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丝路流沙——35天的西游记(新疆篇四) |
[游记]丝路流沙——35天的西游记(新疆篇四) |
2007-11-09cncn.com |
住喀什 喀什一日游,定去库车的火车票。 一早就到天南客运站买了19日中午1点去库车的火车票,然后在开元宾馆旁边的溢香粥府吃了早点,这里的粥品种非常齐全,有甜有咸,每份都用小小的沙锅煲,在这满是川菜维餐的喀什来说味道清淡爽口,感觉很不错的,我在喀什的早餐都是上这吃。昨天联系好的喀之旅的李江江导游(手机:13579089577)10点来宾馆接我,今天的行程很轻松,只有艾提尕尔清真寺和香妃墓。 艾提尕尔清真寺是中国最大的清真寺,有小麦加之称,很多没能力去朝拜麦加的伊斯兰教徒都是来这里朝拜。非常幸运的是,我又摊上一位好导游,李导从镶着喇叭的召唤塔到铺满鲜艳地毯,装饰精美的清真寺内,除了给我们一一讲解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树一花,还详细讲解了很多伊斯兰教的知识,因为他上大学的时候对这些知识很感兴趣,所以专门花时间去研究过。他从朝拜讲到禁忌,从叙尼派讲到什叶派,从喀什讲到中东,丰富的宗教知识涛涛不绝地从李导口中流泻出来,让我们很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而且我发现李导完全不介意别人蹭听,人还很谦虚,真是很不错的导游呢! 出了清真寺已经中午了,因为李导认为到喀什不逛老城不算真正认识喀什,所以他带我们走进了行程单上没有的喀什老城。老城里狭窄的街道,土夯的屋墙,破旧的门楣,嬉笑打闹的维族孩童让我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我想起了交河故城里的人们也许也曾在这样的街道中生活着,被历史的尘烟湮灭的他们可能想到千年后的今天还有人保留着和他们相似的居所呢? 因为行程中不包括午餐,所以在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后,李导把我们拉到维族人家里吃自助餐。这家维族大巴依据说是80年代卖半导体发家的,现在在家里接待一些游客,空间宽阔的庭院房间装修精致,干净整洁,虽然房外骄阳似火,房内没开空调却清凉宜人。午餐食物新鲜丰富,水果零食任吃,手抓饭和拌面味道都非常好,饭后还有他家的小古丽跳舞表演,有些团友到庭院里和她一起跳,顺便消消食^_^。看完表演,我们就在他家铺满地毯的房间里铺上枕头卷上毛毯休息了2小时,下午4点太阳不那么毒辣了才去香妃墓。 今天的天特别蓝,香妃墓的彩色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异常的鲜艳,这里其实是香妃家族的麻扎,李导指着正中一个大馆椁,从她的第1代祖先说起,不知不觉又讲了1个多小时,香妃墓外还有一个小清真寺,不过里面的装饰和艾提尕尔清真寺一比显得残旧很多,那些木柱上的盘枝花纹很有沧桑的感觉。 今天的行程里包括了一个旅游商店,是买地毯和玉石的,这边丝毯的手感真是非常好,和阗玉听其他懂玉的游客说也比乌市便宜,不过我对这些没爱,所以就欣赏了一下,没买。 住喀什(世纪宾馆:130元/天) 逛喀什周日大巴扎。远方市场的牲口巴扎最值得一看,两亚市场的大巴扎也很热闹。 今早搬到能看老城的世纪宾馆11楼,趴在窗台上看了一上午老城。 中午,在敦煌认识的安田过来和我会合,她还带了一个在哈密认识的日本女孩稻田,稻田是在大坂学土耳其语的大四学生,完全不懂中文,就凭那口日本英语和手中的旅游手册,已经在中国旅行了近两个月,逛了不少中国城市,喀什是最后一站,真是猛驴啊! 中午吃完饭后就去了远方市场的牲口巴扎,据说这个巴扎只有周日才有。这里是非常纯粹的本地特色大巴扎,有满市场待出售的牛羊驴马,还有少量老乡自己家种的蔬菜瓜果,有传统的剃头挑子、打铁铺,还有卖小刀缰绳、钉驴掌的,让我们看得目不暇给,兴奋非常。这里的维族人都非常友善,虽然语言不是很通,但是看到我们拿出照相机拍他们的工作、拍他们待卖的牛羊甚至拍他们,都完全不介意,甚至非常配合地冲我们微笑。 逛完牲口巴扎,我们坐公交车进城后又去逛了两亚市场的大巴扎,这里的巴扎按买卖的货品种类分帽子巴扎,衣服巴扎、布匹巴扎、生活用品巴扎等等,虽然没有牲口巴扎那种热烈的气氛,但因为商品多而便宜,所以来赶巴扎的本地人依然非常非常多。我们在帽子巴扎里买了维族小花帽,也算到此一游的纪念品了^_^。 晚上在昨天李导推荐的欧日大吃晚饭,这家维族餐厅装修得很是富丽堂皇。比起后来不少等位的,好运的我们一去就找到座位了,我们要了大盘鸡、烤肉和手抓饭,这里食物味道还不错,虽然烤肉味道一般,大盘鸡的原料是洋鸡还让我们等了近1个小时,但手抓饭和酸奶都非常可口,用餐环境舒适。 晚餐吃多了,我们三人经过喀什大桥走回宾馆,觉得还是堵得厉害,于是继续步行到人民广场逛了几圈……直到晚上11点多才回宾馆。 住塔县(石头城宾馆:0998-3422600晚上定时开放热水,标间加1床130元/间) 包车两天:喀什——喀拉库勒湖——塔什库尔干 经过红山、白沙山,下午到塔县,参观塔县博物馆,晚到石头城。 早上陈师傅准时来接我们,不过今天天气开始变差了,从喀什到塔县一路都是浮尘,看红山和白沙山都象雾里看花,一片朦胧。听陈师傅说因为白沙山前的小湖处于风口,附近一年四季风都很大,所以水平如镜的机会不多,我们赶上了,可惜没碰上好天气,白白浪费了看白沙山清晰倒影的好机会。 一路上经过不少克里特人居住的石头小屋,他们中的一些人除了放牧外,就靠在路边卖些旅游纪念品赚钱养家,生活得挺不容易的。 到达喀拉库勒湖的时候,虽然海拔已经比较高了,但是慕士塔格峰和公格尔九别峰还是云雾缭绕,在浮尘的影响下显得雾蒙蒙的,喀拉库勒湖水面一片深蓝灰色。湖边风很凉爽,我们下车吃了自己带来的馕、南瓜饼和陈师傅带的水果(我们带的水果都没他带的甜,所以……),说到这里不得不称赞陈师傅准备齐全,他连大家洗手的水都备上了。 下午3点到达雪山环绕下干净整洁的小县城——塔什库尔干县,入住石头城宾馆,这是县委招待所,环境相对其他旅馆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不过这里的房间要提前预定,因为我前天已经预定好了,今天想着到山里肯定没信号就一上午没开手机,他们打电话确认房间的时候一直没打通,所以差点就没房间留给我们了,好在我们到得早,不然……>_<县委的招待所就是牛啊!因为石头城宾馆司机住宿是要钱的(据说其他很多旅馆是不要钱的),所以我加了50元让宾馆给陈师傅找地方住了。简单梳洗了一下,说好陈师傅下午5点半带我们去石头城,我们就兵分三路,安田在宾馆休息,我去塔县博物馆,稻田去逛街。 塔县博物馆建得非常可爱,整栋建筑的正中立柱上有一个巨大的塔吉克族毡帽造型。在这里我看到了塔吉克人见面特有的礼节:男子和男子见面,双手相握互吻手背;女子和女子见面,互吻脸颊和嘴唇;女子和男子见面,女子亲吻男子手心。真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古世纪的欧洲礼仪呢!博物馆门票15元,馆内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塔吉克族的历史、宗教和民风民俗,第二部分是塔什库尔干地区的珍稀动植物和矿藏,第三部分是干尸,总的来说,馆藏比较少(对于一个县来说算很多了),但展出的都比较有特色。塔吉克人信奉伊斯兰教,是国内唯一的什叶派穆斯林,曾经也信奉拜火教(我承认我这时候想起张无忌了>o<),认为自己是鹰的后代,所以塔县的标志就是一只鹰。一号展厅里的32寸液晶显示器上播放着鹰舞,跳的人据说是正牌的鹰舞传人,不但舞姿苍劲优雅,很多鹰的动作模仿得惟妙惟肖,连长相眼神都很有一种鹰的犀利!这里还有盘羊、黄羊、金雕等国家保护动物的标本,其中旱獭的样子尤其憨态可掬,好运的话我明天应该就能看到了。干尸房在地下室里,我去的时候刚好灯坏了几盏,只剩一盏昏暗的灯在微微闪动,讲解员问我敢不敢进去(敢情他怕我把这当鬼屋了),我告诉他我学医的,对这个没啥怕的,既然来了,就看完再走,里面有一位女子和一个婴儿的干尸,衣服毛发清晰,但个人感觉保存得或者说干尸长相(误……囧)没有新疆博物馆好。 回到宾馆没多久就到5点半了,陈师傅带我们去一家川菜馆吃了水煮冷水鱼(80元/份,大概有3~4条),这种鱼鱼皮上的鳞非常细小,好象蛇皮,鱼肉滑嫩,鱼汤熬成奶白色,味道非常鲜美。饭后还去买了几个明天要吃的馕,这里的馕刚打出来,我趁热掰了一块来尝,非常香脆!这是我在新疆吃过最香的馕! 石头城离宾馆很近,车行大概5分钟就到了,在一个可以远眺石头城的草场里,我们看到了一汪奇特的泉水,只要人大声喊叫或跺脚,泉眼里就不断冒出气泡,越大动静泉水气泡就冒得越多。 快日落的时候,我们走进了石头城(门票16元),汉代时,这里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蒲犁国的王城。唐朝政府统一西域后,这里设有葱岭守捉所。而现在,城内是一片断壁残桓,碎石遍地杂草丛生的道路边是一些孤伶伶的枯树,人走在其间很有一种进入聊斋故事里的错觉,这时天空中的火烧云犹如古战场上的战火硝烟一片彤红,石头城上微微泛蓝的坍塌墙体在这片红色笼罩下显得异常悲壮苍凉。不管平仄,偶得歪诗一首: 昔日巨石筑王城,飞尘蔽日战马嘶,如今枯树残桓冷,硝烟犹向雪岭横。 住喀什 塔什库尔干——红旗拉甫——喀什 今天早上因为安田她们要赶中午的火车回乌鲁木齐,所以陈师傅帮她们联系了车,早上7点半就回喀什了。送走她们之后,我又去石头城下的那汪泉水处等日出,不过因为浮尘天气的影响,还是没能如愿。 上红旗拉甫的路上经过一处玄奘西行投宿过的驿站,沿着马道,我分开荆棘走过一大片如雪似霜的盐碱地,来到这座土夯的锥形小屋前,屋子的铁皮门锁着,屋后奔腾着清翠碧蓝的塔河水,水凉透骨,远处的山峰上积着千年不化的皑皑白雪。我不知道玄奘当时站在这奔流不息的河边是在思念莺飞草长的盛京长安,还是在憧憬梵音缭绕的佛国天竺;也不知道我短短18天飞过的路途,当时他是走了多长时间才到达的;但是,看着那雪山急流荆棘土屋,我由衷地钦佩这位矢志不移的佛学大师。他在完全没有现代工具的古代,走过这样的道路去印度求取经卷,需要的是怎样一种顽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啊! 红旗拉甫的海拔有 界碑旁碰到一些边防武警和红旗拉甫前哨班的战士,交谈中了解到这里旱獭最多的是7~8月,路边随处可见,最近下了一场雪,很多旱獭已经冬眠了,陈师傅也说上一趟拉客人过来一只旱獭都没见,看来我如果要看旱獭必须要碰运气了。 我们下山的时候很仔细地搜寻路两边的草丛,陈师傅也把车速放慢了些,就在我快绝望的时候,陈师傅压低声音叫:“这边,看我这边,石头房子那里有两只!”我心里一阵狂喜,抓着相机轻手轻脚地出了车子,果然看见一灰一黄两只尾巴短短,全身圆滚滚胖乎乎的小家伙正趴在草地上晒太阳。可惜当我刚举起相机,路那边就迎面行来一辆小卡车,车上的人还大声朝陈师傅问路,小家伙们迅速用后腿直立,竖起身子,左右观望了一下,然后飞快消失在石头房子后面,我再去找时已经找不到了。 回喀什的时候再次路经喀拉库勒湖,浮尘已经没有昨天严重了。慕士塔格峰和公格尔九别峰终于揭开了他们神秘的面纱,晶莹的雪峰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圣洁,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在喀湖上,湖水的颜色也随着阳光的照射角度和照射量不停地变化,一会儿青绿,一会儿青蓝,一会儿银蓝,一会儿深青……端的是变化莫测,让我彻底见识了变色湖的魅力! 回到喀什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还是在世纪宾馆住下。 丝路流沙——35天的西游记(西安篇一)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79157/23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