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惠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惠山国家森林公园游记惠山国家森林公园评论. |
[游记]惠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惠山国家森林公园游记惠山国家森林公园评论. |
2008-06-25 luopan.com |
浅说惠山森林公园——“石门” (匿名) 今年初,锡城人民多了座继江尖公园,蠡湖新城之后的大型惠山森林公园。为集儒释道,佛尤盛之地。 邵宝,字国贤,别号二泉居士,无锡人,(1460———1528)年幼聪慧,好学上进,21岁中举,初任徐州知州,后升户部员外郎,都察院御使等职,41岁时受权奸刘瑾排挤,辞官回乡,是年刘伏,邵宝重被起用,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嘉靖元年(1522)经七次上疏,获养晚年。在惠山建二泉书院,致力培育人才,还由于他喜爱惠山风景,故惠山一带留下诸如松风堂、十贤堂,卧云石,太极等多处胜迹。 沿着一条新筑的山道,俗称七十二个摇车湾上去。首经“龙海寺”,“凤泉”古迹,观“空潭泻春”,“水帘洞”题刻,过“九阳宫”“珠帘泉”旧址,进“九阳道院”,“张仙殿”,至白鹤道院和离垢道院的又名离垢庵,这是该地的一处较大道院,院外新辟二片的钢筋水泥地,树荫下,有供香客游人茗用茶点、歇息的好地方。 近在咫尺,有名扬四海的“石门”所地。据史记载:“石门”地处三茅峰望公坞的中段,自山顶往下,中有山石一峰,悬崖峭壁,在丰山林峦深处,有一大片奇峰怪石,中间有一处高20余米,如鬼斧神工劈出一条罅缝,宛如翼然双门,人们叫它石门;民间传说:“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为石增添了神秘色彩。 石门下,目光扫到了立于一傍的无锡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于2003年6月2日所立的一块碑上:“……相传原刻明代南京尚书无锡人邵宝手书‘石门’二字,现存字为清光绪年间无锡知县廖纶所书,石工林园一,吴教奎,吴明修同镌……‘洞庭秋(春)色……”。我们甚觉很蹊跷,全碑约200字,疑虑处却有二处之多。 根据现场,“石门”二字,是刻在黄石之上,每字目测约二市尺见方,深有一市寸,成刻年数?如按邵宝辞官于1522年为起算的话,约有470年之久,自那时起,题字是否会遭风化和人为破坏的呢?我找古碑和其它文史资料,先是从《白云洞记》中找到一个线索:“白云洞在惠山之石门……相传邵文庄邵宝先生曾遇吕祖于此。”此为雍正乙已年(1725)夏、五月邑人杜诏撰,这里表明石门经过了270年之久后,刻字还是存在着的。但是我们还要察看他的人品如何?据有关资料,杜诏(1666—1736)从严绳孙,顾贞观游,得其指授,工诗善词,凡所游名胜,皆作诗纪之,求其为诗词文集作序、为寺院庙墓撰写碑文者不一而足,晚年与道士荣涟,僧天钧三人结“九峰三逸”吟诗填词,可见杜诏喜结名望甚高人士为友,这里,正是体现了杜诏为挚友———白云洞道院当家道士荣涟文撰碑的一事,可以知道杜诏决非是一个造事生非者。但现在的问题是,石门在往后的光绪年间,那石门二字为啥竟会败落到非要让廖纶重书的程度了呢?只有找出真正的原因,才会有说服力!再到现场去寻找原因,结果细辩,可喜迹象出现了。 “石门”题刻在离地面约二米高处,在它的南侧是“洞庭春色”之题刻,左侧下的落款与廖纶书之下却没有三位刻工者姓名,反倒在石门的直线下有那三位刻工名字,难道这是前人故意在捉弄后人吗?再仔细看,真相渐渐清楚了,在“书”字之下,离地面约一米半的那一片石面上遍布着不少大小后缝,估计,如果要把那(石工,三人姓名,同镌)总共13个字,按正常格式,刻在那片劣质石面上的话,显为让人看不清,为了减少些后人阅读方面的困难,于是就三人姓名等13个字,探取索性朝更左傍移到了石门的正中之下来了,此本是无奈下的一个亟法,但这一让,乍看起来,那三刻工者成了与石门直接人的误解来了,不仅这样,而且还把上面书写者———廖纶也一起拉扯成为石门的书写者了。当然只是一种估计,请教过有关道教人士,结果证实到那三名刻工按“字辈”,他们分别为全真教的第十九代,十七代、二十代的弟子,按年代应为清末间,与邵宝所处年相区甚远,如此看来,那“石门”二字仍归邵宝所书。
|
转自:http://www.luopan.com/travel/review_detail/1077178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