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浮生偷得半日闲--2007年10月乌镇游记 |
[游记]浮生偷得半日闲--2007年10月乌镇游记 |
2007-10-07cncn.com |
乌镇,并不怎么诗情画意的两个字,在这几年,似乎成了小资的代名词。还请来了刘若英做形象代言人,难道只是因为一部《似水流年》?颇有点迫不及待的感觉。 与乌镇,从来不曾擦肩而过。一去再去之后,却觉得乌镇的变化,如黄毛丫头的成长一般——十八变。曾经弥漫着生活气息的东大街,如今成了看客们的街市。一行行热闹的人群,在各色小旗的领衔之下,穿行于床榻之间,迷醉在酒糟面前。蓝印花布,被裁成各等形状,拗成各种造型,齐齐摆上了货架。他们,不需要等待发现的眼睛,就已经以铺天盖地之势扎入我的眼帘,期待我的认领。哦,饶了我吧!我已经看到太多太多的蓝色头巾了,戴在姑娘们发际,飘扬在我面前。审美说,她有点儿疲劳了,真的。 站在东大街的拐角,我犹豫着,是不是要继续走下去。因为,我想离开。我对这里说:曾经,我是真的喜欢过这个地方,但是,我喜欢的这个街,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热闹是他们的,我只想偷一点闲。 于是,我转身,来到西栅,也就是从前的西大街。趁着夜幕还未降临,汹涌的人群还没到来,让我快快地把自己藏进西栅的弯弯角角。 西栅是水的街道,称她为小威尼斯,一点儿都不过分。这不,想要进入景区,手摇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船行河上,两边低低矮矮的民居,一溜儿的白墙黑瓦,齐刷刷地擦身而过。船到底穿过了多少石桥,我愣是没数明白。船工说,每座桥都有自己的名字,我想,他们一定也都有自己的故事吧?只是,相隔那么久远的年代,故事的内容,似乎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些桥,就这么一直默默地躺在这里,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便利。他们能做的就这么多,就真的做到了。 下了船,沿着西大街闲逛。沿河的一排排木房子,都改建成了接待游客的民宅,并且编上了号,如怡春院的姑娘似的,等着小资青年的挑挑选选。据说,在黄金周期间,这些民宅还挺俏的呢,都要涨价。不晓得哪家民宅里的哪个房间是这里的头牌花魁,哈哈! 西大街另一边的木房子,也都被改建过了。有的围起来,做了纪念馆,有的则变成了酒吧和会所。纪念馆,依旧是黑漆漆的大扇门,看得出来,是在努力保持着旧时气息。酒吧和会所,虽说不上灯红酒绿,却是竭尽全力地把时尚气氛装进这旧房子里。于是,新的和旧的,复古的和时尚的,就这么在街边一路交替、一路冲撞、一路蔓延。 对于纪念馆,出了东栅我就已经死心了,对于酒吧,我也从来就没爱好过。我所喜欢的,倒是街道本身,和那些来来往往的人。几个刚唱完大戏回来的中年妇女,还来不及卸妆,就走在这回家的路上,姿态和神情却是从容不迫。当她们从我身边走过,我一阵兴奋,掉头疾走,对着她们便是一阵猛拍。心里猜想,她们去唱戏,是给游客看的吗,还是自娱自乐?我不得而知,我只感受到他们的闲情逸致,是真的自然,我真想偷一点带回去。 快到西栅出口时,上了一座高桥,看见几条乌蓬船摇摇晃晃地从河道深处慢吞吞地游过来,立马倾泻了一把我的创作欲望。待我回过神来,看见旁边好几个色友都支着三角架,长枪短炮地在拍。原来乌蓬船和枕水人家,也能那么入画!那我刚才坐船的时候,是不是也一不小心,做了他们镜头里的风景呢?再想想自己幼稚的创作欲望,汗就不由自主地淌下来了…… 遗憾的是,没能看成西栅的夜景,实在是被那些等着在六点之后来看夜景的人群吓坏了。夜景门票只有白天门票的三分之一,怪不得呢!等下次空点了,再来吧。 西栅,留给我很多遐想,很多惊喜,当然,也有遗憾。其实,每次旅行都是这样。不留遗憾的美,终究会因为太完美,而就显得不那么美了。对于西栅,不能说好或者不好,重要的是自己喜欢,偷到了想要的那一点点闲。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76775/17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