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祖陵的断想

[游记]祖陵的断想

2008-01-16cncn.com

“百六”、“四九”、“初一”、“五四”,这些名字来自一个族谱,一看就知道是由于没有文化而用起了数字,一听就知道是在田地里刨土就食的农民。可是他们后代的名字却发生了变化,“见深”、“由检”、“厚照”、“瞻基”、……,变得高贵典雅了。这名字变化的转折,源起于家族中一个人,他的名字是“元璋”,这个家族姓“朱”。

上面那些极具乡土气息的名字,分别是朱元璋的高祖、曾祖、祖父、父亲。他的祖辈居住在盱眙,就在洪泽湖边的一方土地上,过着所谓的原生态田园生活。

可就是到了他父亲朱五四的一辈,却不得不去了凤阳,也许是由于饥荒后的讨饭。虽然朱皇帝的父亲给凤阳留下了一座皇陵,却也将饥荒带到了凤阳,使得逃荒讨饭的传统延续了几百年,还居然一直流传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新中国。

没有文化的朱五四自然给他的儿子也起不出好名字,就叫了个朱重八(其实在如今看来,这绝对是个好名字,有八,还重八,如果在手机或小车的号码里有上88,那可立马就觉得高出了凡人一等)。可是谁承想,这出自农门的朱重八居然打工打下了个天下(也许就因为那“八”字)。

自始皇帝起,走马灯般的改朝换代,其开国的老大总有些渊源有点文化。好像其中最不济的也就是刘邦,可人家说到底好歹还是个亭长,也就是相当于如今的乡镇干部公务员,虽然也不见得有多高的文化水平,可最起码吆喝一方小酒天天醉的没啥问题。

可是,这没文化讨饭吃当和尚出身的朱重八,从那个方面看都不具备当人才的基本条件。可是,没有文化的朱重八造反了,可能在革命造反的队伍中也进行了自学成才,所以不但将名字改为了朱元璋,还打出了个明朝,又成为了明太祖,成为了开国第一人中的另类。

当了皇帝,自然令得天下的文化人俯首帖耳。这朱皇帝也知道了文化的好处,所以也得让他的先祖们沾上些文化的气息。那时也躬逢盛世,万事孝为首,于是盱眙的祖陵动工了,坟陵、享殿高高大大,石兽排列齐齐整整,文武官员恭恭敬敬。

这建成的陵园倒也确有些好处,想来在朱家天下时自然香火鼎盛,就算改朝换代,就算过了六百年,也没有灰飞烟灭,直到如今。还引得许多人来,看这据说蕴含着深厚中国文化的遗迹,也包括了我们这些自以为有文化的人。


单位组织来祖陵,特选了在下午到达,期望能看到那残阳下的陵阙,在余辉的涂抹下会更有一番末日的情调。可是却逢天色阴沉,地面上罩着薄薄的雾气,稍远处便显得有点朦胧,不过倒也出了些久远的沧桑感觉。

现在的祖陵,只有石像、享殿和坟陵是原迹。原本壮观的建筑,自从天下不姓朱以后,也就沦落得受一旁洪泽湖水的欺负,被淹没不存,只留下冲不走、腐不朽的石头玩意儿了。

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将基本淤没在泥土里的遗迹挖了出来。旅游的好处,又使得这里得以重新整治,摆布得有了些模样,成了重点的保护。又在陵的旁边筑起堤坝,再也不让水来肆虐大明朝的祖坟。

不过这石像被泡在水里埋在土里也有些好处,没有如同在南京的孙子陵前的那些石像,已经被旧日的风雨和进入新时代的空气消磨得面目模糊,而是花纹清晰,让人可以赞叹前人的手艺。

不过六百年的岁月也没完全放过这些石像,或多或少的也造成了一些破损,连看守陵园的石人,也已经破损。不过,这样的官员倒也可敬,他还知道守陵失职后无脸见人,不像眼下的有些权势,全然不知敬畏民意。

朱皇帝列祖的墓室砌成了九个,埋在地面隆起的一土丘里。就在土丘前,有一汪池水,可以看见九个墓室的拱券顶露出水面,据说拱券里还有石门,可是这些却统统泡在了水里。也许这龙脉就离不开水的滋养,可以泡出许多的龙子龙孙们。

土丘上植满了树,有的树上还挂满了有着皇室色彩的明黄色布条,布条上均是些大吉大利的词语。看来是现代人为了祈福于曾经皇帝的祖宗,虽然现在也当不成皇帝了,不过烧几枝高香也没什么坏处,哪怕沾点残存的皇帝好处也不枉,哪怕就像随便买了注彩票,也没准可以中上个几百万的大奖。

我可不想沾光,陵园自然也赚不到香火钱,让管理人有点失望。听他不无抱怨的介绍,要不是当地领导的不重视,没准这明祖陵也能与我们南京的明孝陵一起,让朱家祖祖孙孙们的陵寝一起打包进入世界文化的遗产。

不过,我倒是暗自高兴,这可以省下一些门票的费用了。

就在这祖陵的陈列馆前,不知出于什么景愿,塑出了一奇大无比的洪武通宝铜钱的模样。同事戏谑的要孩子站进钱眼里拍照,不禁引得大家哄笑。其实,当下的我们,不都是自觉或不自觉的进入了钱眼吗。

文化傍上了钱,可以得到实惠。钱傍上了文化,可以提升品味。

就如同那外圆内方的铜板,上若无字,只能令高雅人说道有铜臭;一旦铜板上铸出了XX通宝之类,立马就有了文化的气息,还能精粹成文物,将身价陡然成千上万的翻了上去。

这就叫做相得益彰。

信步走上祖陵旁边的堤坝,一人指着泊在水边的摩托艇,问我要不要去看洪泽湖水下的城池,那也许是被水淹没的泗州城。东望湖面,灰蒙蒙的水天一色,岸边枯黄的芦苇在寒风中萧瑟,一派冬季的凋零景色。

岁月荏苒,水起水落,有的被湮么,有的再重现。不管生前如何的光辉荣耀,那些当年的“万岁”们,乃至“万岁万岁万万岁”,终将复归大地,复归生养他们的大地,无论他们曾经给这片大地带来什么样的福祸兴亡,什么样的辉煌与罪恶。

无论古今,那些在专制年代里,为了身后的荣耀而将他们放入的陵墓殿堂,也终将给岁月消磨。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坚固的石料也会斑驳,再隐秘的历史也会真实,再奉为伟大的人物也将任由人们评说。

包括我这样的草根之民如今也可以说道说道了。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2884/16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