依然是那么的光彩夺目。再由此环顾四周,似乎又不那么明晰而有些模糊了。这正像诗碑上所写: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真愈觉娇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