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十月的陕北(8):碛口的夕阳

[游记]十月的陕北(8):碛口的夕阳

2007-10-26cncn.com

10月4李家山 西湾(宿碛口)

这一天,就在所谓的 “碛口风景区”,从碛口古镇到李家山,再到西湾,最后又回到碛口镇。

“碛口曾是黄河中上游黄金水道的终结点,为了不至于在经过“碛”时船毁人亡,货船至此不得不卸货改走旱路。正因如此,早在明末清初,碛口附近的侯台镇、曲峪镇就已经成为名噪一时的物资中转集镇并具有了一定的规模,碛口西湾村的陈氏家族,就是这一时期依托黄河水运而暴富的巨商。

清康熙年间,永宁大旱,百姓缺粮,陈氏家族急公好义的陈三锡出资在碛口招商设肆,从西北水运大量粮食赈济灾民。碛口背靠卧虎山,濒临黄河与湫水,地理位置更具优势,很快就商贾云集后来居上。清乾隆年间,侯台镇与曲峪镇先后毁于水患,两镇商户大量移驻碛口,终使碛口成为九曲黄河第一镇。

康乾盛世以及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带来了碛口的繁荣昌盛,做为当时著名的商贸中心、水陆运输中转中心,码头上的货船每天少则几十艘,多则二、三百艘,拥挤时三排货船并列平行排列于岸边绵延数里,这一景象即使在今天想象起来也依旧是蔚为壮观。碛口商号主要经营粮食、麻油、盐碱、皮毛、药材、钱庄六大行业,各类物资源源不断地从西北产地沿黄河顺流而下,到碛口后再由骡马、骆驼转运至吴城、晋中、京津、汉口等地,而丝绸、茶叶、烟酒等日用品则从这里起运销往西北。当时的碛口,码头的搬运苦力有两千余人,负责转运的骡马、骆驼有上千头,仅西头村的“运输专业户”陈家就有骆驼三百余峰。“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从这些流传至今的民谚中,我们仿佛又听到了碛口老街昼夜不息的驼铃声。

碛口镇在鼎盛时期云集了三百八十余家大小商号,城镇规模也迅速扩充,主街由要冲巷向西南沿黄河延伸,在黄河与湫水的交汇处又沿湫水逆水而上,向东南逶迤而去,直到西头村号头起,呈“L”型走向,全长五华里。碛口主街当年被划分为三段,湫水河沿岸为前街和中街,前街又称食巷店,主要经营饭店、酒馆、大车店等,中街主要经营绸缎及日杂百货。主街沿黄河一段,被称为后街,这里紧靠黄河码头,实力雄厚的商号均聚集于此,用当地人的话说:“后街上做的都是大买卖”。在后街与黄河之间,后来又扩充出二道街和三道街,二道街全长三华里,三道街只有一华里,均以服务业为主。

黄河岸边话当年的老人们今天能够回忆起的不仅是昔日的繁华与兴盛,他们更怀念当年祥和、安定的社会环境。然而,这一切却在1938年被无情地打断,**战争时期,日寇八犯碛口,烧杀抢掠,古镇的经济与建设都遭到破坏,许多富商巨贾远走他乡以避战乱,他们中的很多人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天灾总是与人祸接踵而至,从三十年代起,直到五十年代初,黄河与湫水连连暴涨,二道街、三道街先后被冲毁,主街也只剩下半壁江山。

建国初期,短暂的稳定为碛口带来了回光返照式的再次兴盛,但是很快,实行计划经济,粮食、棉布统购统销,碛口的商业逐渐萧条。此后,铁路公路建起来了,黄河水运失去价值,碛口古镇最终完成了它商品集散中心的使命,从此被人遗忘在荒凉贫瘠的黄水沟壑中。

1989年,美术大师吴冠中发现了这个“遗落在黄河岸边的明珠”,此后,专家学者纷至沓来,美术、摄影师与影视剧组也慕名而至,寂寞了几十年的碛口古镇又热闹起来。”


(李家山)

这里的古镇的特色,是那些青砖灰瓦的古民居和山坡上的窑洞,还有那些除了枣树还是枣树的枣树,和那植被稀少的黄土地。

李家山,并非是一座山,而是以李姓为主要居民的村庄,村子的地形据说是“两沟四面坡”,地势陡峭。


(西湾)

西湾,当年碛口商贸的创始者陈氏家族的聚居地。据说整个村子其实是一个封闭式的城堡,院院相通。而今大多数的院落都十分破败,我完全没有感觉到它的封闭。

回到碛口镇,爬上半山腰的黑龙庙。据说庙里有个声学效果奇佳的戏台,可以达到“山西唱戏陕西听”的效果。

没有进庙,继续往山上爬。这是这次出行以来难得的艳阳天。路边野花怒放,招引许多的蝴蝶、蜜蜂和虫子。

渴了饿了,顺手摘几颗路边熟透的红枣。地里种着蓖麻、高粱和棉花。青色的蓖麻果实,像个顽皮的蓬头小子。


(红高粱)

在山头俯瞰,古镇依偎在湫水(好美的名字)与黄河交汇处。

傍晚,太阳沉落于大河奔去的方向,温柔的余晖穿过云层洒在河面上,把木船和船夫、大人和孩子都照成了剪影。

在这样的美景中,看风景的人也都成了快乐的孩子,一个个都走到黄河边上,目送夕阳。


(夕阳中,快乐的孩子牵着大人的手欢蹦在黄河边的沙滩上。)


(日落黄河)

更多照片见:

http://trueaaron.blog.163.com/blog/static/10535983200692310176246/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78265/22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