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与釡屋修先生伊豆半岛之行杂忆 |
[游记]与釡屋修先生伊豆半岛之行杂忆 |
2007-08-02 hywxw.cn |
与釡屋修先生伊豆半岛之行杂忆 莫 言 1999年深秋,我第一次访问日本时,有一次伊豆半岛之行,是釡屋修先生安排并亲自陪同的。在此之前,曾收到过先生数次信件,是用毛笔写的极秀丽的行书。中国人能写这样一手漂亮汉字的,现在也不多见,这让我颇为感慨。 初次见面,忘记了是在新干线的哪个车站,先生在月台上等待我与同行的毛丹青君。那车站的左侧,抬头可见到的就是“玉扇倒悬东海天”的富士山了。想到此马上就想到了先生胸前那架看上去十分沉重的相机,当然先生的摄影技术也是很专业的。他给我拍了很多照片,质量都是好的。然后马上就想到了先生红润的脸膛和满头的白发,以及那只要有机会就要抽上一支的香烟。先生不但汉字写的好,汉语也讲的好,交谈起来,毫无窒碍。 住进下榻饭店前,先生带我们去参拜了川端康成写作《伊豆舞女》的房间,然后又去看了梶井基次郎的坟墓。在这些地方我都是灵感频发,浮想联翩。当夜在下榻的旅馆,也发生了几件颇为奇怪的事情,譬如那连结在一起的木筷子突然自行迸裂,那温泉内的推拉门竟然自行关闭等,这些,都在第三天下午的演讲中提到过。 第二天,先生带我们一路参观了川端康成小说中描写过的涵洞,还有井上靖的故居,以及伊豆森林和文学纪念馆等很多至今难以忘记的地方。井上靖的纪念碑上,刻着一段与“雪虫”有关的文字。井上靖在他的小说中,写了他少年时期,在放学回家的山路上,黄昏时刻,怎样一边迎着初生之明月,一边追赶着眼前飞舞的雪虫,一边赶路的情景。这情景激起我许多童年记忆,尤其那雪虫,是不是就跟我在晚上的田野里,追赶过的萤火虫类似呢? 先生对于伊豆半岛的文学地理了如指掌。他带我们看过很多地方,如果我去查阅当时的笔记,是可以查到的。但现在是凌晨二点半,我睡醒一觉,起来写这篇小文,也就不愿意翻箱倒柜寻找,以免惊动家人了。 记得回到东京的当天晚上,先生就打电话过来,说他回家看报,恰好看到一篇介绍雪虫的文章,并附有照片。这又是一个巧合。第二天下午他来带我去驹泽大学演讲时,就顺便把那载有雪虫照片的报纸带来了。 下午的即席演讲,是我思维最活跃、口才表现最好的一次演讲。一家在日本出版的华语报纸的记者,根据录音整理出来的文字,在国内好几家报纸刊载过,近年来又被选进多种散文、演讲集。 我对釡屋修先生怀有很深的感情。但我是个懒惰的人,回国后没主动跟他联系过。后来收到过他一封来信,说脸部很痛,现在一定痊愈了吧。还有许多跟先生有关的事,一时我也记不起来了。祝先生退休之后做出更多的促进中日文学交流的事,当然更要祝他健康。记得先生动辄大汗淋漓,不知现在是否还是如此。 (釡屋修:日本中国 |
转自:http://www.hywxw.cn/ns_detail.php?id=14&nowmenuid=3519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