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为了告别的聚会——记游韶关丹霞山

[游记]为了告别的聚会——记游韶关丹霞山

2007-12-10cncn.com

前记:来深圳已半年有余,尚未迈出深圳半步,“在路上”的心思未免有些蠢蠢欲动,加之几位同事都有此心愿,尤其是由MM马上就要变更工作地点,想趁最后的南方时光多出去游玩一下,遂计划出游。计划的过程一波三折,结合大家的时间,阅读了大量游记,几经考量,最后把该次出游的目的地选在了位于粤北小城韶关境内的丹霞山。

丹霞山以“色如渥舟,灿若明霞”的地貌出名,地质学上以丹霞山为名,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丹霞山使之成为世界上同类特殊地貌的命名地和同类风景名山的典型代表。

世界上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我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在2004年丹霞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现在正在积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D1(2007/11/30):几经磨难,终于在今天早上拿到了去韶关的8张车票(N554,86RMB)。想想昨天晚上那顿荒唐的晚餐,胃里面依然灼烧的酒精,订票打电话时种种可笑的境遇,出游前隐隐的兴奋,仰望蓝天,心中五味杂陈,只想21:45赶快到来,让我能伴着夜色,疾速离开。

下班后,我们7人在食堂简简单单的吃了一顿晚饭。在我们绘声绘色的形容了当地气温有多么多么的低,并介绍了各自的御寒装备后,两位MM旋即决定回家再取几件衣服。关于保暖的问题,我很早就发信知会过了。看贴不仔细,唉!

到了火车站,汇合了同行的W君,在候车室里稍等了片刻,一行8人就登上了开往岳阳的N554。这是一辆双层的空调特快列车,我们在下层,车厢里面干净整洁,气温适中,可能是我穿的衣服比较厚,不一会儿我就把外套脱掉,只剩下了贴身的短袖T恤。

夜间乘车总是一件无聊的事情,因为窗外只剩下偶尔闪过的几点光亮给你一些幻想。还好我们人多势众,总是能找出一些事情做的。那厢4位上车就开始打扑克,没有多长时间气氛就达到了顶点,有说有笑几乎一路。这边我们4个开始闲聊,后来互相介绍各自知道的扑克玩法,并一样一局的尝试了一下。

到了凌晨一点,大家开始渐渐体力不支,渐渐昏睡。剩下了我和W君一如既往的开着无聊的玩笑,互相脑力激荡,以期待能有富有智慧的笑话出现,但这种努力大多都徒劳无功。

终于在晚点了将近20分钟以后,列车缓缓的停在了韶关站,当我们踏上月台时,都不禁的打了一个冷颤,真TM冷啊,呼气都能看到白雾。

我们几个哆哆嗦嗦的走出了车站,站前的广场很冷清,除了几个围住我们的小旅店代言人。不过当我们明确的表示不住后,她们也没有过多的纠缠。

为了防止夜长梦多,我们迅速的调出存在手机当中的信息,锁定了一家感觉最近的宾馆(韶华宾馆),打电话确认是否还有房,得到确认答复后,我们随即打车前往。从此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在韶关就不停的出现——为什么各种长度到了韶关以后就不准了,饿滴神呀。

从携程的信息来看,该宾馆距离火车站5公里,所以上Taxi时还觉得事前商量的10块钱很值,哪成想没有2分钟就到了目的地。第二天我们步行回火车站,也就15分钟左右,1公里最多。

到了大堂,前台一口咬定双人间150元,我们看看时间都快3点了,急需休息,就没做过多的砍价。

商定了明天的集合时间后,我们就各自回房睡觉去了。当我躺在床上看完电视播放的《唐伯虎点秋香》时,已接近凌晨4点。

D2(2007/12/01):到了约定好的9点,挣扎了一下,又把闹钟定到了10分钟后,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之势迅速地再次进入梦乡。

要命的闹铃如期而至。睡眼惺忪的洗漱完毕后,开始挨个房间的砸门,除了两个MM之外,所有的弟兄们都差不多被我打断了美梦。

退房完毕,走出宾馆外面已经没有了昨夜的凉意。我们盲人摸象般找到了街对面的一家名曰本岛粥城的饭店吃了一顿粤式早茶,各式各样的东西我们点了满满一桌子,最后结账8个人才花了100出头。

走回火车站,我们又看了下手机里面的游记,上面记载出了车站向左大概走10分钟会看到一个批发市场的牌子,下面就是汽车站。

结果刚走了大概2分钟,那个牌子就如期而至,而到这里关于误差的故事才刚刚开始。W君小声对我说,那篇游记可能是残疾人写的,虽然不厚道,但于我心有戚戚焉。

闲话少叙,到丹霞山的汽车票14元,车很多,人满就走。一路上路况凑合,风景几乎没有,可以放心睡觉,不会错过精彩。一路W君一直在说这个司机应该怎么样超车,给我的最深感触就是他的车以后千万不能坐啊。毕竟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搭错车而悔恨。。。(此处省略500字,详见《钢笔是怎样炼成的》)

一下车,呼拉一下又被各个小旅店的代言人围住,这回他们的杀手锏是许诺不用门票,让我们只付门票一半的价钱便可游玩整个景区。之前我看了一些网上的介绍,觉得十分不靠谱,但中间确实有点心动,但闪烁间看到他们在互相使眼色,便觉得不妥。毕竟,我是那么地喜欢收藏各种门票。

现在静下心来分析当时的情景,我相信景区那么大,而每个景点验门票的地方只有一处,把我们带进去应该不成问题。但估计那都是比较偏僻的地方,白天还好说,但计划中第二天要看日出,一大清早,周围伸手不间六指儿,谁知道爬山会出现什么事情。而且买票还可以在景区内随便坐车,虽然他们许诺回用农用小三轮送我们到各个景点,天知道交完钱之后态度会不会来个U形转弯,况且农用小三轮的安全系数也令人堪忧。

景点门票120,保险3元,不含游船、索道。

买完票,大家借着山门外“世界地质公园”的石碑纷纷合影留念。山门很宏伟,整个形态是仿造景区内的僧帽峰建成的。通体的红色,左书“中国红石公园”几个大字,最上面的僧帽上写着“丹霞”二字。

进门后上了游览的电瓶车,没多远我们就到了山里面,凉风阵阵袭来,煞是凉爽。开到中途司机和我们推荐游览的线路,和我们事先从游记上得到的信息一致,趁着下午先游览阳元石景区,明天一早爬长老峰观日出。接着他又向我们推荐了一家旅店,想必他是能拿到回扣的,就在长老峰景区的山门那里,我们看了看房没有同意,而后找了旁边的另一家旅店,叫做霞都酒店,其实就是农家小店,三间房以250元成交,条件很一般,不过距离第二天登山的入口倒是近的一塌糊涂。

我们把大多数行李都放在了旅店,然后乘坐另一辆车开往阳元石景区,时间大概用了不到10分钟。那里的农家旅店更多,都在验票处的门口,想必刚才在山门要拉我们过来的那些人就在这里住吧。

因为票是48小时无限制进出的,为了防止一人进来之后,第二天再交给另一个人使用,所以进景点需要按指纹与门票的条码绑定。

进了景区直接左走,不一会就能看到那根标志性的阳元石,不过由于角度问题,并没有照片里面显示的如此雄壮。走到中途路左上山有个拜阳台,估计这里就是最好的角度了。山下入口处聚集了好多人,好多人头戴一色的帽子,大概参加旅行团到此也就止步了。传说这里求子很灵验,我估计拜完以后生男孩的比率上升到50%,与生女孩的比率相等,恩???

抛开这些无聊的东西,我们直奔今天的主题——云崖栈道。这条栈道是在阳元山南侧的紫云崖上开凿出来的,崖壁垂直而立,栈道内侧是高耸赤壁丹岩,外侧就是那个叫红尘的东西,万丈。栈道十分狭窄,大多地方只能允许一人通过,当上下行交错时,大家像拆弹般小心侧身蹭过,好在外侧有铁栏;路本身也很陡峭,很多时候你前面的人的脚就在你头上晃来晃去,所以在你留心你的脚下时,时不时也需要留意一下头顶。走到中段我们不禁傻子一般向着山下“喂,喂”的高声呼唤,山下有好事者也高声回应,恩,这种快乐的傻子我愿意去做。

刺激的情节总会让你忽略一些其他的细节,比如头上的汗水。当我走到途中一个平台的时候,摸摸额头已满是汗水,并且还滴到了眼镜上一些,不过刚才一丝感觉都没有。人在刺激的情况下也比较容易熟络,我们与一路遇上的游人都自觉不自觉的互相打着招呼,仿佛经过这一遭大家就是一个队伍的人了,就像在社会上遇上了老乡、校友、同届的兄弟姐妹一样,生命中有了一些共同的轨迹,就特别容易互相认同。

其实阳元山并不算高,到了山顶W君用海拔表测了一下,还不到300米,只不过由于丹霞地貌的原因,使得此山平添了一些险峻的味道。

山顶有个小亭,名曰嘉遁亭。就亭子本身来说并无特别之处,不过这个名字却大有含义, “嘉遁”语出《易经》六十四卦中天山遁九五爻,意思是见好就收、适时退避。是呀,已经站到顶峰了,难道还要登月吗。说实话这里虽说是阳元山顶,但论景色除了锦江从山间流出那侧有点山水之色外,其实并无什么好看,因为那些鬼斧神工的山峰几乎全都不在这一侧。不过我们还是在这里费了不少的相机内存。

嘉遁,对,见好就收。我们开始下山,没有再次选择云崖栈道,而是另一条路。没过多久,就看到了一个破弃的类似于关口一样的建筑,后看资料了解到这里就是细美寨。明末时期当地族人为了躲避战乱,于山顶结寨,名为“细美寨”,直到天平天国才渐渐衰败,这就是该寨的山门。从这里往下是一块光秃秃的大石头,上面凿了九十九截台阶,名曰九九天梯,两边都是峭壁,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教科书式地形。

细美寨下的九九天梯,与云崖栈道相比同样险峻,但细品又有另一番滋味。在栈道上周围还有一些植物孤傲的长在悬崖边上,虽然心里知道那毫无用处,但内心的浅意识当中还是把它们当作了救命稻草。但九九天梯就凿一块光秃秃大石头上,角度大概在60到70度之间,虽然两侧有扶手,但一失足也无疑会落得个无敌风火轮的雅号,所以走在上面的时候心理没底,还真有如履薄冰的感觉。后看资料图片,发现以前这个地方连扶手都没有,怪不得古人感叹道“飞鸟回翔不敢度”。

再往下走,便是玄机台。一块岩石一直向下向西延伸,这遍就是阳元山上观风景观日落的最好地点。坐在台上,眼前毫无遮挡,未开发的大石山景区形态各异的山峰伴着落日一收眼底,夕阳的余晖落在山峰上使其边缘泛化出金色的光晕,就像电影里面从夕阳中向你走来的英雄人物。山下锦江在山峰间温柔的穿行,反射着光亮,银带般撒在地面,用它的秀美中和着山峰的刚烈。“长河落日圆”大抵也就是如此景色吧。这时,大家闲适地或坐或卧,抓紧时间享受着这难得的午后散淡时光,一时间谁都没有了声音,我们在上山,世界好像被按了暂停键。或许此地名字中的玄机,生命中的玄机指得就是散淡二字,就如苏轼词中所云: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阳元山上的路并没有照明,所以我们趁着天还有光亮,下到了山下。走在山下的公路上,看着旁边我们刚刚爬上的山峰正想心生感慨之时,就被旁边一个卖沙田柚的老伯叫住,告诉我们小路里面还有通泰桥和浑元洞,由于天色将晚我们特意问了一下需要多长时间,答曰5分钟就到,我们便和他约定好一会儿出来买他的柚子。进去没多远,便看到一个牌子,标明通泰桥和浑元洞是两个方向,距离分别为100米与200米。

我们先朝着通泰桥的方向进发,一路都是石阶,与之前的路相比要简单很多,但是这100米还是觉得很遥远。不过正当我们发出怎么还不到的疑问时,一抬头,通泰桥便横跨在我们头顶。这是一座天生桥,但是无论是从形态还是跨度来说,我们都很难相信这是一座天然的石桥,大自然的奇妙之处就在这里,这个世界如此美妙也在于此。刚才那位老伯告诉我们登上此桥可以天长地久,但这时的我希望这不能成真,一是既然来了总是要上桥走走的,二是要是光光棍一根的状态天长地久就惨了,饿滴神啊!

下了桥,回到岔路口,又向着200米远的混元洞进军。谁知道,这200却远远长于之前100米的两倍。每当我们有返回的念头时,想想已经走过的路将白白浪费掉,便硬着头皮前行。终于,两个MM走不动了,天色也马上将晚,我们便决定让W君陪同两个MM,其他人等急行军,约定如果15分钟以内还没到达混元洞便及时下撤。结果当我们耗尽最后的体力狂奔到混元洞时,都傻了眼,这哪里是洞,只是由于山体风化凹进去的长长一条。当我们看时间还不到15分钟,还想往前继续探索一下的时候,发现一块木牌立在面前,上书“未开放区域,游人请勿进入”。看来我们算是到了尽头,见好就收吧。

下山时,天空中的黑色已经稠密起来,我们伴着手电的光亮小心的下撤到公路,刚才那个卖柚子的老伯早已不见了踪影。当我们在山中公路上继续思索这200米的奥秘时,有人一语道破天机:可能指得是海拔。高,实在是高。

伴着夜色,我们一路欢笑的走到了景点门口。大家在门口的小店中买了一些特产,便叫售票处的大姐打电话叫景点的公车过来送我们到旅店。看,买了票就是方便。

到了饭店我们点了一桌子的农家菜,给我们最大的吃惊是每个菜上的都是如此之快,就连我们要的那只鸡从被宰到端上桌也不过短短15分钟的时间。我们还尝试了一下当地的活力啤酒,给我的感觉就像街边大排挡卖的那种兑了水的扎啤。

饭后,我们8个人便聚在屋子里,把三张床并在一起,打起了扑克。大家越打越High,高潮出现在下面的这个场景中:

D君用力的甩出了一手极具杀伤力的牌,挑衅的说:“大吧?”

旁边很久都没有出牌的Liu君看了看出的牌,说了一句“大~腿~”,旋即打出了一手更加罕见的牌。

不久后,D君突然表情痛苦得高呼,原来,他的“大腿”抽筋了。

估计这个桥段会被大家记上一段时间的。

到了午夜时分,为了明天的日出,大家约好明天起床的时间,不太情愿的各自回屋休息去了。山里的夜还是很冷的,我们看了一下温度计屋子里只有12度,我们的切身感受是可能还更低。当我们看完半场英超比赛,关灯睡觉的时候,已经过了凌晨1点。

D3(2007/12/02):5点整,闹钟催命一样的铃铃响起。一个念头在我心中升腾:饿滴神啊,杀了我吧。

简简单单的洗漱完毕,套上了带来的所有衣服,战战兢兢的开始敲各房门。第一个敲得是两个MM的房门,我是多么的希望她们说不去了啊。

当我敲完房门,有气无力地问还看不看日出了,马MM中气十足的说:“去啊,马上就收拾好。”得,继续敲。

D君开门迷迷糊糊得问都谁去,我说两个女同学都去,他说等我一会儿啊。

当我把出发这个消息转达给我们屋的其他两位兄弟时,他们表情奇异,也不知道是高兴,还是失望。

我坐在床上望着Lin君左一件右一件的往身上套着衣服,好奇地问到一共是几件,答曰5件。

集合,Liu君与H君决定继续陪着周公,放弃日出。

出发,伴着夜色以及清晨特有的味道。

没有两分钟,便到了山下验票的地方,D君慌忙间却没有带门票,于是我们几个先行上山。

这边的山路很好走,宽,并且还有路灯。石阶被山间的晨雾打得潮湿,边缘反射着昏黄的灯光。我开始还走的十分顺畅,不过没过多久由MM便渐渐体力不支,步伐渐渐缓慢,各种被我们戏称的高原反应滚滚而来,估计是前一天耗费了太多的体能储备,如今有些透支。就当我们停下恢复体力的时候,D君又从后面赶上。看,住得近就是方便。

以后的道路,由MM靠我们的生拉硬拽,连蒙带唬,一步一步的艰难前行。走到了别传寺山门的地方,我们模模糊糊的看了一眼崖壁上的石刻,没做任何停留便继续前行。

过了别传寺的那个平台,便到了著名的单梯铁索。这时天已经开始蒙蒙亮,爬在上面,回头向下望去,可见散落山间的点点光亮,以及袅袅炊烟,那是当地小山寨崭新一天的开始。这时,当当的晨钟也悠扬的飘荡在山间,它来自我们刚刚路过的别传寺。我们傍着钟声继续前行,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此刻苏醒。

过了单梯铁索便再也没有了艰难的地段,我们一路前行到达了长老峰的观日亭。这时,太阳还没有升起,观日亭上聚集了很多来看日出的游人,其中不少是青春年少的恋人们。

等待,是一种煎熬,尤其是在结果未知的情况下。天空中阴云密布,谁也不知道今天的日出会是什么样子。

太阳好像了解到了我们的心思,在我们惴惴的等待后,一点点的露出了它的原型,我们眼看着它冉冉的升起,然后再钻进云层,再也不与我们相见。整个过程不过5分钟。

人们再发出了叹息声之后开始纷纷下山,我们便趁这机会照了几张照片。凭栏远望,这里的风景还是很漂亮的,大小石峰错落有致,形态各异。尤其是那座标志性的僧帽峰,传说是济公游玩到此,临别之时把帽子遗在这里所成。美丽的传说其实不必太过相信,但这座山峰的逼真倒是实实在在的。

观日亭另一侧的铁栏上挂了一排排的同心锁,我们好奇的一个个翻看,最后发现最早的不过是2005年的,并且大多被腐蚀得字迹难以辨认,顿时心生感慨。时间啊,你真是个狠心的家伙。

下撤,到了别传寺。这时寺门已开,我们得以进门游览。“别传”二字,取自达摩西来,不立文字,单传心印的“心印别传”之意。

对我来说,该寺并无太大新意,除了大雄宝殿外挂着的那个木鱼,真的是木头的鱼啊。不过同行有善男信女者,虔诚的许着愿。

出了寺庙来到了上山时看到摩崖石刻的那个地方,名曰紫玉台。首先看到的就是“红尘不到”四个大字,暗指此处乃桃源之所,没有尘世间的烦扰,静心感受,确实如此。

石刻还有许多,大多是对自然风光的描述与佛教典故,字体各异还是有些看头的。

此时已经9点多了,我们便给还在旅店的两位兄弟打了无数电话,想让其上来一同游玩,无奈电话始终无人接听,我们便按路牌的指示向着阴元石的方向出发。经过了昨天的一遭,这时我们已经对路牌上指示的距离视而不见,而方位,我们认为大致还是准确的。

走了没多远,便看到了景点一线天,该处悬崖相依,两山并立,距离不过数尺,其间只见一线青天。

过了此处,便是一路下山,走在光影婆娑的竹林当中了。

走了大概几十分钟,便来到了传说中的阴元石,我的感触只能是无语。始终觉得该物是人造。

有了昨天的经历,我一路上很留心景区内的指示牌,发现很多地方都不一致。比如阴元石就看到了阴元石、少阴石两种说法,英文也有yinyuan rock,female stone两种说法。还有很多其他的地方不一致,估计会给很多游人造成困惑,希望以后能够统一。

转过阴元石又有一个观景台,该处是看蜡烛峰的好地方,几根细细的石峰拔地而起,其中最细的那根,但觉风吹雨打就可使其即刻倾灭。

我们再此稍稍休息片刻便向翔龙湖出发,到了湖边看到指示:景点出口前方3000米,便打消了步行出去的信念。翔龙湖很小,坐船(12元)也就几分钟便就到了景点门口,湖中有一景点名曰玉带桥、毓秀亭十分的精巧,有点“小桥 流水 人家”的意味。

出了景点,我便急忙寻找购买邮票,以便把我之前买的明信片邮寄出去,哪想到几乎走遍了所有的小店,均被告知没有邮票,要买就得到县城去。令人苦笑不得的是,一个邮筒就立在景区门口。

中饭还是在那家旅店吃的,当然没点昨天一点儿也不烂的鸡。

出了山门,坐上了来时的大巴,疲倦由此散开,昏睡了一路。

到了火车站,发现到深圳根本没有正点的车,都是凌晨上车,便转向了旁边的汽车站,买了15点45最后一班开往深圳的大巴。因为没有通过售票窗口直接在司机那里买的,所以便宜了20块钱,只有90。

看看时间,还有大概40分钟能够浪费,买了一张韶关地图收藏后,我便与W君、Lin君一起步行去了风采楼。

风采楼是明朝时为纪念北宋名臣余靖而建,被誉为韶关市的标志,现已成为韶关市博物馆。

我们还是从昨天早上吃饭的那一侧进入步行街,由于是周末步行街上的人很多,中间还遇到了一个外表来看像天主教堂的基督教堂。穿过步行街,拐到风采路,风采楼便立在路口,任由车辆从它下面穿行,原来是个门楼。由于时间原因,照了几张相便打车返回,韶关的出租车是5元起价的。

上车,归去来兮,继续昏睡。

晚9点左右到达福田汽车站。

一切都很圆满。

后记:写到此还是没有找恰如其分的标题,想到欢送由MM也是该次出游的主题之一,便借大师之名成此题——为了告别的聚会。


2007.12.03~2007.12.09
my blog:blade-zheng.blogcn.com


(丹霞山老山门)


(云崖栈道)


(摩崖石刻)


(一线天)


(韶关风采楼)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1054/38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