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上午,我第一次以"慈善1+1"需求者代表的身份来到了"闸北之星养老院"。 这次,虽然这里没有人报名,但是"慈善1+1"上有一位80后姓宋上海女孩报名了,我知道,今天,小宋会来的,因为,看过小宋的报名请求后,我发过一条短信:“欢迎你参与养老院志愿服务,那天,我会在门口恭候的,有问题可以用各种方式提出。”10月30日:收到了一条小宋发给我的短信:“我需要带些什么吗” “带上良心就可以了。” “哦 哈哈 它一直住在我这里 那天我会记得带上的” 当知道活动只有一个人参与时,小宋提了一个问题:“明天的活动是否正常进行” “正常进行,你感觉人太少?” “没有 我明天会到的” 小宋正点到达后,我们先拜访了院长,和他进行了实质性的交流。 在一楼101室,我们看望了有帕金森症的许老伯。在一个人居住的小房间里,室内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乱。 他的思维没有问题,只是他的表达和肢体严重退化了,和他的沟通是困难的。上次,我看他时,我把名字写在纸上给他看过,这次,因为到的比较早,我一个人先去看过他,想不到我一进门,他很清楚的重复着“林贵宝 林贵宝”,此时,我的情感是复杂的,不知道是难过还是高兴。 在二楼,我们看望了几位老人。小宋都热情、主动、大方的和老人打招呼,坐在老人边上聊起了家常,我按下快门给小宋照了几张,后来,她发觉后拒绝照相,呵呵!(通过尹妹儿交流,小宋同意侧面照可以上传在网络上。) 在三楼,看见一位老伯伯在过道上穿针线,小宋主动帮忙。 这次,考虑到小宋第一次到养老院来,我全程陪小宋一个楼面一个楼面熟悉一下老人们的情况,因此,和老人们交流时间都不太长,几次婉转的打断了小宋和老人的谈话,建议她再进入其他的老人房间去看看。 这次志愿服务,小宋几次对老人们说:“下次,我和同学一起来看你,可以吗?”这,表明了80后青年对公益的热情。 最后,我们到了309房间。97岁的老人坐在轮椅上,穿者一套新的室内便服,很得体,边上坐着一位中年妇女。我知道,老人只有一位女儿在美国,有事情,她都委托同学处理。一问,知道中年妇女就是他的女儿,刚刚从美国回来,在上海,她住在周家嘴路,天天乘出租车来看看。我们在门口和老人的女儿聊天时,老人要求小宋进去坐坐,呵呵!一位“重女轻男”的老人。我们离开时,我告诉老人的女儿,有事可以联系我,在纸上,我留下了联系方式。 “闸北之星养老院”有四个楼面,四楼的老人身体都不是很好,这次,我们没有时间去了。 “贴心志愿服务公社”正在路上。
 院长在工作
 老人的食堂
 小宋和老人
 97岁的老人
 热心爽快乐观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