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红土情 |
[游记]红土情 |
2007-11-09cncn.com |
线路:广州——昆明——东川区新田乡——昆明——广州 初识红土地是在前年,看了摄影前辈拍摄的红土地相册,很难相信那是真实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的勤劳,创造出那一片片的土地美得那样“失真”、美得那么惊心动魄,实在令我眩目、着迷,从此就想着定要去一睹她的风采。前两周即与当地联系好,约上了二知己,在上周中就飞昆明去。 第一天:周四下午下了飞机,当地的车就接上了我们三人,直奔红土地。出了昆明市,一路都是崎岖的盘山公路,只有160多公里的路程足足走了四个半小时,一路颠簸,终于在晚上十点多到达目的地:昆明市东川区新田乡(海拔2450米),原乡党委书记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入住在他的家。 云南东川的红土地被专家认为是全世界除巴西里约热内卢外最有气势的红土地,景象比巴西红土地更为壮美。近几年来,这里已经成为了中外摄影家捕捉最美的镜头的摄影胜地。层层叠叠的梯田里,火红的土壤上,一年四季土豆花、荞麦花、洋芋花、油菜花和萝卜花交替开放,色彩斑斓炫目,鲜艳浓烈的色块一直铺到天边,让你的视野在任何季节都处于一种痴迷状态。 每年的4月、9月和10月底11月初是红土地最美的季节。 因此我就选定了11月初这个时候去。谁知天有不测之风云,我们去到的时候刚好遇到了冷空气南下,山上除了冷的够呛外,还下着毛毛细雨,连绵的群山被大雾所笼罩。 第二天雨停了,但雾仍很大,到了下午,天稍好了点,雾也散了,我们抓紧时间去了落霞沟,在那里,虽然是阴天,少了太阳的光辉,但是色彩斑斓的土地足已令我们心动的了,放眼望去,群山在淡雾下若隐若现,田野呈现出红、绿、黄白等不同的颜色。一部分的土地在翻耕待种时呈现是红色,一部分的土地种上的青稞、小麦或萝卜呈现的是绿色,一部分是成熟后的玉米地,干干的玉米梗呈现的是黄色,还有开白花的油菜花(不同于其他地区开黄花),远远看过去,就像上天涂抹的色块,色彩绚丽饱满。据唐书记介绍,如果有太阳的照射,红土会显得更加鲜红,东川主要产马铃薯、青稞和小麦,村民们都是随意地种植,常年都是部分红土地休耕,部分红土地耕种,所以这样多种颜色的色块对比是常年的一种自然景观。每一个季节中,不同农作物的生长构成了色彩斑斓的壮美图画,另外,因为他们是随意的开垦种植,所以也形成了各种各样图案的土地,五彩缤纷,实在是视觉的震撼。站在山坡上,我们也顾不上气喘,支起三脚架就狂拍一番,生怕留下遗憾。 第三天,早上本来去“打马坎”拍日出的,因为大雾,太阳不露面,能见度只有五米左右,我们什么也看不见,也就没拍成了,只有躲在房间里睡觉和看电视。 下午我们坐在车上绕着山路转,沿着方圆百多公里的红土地转,感觉到眼前一亮的就叫停车,下车就乱拍,甚至连地上的红皮萝卜也拍了个够。接下来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大雾弥漫,我们也拍不了什么,就在地里帮助村民拾土豆,拍下劳动的场面,是他们勤劳的身影为红土地增添了活力。最遗憾的是连“打马坎”这个最佳的摄影地也没机会看上一眼,更不说是拍照的了,只好自我地安慰,留着下次再去红土地的借口吧。 第四天,等到八点半,看着大雾笼罩,没什么希望了,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新田乡,向昆明返回,越往山下走,天气就越好,沿途拍摄田原风光。回到昆明已是下午三点多钟,走马观花了花卉市场,吃了“桥香园”的过桥米线后,乘坐晚上班机飞回家。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79161/35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