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冬日的西塘(下) |
[游记]冬日的西塘(下) |
| 2008-01-31cncn.com |
<以下文章最初发表于http://blog.sina.com.cn/conysmile> 冬日的清晨是冷的,冷的有些刺骨. 天还没亮,但是已经有家面店开始忙活起来了. 落地的玻璃移门让人很容易就看到里面忙碌的身影, 红色的"天下第一面"的字贴在窗户上,旁边是烧开了的热气腾腾的一锅水, 看着这样的情景,初出门时的那份寒冷竟然一扫而光. 黄色的路灯斜斜的照在小镇的主要通道上, 旁边窄窄的小弄堂却是黑黑的, 往里走几步就到河边了. 顺着河一溜都是客栈, 亮着灯笼的,说明已经有人入住了,没亮的,那就是还有一两间房的. 我没有小镇的地图,而实际上小镇也没有大到需要地图的程度, 一个小时就走了好几圈了. 许是冬日的关系, 到7点多才渐渐的有人开店门卖东西,我赶紧吃了碗热热的酒酿园子和一个小粽子. 东西卖的出奇的贵,两样东西要了我8块钱. 吃完出门边上有卖臭豆腐的, 一问,5块钱8块臭豆腐. 我摇摇头. 贵了.吃过点热的东西之后身上开始热和起来, 我继续在这个不大的小镇上转圈, 一座座桥地过. 虽然这个镇不大,桥是不少的,而且每座桥都不一样,尽管大都是石头做的,但还是各有千秋. 天放亮了,游客渐渐多了起来, 这时我注意到桥边的乌篷船边上绑着一艘小舢板, 上面站着六只鹭鹚.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种动物, 以前都是在纪录片中看过. 近处观察这些在睡觉的小家伙们, 嘴尖且长, 羽毛黑色油性, 眼睛周围有白色的毛, 鸭子似的脚蹼抓着船边. 应该只为观赏吧, 听说以前的确是靠它们来抓鱼的, 现在一定是觉得它们效率太低了的关系,都用来给游客们拍照了. 虽说是个旅游点, 商业气息并不如周庄那么浓厚. 我饶着小镇走着,在民宅的弄堂里穿行着, 在小镇南边的一条小路上见到一位老婆婆, 坐在门口, 边上有蒸的糕和油炸的臭豆腐. 老婆婆并不象那送子来凤桥边的那家臭豆腐店老板这样叫卖, 看到我走过也只是微微一笑. 我来了兴趣,上去攀谈. 这才得知老人是这里为数不多的本地人之一, 一直生活在这里. 不是送子来凤桥附近那里好些都是外地的商人看中此地的商机来此地经营的外来客. 吃完了手上的东西, 问了价格准备付账,老人回答,2块钱. 这是我今早吃的最便宜的了,要知早些时候吃的那个是5块钱8块,这里2块钱6块, 差不多只有那边的一半价格左右. 问及原因, 才知道那些商人其实也不容易,他们有比本地人贵的多的租金要付, 电也是商业电的价格, 1.5一度电的样子.于是谢过老人,付完钱,继续游走. 走着走着, 注意到前面的路上有两块石板上刻着字, 走进仔细看了看. 在塘东街124号门口有两块石板, 跟其他铺成路面的石板基本一样, 东边的那块上刻着"俞世德堂界", 而边上西边的那块上刻着"唯尊曾氏公墓". 我小心的饶过, 没有踩上去. 此地住户家中都有习惯养猫或狗, 我甚至看到一只在房梁上的猫, 坐着在洗脸.看到我看它, 喵的一声溜走了. 多少年,这里的人平静的生活着. 在上海繁忙都市里奋斗的人们,在累的时候去那里住上一阵,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3445/16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