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政厅
北欧几国的市政厅大都可购票进入参观,而参观奥斯陆市政厅花掉了我40挪威克朗。 和举办诺贝尔获奖者晚宴的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相仿佛,颁发诺贝尔和平奖的奥斯陆市政厅也是一座红砖建筑。北欧的建筑外立面与西欧极尽繁复奢华的风格不同,大多是简约朴素的红砖垒砌。建筑内部通透敞亮,在接近房顶的高处一般都是环绕四面的采光高窗,底部也大多四面都是落地大窗。奥斯陆市政厅的大厅和斯德哥尔摩蓝厅的建筑风格基本类似,只是内部装饰风格不同而已。
进入市政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长24米的巨大壁画,号称欧洲之最。据我猜测,大约和建筑年代不同有很大关系,西欧建筑很多是从宗教、皇权占主导地位的中世纪一直保留下来的,因此壁画内容大多是宗教、皇室题材,而北欧的这些建筑大多建于近现代,因此内容接近平民化。所以,建成于1950年的奥斯陆市政厅内壁画大多是反映德军占领期间苦难生活的,而斯德哥尔摩市政厅里的雕像则都是表现当时建设市政厅的建筑设计师和建筑工人的。甚至在走廊里,还用当时的工具箱作装饰。 而说起建筑风格,北欧建筑风格在现代是颇具影响的,也很出了几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当属丹麦的约翰.伍重1956年设计的悉尼歌剧院及冯.斯普里克森1987年设计的巴黎新凯旋门——拉德芳斯。 其实,即使在远离北欧的中国,也可以见到这种风格的影响,比如北京西三环路边的外研社大楼就是一座颇具欧州后现代风格的红砖建筑。
突然在市政厅后门口发现一条拴着链子的狗,莫非是为了安全起见,布的警犬?我开始浮想联翩。 看!有人和我一样好奇,他们甚至走近去,逗弄下看看。狗狗似乎很温顺。 恩?他们居然解开了链子?喂!有没搞错? 闹半天不是什么警犬,原来是这家人的宠物,为参观市政厅临时拴在门外的。我什么都没说行了吧?
二、追寻北欧海盗的踪迹
对我来说,北欧的吸引力远远不止于自然风光与北欧的音乐,吸引我的,还有一个可以和安徒生童话相媲美的话题,就是大名鼎鼎的北欧海盗——维京人的传奇故事。 早在中学时代的历史课上,就对老师所讲北欧人南下征服英、法的故事印象颇为深刻。也曾斗胆幻想过写一个自己在林立的樯桅和风帆中,在波涛汹涌和血雨腥风中于海盗船上搏击历险的故事。当然,每每在动笔之前,想到自己还不会游泳,就什么疯狂的念头都及时的消弭于无形了。 但参观海盗船博物馆,追寻维京人的踪迹,是我北欧之行很重要的一个看点。所以,到奥斯陆后,尽管行程里没有包括,我还是利用大家购物的时间,自己从市政厅码头坐船到比格德岛去了。只是没想到,各款北欧旅游指南里都要提到的、那个名头很大、在想象中充满诡谲色彩的海盗船博物馆,其实只是一座很小的房子。而且由于海盗盛行于久远的公元九到十一世纪,能保留下来的海盗遗物也已不多。博物馆里只有一条保存完好的船只,走到房子尽头,左右两翼的房间里还有两条海盗船的残骸,仅此而已。让我之前那些长久的企盼与美好的憧憬化为遗落于岸边的一地神话碎片,现实与想象总是相差悬殊。
没有去作过详细考证,只是感觉,北欧海盗的源起应该是环境的产物。临海的环境与显著的造船技能,使得北欧海盗个个都是出色的水手,他们能从海水的颜色、潮水的流动、甚至一阵顺风,说出海岸可能是多么远并在什么方向,他们的航海技术与冒险精神是毋庸置疑的。 瑞典得天独厚的富铁矿使得海盗们拥有当时世界上最为锐利的武器,可以在战斗中所向披靡。据导游说,这铁矿也曾是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的砝码。以希特勒当年的实力是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将瑞典夷为平地的,之所以让其得以中立,是因为当时的瑞典国王将铁矿安置了炸药,一旦希特勒进攻瑞典,国王将指挥炸矿,而瑞典富铁矿是当年希特勒制造军火的重要原料来源,一旦失去,短期内无可替代。而瑞典的基律纳,至今仍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铁矿。呵呵,扯远了。 但造就北欧海盗成为攻城掠地一代枭雄的,除了制造武器和造船航海方面的显著技能外,更重要的,恐怕还有北欧那不利于万物生长的、长达半年冰天雪地的极夜严寒气候以及斯堪的那维亚半岛那并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理环境。翻开北欧地图就可看出,纵贯斯勘地纳维亚半岛轴心的是一条层峦起伏的海拔在2400米左右的山脉,真正可以居住的只是沿海一条窄狭的海边。而这种贫瘠而又多沙石的面积窄狭的耕地,即使在农业生产已经充分高科技的今天看来,也是不够维持生存的。 毛老人家说得好,穷则思变。 于是,北欧海盗们在九到十一世纪进行了许多最令人刮目相看的航行。骁勇善战的维京人,向东穿越了波罗的海,向西在不列颠三岛活动,又向南骚扰西班牙,进入地中海,甚至跨过了那时还不为人所知的大西洋北部的广阔水域,向北,海盗们则扬帆远行到遥远的包括冰岛、法罗群岛以及格陵兰岛在内的北部广大地区并定居下来。这其中,英国与法国沿岸,是最先遭受北欧海盗侵袭的地区。法国北部建于九世纪的大量城堡就是抗击海盗的产物,而众所周知的法国诺曼底其实是北欧人十世纪初建立于法国的诺曼底大封邑,是北欧人殖民历史上最辉煌的浓墨重彩。所谓“Norman(诺曼)”——“北方人”是也。 其实,后来由英国和汉撒同盟的船舶在北方海上所发展起来的海权、海上法和航海技术,要细究起来,也和北欧人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多半是因为他们的脉管中流淌着北欧海盗的血气与遗传基因吧。 北欧史诗般的年代早已过去,维京人的传奇故事也变得遥远而陌生。那些枭雄或恶魔,与这些流线型优雅轻巧的海盗船一样,只能在供后人茶余饭后点烟翻阅历史时才会像烟头的亮光一样于瞬间明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