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海道小樽情书经典场景 日本旅游攻略 游记 |
[游记]北海道小樽情书经典场景 日本旅游攻略 游记 |
2008-03-14 kuailv.com |
图书馆 旧日本邮船小樽支店 树与同事讨论古怪来信的情节,多半是在她工作的图书馆里展开。内外景拍摄运用的都是旧日本邮船小樽支店。这座建于1906年(明治39年)、采用欧洲文艺复兴样式的石头房子,曾是举足轻重的船运公司的办公地址。外观持重,内部格调高雅,金箔壁纸、水晶灯、簇花的地毯成就了欧洲奢华的贵族气息,如此的档次当时被称作是“关东以北独一份”。1969年,它荣升为日本政府指定的重要文化遗产。日俄战争结束后,划定国境的历史性会晤就是在二层豪华的会议室里举行。藤井树与同事坐在台阶上读信的地方就是楼的正门,书架是美术部门将一层大厅腾空后搭的景。树几次书写回信的办公室是门口的那一间,只有一部老式电话装饰的书桌原本是支店长御用的。《情书》问世以后,这里因韩国游客而变得喧嚣。馆内的人十分友善,为了让我拍照,还特意将本不凌乱的书桌整理得无一杂物。 藤井树生活的老屋 旧坂别邸 被树的母亲说成是“不知道爷爷先去,还是屋子先倒”的老房子的确够老,已经是1927年的产物了。这座昔日坂炭矿株式会社老板的私人宅邸,已经被小樽市指定为历史建筑。因红屋顶和粉色的墙壁,它被唤作是“红色别墅”。远眺石狩湾的黄金地点,木制的西式建筑约有200多平米,宽大的庭院,挺直的白桦,在日本是奢侈的住处。坂氏的后代依然居住在古屋中,这对老夫妻给予《情书》的拍摄以极大的帮助。在《情书》的日志中写道:“没有坂姓老夫妇,就没有今天的《情书》”。其他的影视摄制组也曾经造访。《情书》热映,访客络绎不绝,但这并没有改变主人的热情。现在去小樽,已经看不到这所温馨的美宅了,因为就在今年5月,它在一场火灾中化为灰烬,原因似乎只是由于主人在炉子上烘烤内衣。对于旅行者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博子与树擦肩而过 色内十字路口 博子与秋叶来到小樽寻访树,在家门口与她失之交臂。返回神户之前博子站在路口,与骑着单车前来寄信的树擦肩而过,冥冥之中博子感觉到那就是自己寻觅的人,而树也似乎听到呼唤蓦然回首。遗憾的是,这场戏运用的镜头景别都没有大到可以清晰地辨认出著名的色内交叉点,但这里的确不是寻常的十字路口。日本的金融机构曾在此云集,一度被称为“北方的华尔街”。同样采用庄重的文艺复兴样式的日本银行金融资料馆建于明治45年(1912年),与著名的东京车站出自同一个设计者之手。石头外墙、大小五个穹面使其造型更幽雅抢眼。 藤井树治疗的医院 小樽市役所 藤井树感冒不愈,被母亲和姑父骗去医院,车子绝尘而去的时候,树身后的“医院” 正是小樽市政府大楼。之后树在椅子上睡去,梦见死去的父亲,也是在本馆二层的走廊里拍摄。影片最后,树在雪夜被背到医院,经过抢救起死回生,清晨在病床上醒来的镜头,是在分馆的地下保健室里拍摄的。 神户藤井树的家 旧寿原邸 博子在未婚夫三周年的祭日送藤井的母亲回家,发现了他学生时代的毕业纪念册,偷偷地将其小时候的住址抄在了手臂上。故事说的是神户,拍摄却是在小樽过去的私人宅邸。二层的木造建筑,1912年到今天,也接近一百年的历史了。因此,它理所当然地成为小樽的历史建筑之一,后赠予小樽市政府,此后每年的4月到11月供游人免费参观。树生前的卧室自然也是在这里,如果细心,你会在镜头中捕捉到豪华的壁炉、手形书挡和石膏像。 邮递员送信 船见坂 和小樽很接近的日本城市应该是长崎,港口,充满异国情调,怀旧,还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是地形遍布坡道。邮递员利满骑着自行车呼啸而来的上坡是“船见坂”, 是小樽第二陡的上坡。这可是小樽代表性的坡道,为不少影视的摄制组所青睐。在雪地上爬坡,车子装上了防滑链,演员为此还遭遇了不小的难题。 田径大会 手宫公园 中学时代的藤井树在放学路上恶作剧,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向女藤井树的头上扣了顶纸帽子。这个镜头是在手宫公园拍摄,田径大会的戏用的也是在这里的运动场。当时,摄制组动员了300多名高、中学生充当临演,为了这个大场面可是大动干戈。 “我是个害羞的人,信终于还是没有发出去。”影片在藤井树的独白中戛然而止。弹出DVD,我还在小樽的氛围里。 该地区的相关文章:日本 |
转自:http://www.kuailv.com/info/review/12297272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