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旋,无涯(十一)

[游记]西旋,无涯(十一)

2008-02-02cncn.com

丽江,归去来兮

带着微笑离开,

带着微笑归来,

任凭时光飞逝,风景更迭,

你的怀抱,依旧是我彼岸的停靠。

烛火中的流莹,

青瓦下的倒影,

故地重游,

你温软流淌,我独自降落。

风似笔,雨如墨,

小城心事几许,向谁诉。

思潮无声,已漫过。

1

清晨时分,隔壁房间里传来一阵断断续续,高高低低的呻吟声。其间夹杂着女子的娇喊和男人的喘息,清晰地透过墙板。仔细一听,原来是男女间“修行”的声音。这么有激情的闹铃还是头一回听到。

估计在这种海拔合欢也是一件煞费体力的事儿,那声音没持续多久便消失了。反正也要赶早,被他们这么一刺激,索性起来洗漱。

出门时,天空中是浓得化不开的乌云,遥遥地压到天际,看样子接下来的几天都难以见到梅里的全貌。我再次感谢老天爷的眷顾。

早早地赶到德钦车站,得知第一班车因为乘客人数不够被取消了。离第二班车的发车时间还有一个小时,我开始在这座坐落在山谷中的小城漫无目的的晃荡。

这是一座匍匐在斜坡上的小城。每走一步都在上坡或是下坡。稍微平缓的地方都被簇拥的建筑物占据着,成为居民生活的平台。

人们还没开始一天的生活,只有几家小食店里冒出白腾腾的热气。走进其中一家,要了一碗肉沫米粉,呼啦啦地吃。

坐在对面的是一个刚买完菜的老人,也在呼啦啦地吃着米粉。嫩白的米粉似乎不经咀嚼,就从老人崩落的门牙豁口从容滑入他的胃里。然后,古老的牙齿才开始缓缓磨动。

时间在肉体上留下的痕迹,郑重而诙谐。

急促的喇叭声。四散在小城的乘客陆续回到车站,整理行李,一包一箱地填进车内,最后把自己也塞进去。相当一部分游客,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驴子,有天涯若比邻的归集感。

车子晃晃悠悠开出县城。天空开始落下雨点。透明饱满的水珠,与新鲜的空气混合,打在车窗上,清新跳动的蓬勃。

出县城不远,有一个大转盘,中间矗立着一座白塔,车子围白塔绕了三圈才继续前行。神山的庇佑,我们会一路平安。倘若天气好的时候,在转盘旁的观景台,能看到让人感动得落泪的太子十三峰。

转过几个山弯,眼前出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连绵数座山坡的原始森林,被砍伐得满目疮痍,只留下不计其数的残断树桩。大山的创口和痛楚,完全可以用生灵涂炭来形容。那残不忍睹的场面,如同噩梦。一场不可原谅的罪孽。

无可奈何地从这场浩劫前经过,除了谴责,无能为力。心中相信,神灵自有公断。无知和贪婪终将付出代价。

一路沉默。寂静蔓延的山峦,已经不知道是第几座,仿佛时空的坐标。阴晴不定的天气,不可捉摸,唯有静观此中变幻的悬意与美好。

路过金沙江第一弯,游客们纷纷下车拍照。司机把车停在斜坡上,不动声色地把我们当成风景。

马蹄形的大拐弯,优美的弧线浮现于眼前。混黄江水在峡谷高山间穿行,听不到声响,但分明能感受到强韧不息的力量。一条大河的命运,刹那间被决定。而她的命运,又决定了众多生命的所在。最终形成彼此渗透的生命形式。

快到香格里拉时,大雨骤降,沉闷地打在车厢上。路边有放学归家的孩童,一把把小花伞在雨中晃动。司机停下车,打开门,一张张红扑扑的小脸跃进车内。每个孩子手中都提了一袋苹果。翠绿光泽的果实。据说来自校园后山的果树。

孩童们会提前告诉司机各自家的位置,下车时礼貌道谢。

中午两点,抵达中甸(现以改名为香格里拉)。

2

买好到丽江的车票。坐在候车室闷头吞食随身携带的干粮。班车很快就要起程。

游客的大背包都被搁放在车顶上,大家相互帮忙,连托带拽,一个个大包被稳妥地安放在车顶,最后再盖上一张污渍班驳的防水塑料膜。

放包的时候,认识了安,一个来自美国的独行女孩。

安是在校的大学生,攻读历史学位。安问我知不知道关于“失落的地平线”以及“香格里拉”故事,我笑笑,随口说出一个名字——约瑟夫-洛克。安兴奋的点头,似乎找到了知音。

安说这是她大学最后一年的研究课题,为了掌握第一手素材,了解更多的背景和资料,她专程来到中国,来到中甸。我对她严谨务实的求学态度和勇气十分钦佩,大拇指冲她高高翘起。

安笑笑说,在她眼中,中国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国度,也是她一直向往的旅行胜地。这个课题,正好成全了她的夙愿。不过想去的地方太多,此行难免会留下许多遗憾。她会再来。在此之前,她在中甸呆了将近一个星期,收集到不少适用的信息,收获颇丰。下一站是虎跳峡。

安是一个开朗的女孩,对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等都很感兴趣,一路上不停地和我聊天。各地的风俗、饮食、生活习惯、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信仰、宗教、生活环境的变化,家庭观念、爱情观,对性的理解、婚姻态度,新生代的叛逆、代沟、旅行观,海阔天空,无所不及。边聊边用笔记本把我们的对话记录下来,满满地写了小半本。孩童般欢快跳跃的英文字体。

安说中国80代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比她想象中的更加“independent” “open”,也更加的时尚和多元化。在她原先的印象中,中国的一切都与“古老”有关。

谈到中国的旅游发展时,安也忍不住抱怨许多景点的门票太贵了,景点的发展和保护也存在很多问题和疏漏,她能FEEL到商业化侵蚀的气息。国际游客和国内游客的待遇也不平等。

我无奈的笑笑,对于这种种缺憾,我们只能发发牢骚,却不指望能在朝夕间转变。Just be patient

安的胸前,一个星月图案银色的链坠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说是出发前一个土耳其朋友送给她的,戴上它会给她带来好运。

it seems he was right, I am so lucky during the whole trip and meet many nice people.”安得意地晃晃链坠。

到达桥头镇时,安下了车。看着她的背影,我想起了两年前我的虎跳之行。

晚上八点,再一次见到了丽江的灯火。明暗交替,柔软流动,熟悉而眷恋的色彩。

家一般的温暖。

3

下车时,认识了同坐一班车的WL。一对如胶似漆的情侣,与我仿佛年纪。

见我只身一人,便约好一起去吃饭,“团圆”抑或“团缘”,开心就好。

路过街边的糕点店,挑了几个水果味的月饼。再敷衍也要应景。选了一家装修雅致的饭馆,决定好好腐败一把。

一天颠簸下来,早已饿得背心贴肚皮。新鲜味美的食物,令人食指大动,一时间不知从那样吃起才好。WL见状忍不住笑了起来,说我像刚从大山里逃出来的。

灯光下的WL,男的俊朗,女的清秀,都斯斯文文的,颇有才子佳人的味道。两人都很随和,一点也不介意与我这个灰头土脸的电灯泡共度佳节。

听说我刚从西藏出来,两人眼神里都充满了向往,话题随之转换到了那片圣土。有可能的话,去西藏度蜜月将是一次终身难忘的体验。我向他们强烈推荐。WL的手指紧紧扣在一起,仿佛已身临其境。

推开餐桌旁的窗,玉盘般的明月,悬在古城之上。清辉撒泻下来,古城民居的瓦顶,有薄如蝉翼的纱质感。古城里的灯火,旺盛交织,能清晰感受到人群宣泄的情绪。

丽江一直在变化,更迭,我却找不出不喜欢她的理由。

吃到一半时,才醒起给家里打个电话。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亲人的爱伴我浪迹天涯。这样一个花好月圆的夜晚。

MM给我打来电话,说她独自在华山之巅过节。一个人住在偌大的九人间里。夜里下起大雨,大风把窗户吹得拼梆乱响。因为停电,屋内漆黑一片。夜色中偶尔划过白森森的闪电,刺眼的惨白让人心惊。始料不及的境遇令她有些慌张无措,她说这将是一生中最难忘的中秋之夜。

我对她的遭遇深表同情,并好言安慰,最后不忘刺激她一下,极力描述我所处的温柔乡是多么美好安逸,心醉神怡。手机那头传来强烈的抗议和谴责。我放肆地坏笑。

吃完饭,W带我来到他推荐的民居旅馆。在去梅里之前,他和L一直住在那里。一座傍水而建的院落,名字也很贴切——河畔人家。

二楼阁楼的单间,KING SIZE的大床,独立卫浴,24小时热水,推开窗就能嗅到各种植物馥郁的芬芳。只要三十元一天。

收拾好行囊,洗了个澡,信步走出客栈,重新浸润在那些怀念的气息中。

古城夜色。一串串红色的灯笼柔软地燃烧,红光流动,周围的景物琉璃灼跃,暗影微浮,相互吸引、映衬。

一匝一弯的河水,徐徐流淌,倒影着岸边颤颤晃动的光影,荧荧闪闪,舒展暧昧的情怀与神韵。水声轻快柔和,一直在耳边徘徊,仿佛纳西青年男女情歌的委婉倾诉。

河边的垂柳被或红或绿的灯光映射,叶子玲珑剔透,脉络清晰,似乎能看到汁液的流动。

一簇簇高翘的屋檐,一溜排开。远离城市的象征。

穿过人头攒动的四方街,著名的酒吧街灯火明艳,劲爆亢奋的音乐,人群在酒精的催化下醉眼迷离,剧烈扭动身体,高声唱歌,大声叫嚣与喊笑,这些又让人疑心回到了繁华都市。这并不是我喜欢的地方,还未接近便已逃开。

拐入一条安静的小街,走进一间靠河的酒吧。坐在二楼的藤椅里,要了一杯热奶茶。酒吧的一面墙全是书,关于旅行和丽江。几本风景相册,封面已不知何去何从。

整个酒吧只有零星几个客人,小声交谈,或只是埋头看书。不被打扰,也不会打扰别人。

蜡染的暗蓝底白花的土布,蓝白相间的色调,素素地铺在桌上。一小盏烛火在桌面摇曳跳跃,盛载的器具上刻着纳西文字。像图画一样的文字。

透过大幅的落地玻璃窗,能看见河里隐约游动的鱼群,被来自楼阁的光源吸引。

酒吧里放着异国情调的音乐,民族的乐调,没有歌词,安心宁神。

抽出一本书阅读,喝完杯中香醇的奶茶。然后起身离开。

4

懒懒地睡到中午。

丽江的天空飘着绵绵细雨。像蛛网一般。

独自走出古城,在一个闹哄哄的菜市场里,混在许多当地人中,吃一碗热辣辣的沙锅米线。买了一个粑粑,边走边吃。

在网吧上网,浏览朋友的博客,和他们聊天,获悉彼此的近况。他们说很高兴知道我还活着。在他们眼中,我的行走,无疑是一种冒险。

回到古城,径直去了两年前住过的那家客栈。那家兼带茶吧,可以眺望古城全景的客栈。

客栈与两年前相比,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换了新的服务生。女主人阿丽很快认出了我,招呼我随便坐。

一身洁白碎花连衣裙的阿丽,紧凑的轮廓,与两年前初见她时一样迷人。微微翘起的嘴角,笑容甜美干净。宛若盛夏夜色中的白兰。

想喝点什么?冰菊。恍若两年前的对话。

几朵洁白的干菊花在沸水中腾起,旋转,绽放。那样诱人的花蕊。几粒枸杞浮在水面,逐渐变得饱满鲜活。一杯苏醒的记忆。

茶吧里放着优美的钢琴曲,飘渺舒缓的旋律,弯弯曲曲的空灵,透过水和空气。阿丽说那是一个韩国朋友送给她的,一张叫“白日梦”的碟。

和阿丽聊天。生活在丽江的日子,写意舒心,偶有不快,也很快消散。但绝大多数人都不舍得放弃都市的生活,这种彻底的放下和脱离,需要莫大的勇气。太多的诱惑和欲望,让人无法自拔,只有在不断逃避与回归之间反复,成全某种慰籍,填充自身灵魂的空缺。自欺欺人的游戏,一次又一次。所以,不要羡慕。只是徒劳。

在丽江生活,需要一种有理性而节制的温情,绵长持久。倘若一腔激情,或是一味放任,注定要离开。

客栈里有一只叫卡卡的大狼狗,一岁多点,身体硕壮彪实,足有一米多长,浑身的毛黑亮光滑,牙齿锋利,站起来时威风凛凛。可惜生活在闲暇的丽江,英雄无用武之地,大多数时候,只是爬在茶吧里懒懒地晒太阳。每当有客人进来时,它才睁开眼,友好地摇摇尾巴。

除了卡卡,还有一只小黑狗和一只几个月大的小花猫。这两个小家伙的性情与卡卡截然不同,不怯生,活泼,顽皮,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感,客栈因此显得兴趣盎然。

闲来无事,小黑狗就会去主动招惹卡卡,不惧体积悬殊,用头拱卡卡的下巴,咬鼻子,抓腮帮,扯尾巴,竭尽所能寻衅事非,挑战极限。倘若卡卡对这些杀伤力甚小的进攻置之不理,小黑狗就围着卡卡加强攻势,一味死缠烂打,直到卡卡起身驱赶才迈着小短腿,摇摇晃晃,汪汪乱叫地落荒而逃。可没过多久,小黑狗又会信誓旦旦地前来挑战,乐此不彼。

小狗逗大狗,大狗追小狗的游戏一次次上演,惹得茶吧里的客人开怀大笑。

小花猫也爱玩,不过更喜欢与人为伴。客人坐在藤椅里看书时,它便顺着桌椅蹿上窗台,轻巧绕过陶罐花瓶,然后冷不丁地跃入客人的怀里,亲热撒娇。看着毛茸茸胖乎乎的一团,眼神天真,实在不忍心令它失望,由得它在怀里亲热困觉。

顺着绒毛轻抚它的身体,小尾巴在掌心轻轻扫动。一杯茶,一只猫,一本书,琐碎的下午时光,在风中轻轻起伏。

5

细碎的雨雾,静静筛落。淡黑的云拉出湿润的幕布。

院子里的苹果树散发出淡淡果香,青翠小巧的果实,几乎探进窗台,可以看到果皮上滚动的雨露,晶莹颤动。

那样美好的事物,即便触手可及,也舍不得摘折。

古城的瓦顶,大片大片,墨灰色调,仿佛一幅淡静的水墨画。雨中的丽江,有另一番酥软情怀。

空气湿润清凉,皮肤可以大口的深呼吸,酣畅淋漓。

茶吧的门被推开,走进两男一女,是滇藏线同行过的伙伴。眉环女子和两个东北小伙。他们从怀里取出几大包相片,铺在桌面上分类整理,互相评论,说笑不断。西藏的光影,跃然纸上。

看完相片,眉环抱怨丽江并不好玩,也并不像别人说的那么美,远不如拉萨给她带来的惊喜。如果在丽江呆上十天,准会闷死。我望着她,只是笑笑。

她问我整个下午都坐在这?我说是。明天呢?也会坐在这。她用怪怪的表情看着我。

丽江,不是每个人都会爱上。没必要试图用自己的感受去改变别人的态度。不喜欢丽江,也是眉环可爱的一面。起码,她是个真诚的女子。

空气中飘来炒菜的香味,很诱人。我起身和阿丽说再见。

古城的夜晚,一个人不慌不忙地走路,一杯热咖啡,看着一盏盏红灯笼亮起,看着一盏盏红灯笼灭掉。

按着自己的节拍享受生活,一种不动声色的荒凉美感。

6

早上出门时碰到WL,约好晚上一起去新城的象山综合市场吃腊排骨火锅。

W说他们刚到丽江那天就去了一次,好吃又便宜,分量十足,回味无穷。一边说一边咽口水,巴不得立马夜幕降临。

吃完早餐就在古城里四处转悠,进出于一间间饰品店,给亲朋好友挑些有民族特色的小礼物。想到不能厚此薄彼,一不留神,又把钱包清空了。

一路走来,背包里已有不少斩获。精挑细选的收获,相伴了几千里,回去以后还真有些舍不得送人。多年的行走,储物柜里堆了不少天南地北的战利品,即便用不着,也不会拿去送人。那些是足迹的见证和曾经的欢欣,附带着千里之外的气息。不可重复。哪怕只是静静地躺在柜子里,偶尔拿出来看看,也会无比欣慰。那些如风如流的日子。

雨后的丽江,古老的青石板泛着亮光,凹凸不平的表面藏着浅浅的水洼。小河里的水变得浑浊,夹杂泥土的颜色与味道,缓慢流淌。

五颜六色的花朵,从不少人家的院墙探出,丛丛簇簇。经过雨露沐浴滋润的花瓣,鲜嫩水灵,使人疑心时间回转到春天。

路边小店里传来兹兹的煎炸声。切成块状的土豆、豆腐干、耙耙在小煎锅里呈现出诱人的酥黄色,香味远远地送出去。若是再撒些盐,沾上店家自制的辣椒酱,便是一份廉价美味的小食。发呆时,买一包来磨牙,成为了不少女孩子的至爱。

在各色的人群中经过。背着一竹箩蔬菜仍箭步如飞的纳西老太太,坐在家门前小板凳上抽水烟的耄耋老人,在母亲背上咿呀学语的婴孩,对着小桥流水写生素描的院校学生,衣着光鲜的游客,成为悠闲的风景。可以任意猜度每个面孔背后的故事。

还是回到了阿丽的客栈。点了一杯花茶。喜欢在花朵在水中盛放的姿态。

阿丽刚给小花猫洗完澡,正在用风筒替它吹干毛发。小猫惧怕风筒发出的声音,几次想要逃开,都被阿丽轻巧的拦了回来。一脸可怜样的小猫只好紧闭双眼,委屈地蜷成一团,任由那只长着喇叭嘴的怪物在它头顶晃来晃去。

风筒刚停,它便一躬身,噌地蹿下了桌子,逃之夭夭。不多会,又看见它在某个客人的怀里玩闹起来。

从书架上拿一本书,安静地看。杯子里的茶喝完,便自己插上电水壶的插销。水开以后,为自己的杯子倒满,然后把其他游客的茶杯也续满。他们看着我,有些摸不着头脑,过了一会,才想起说声谢谢。

倘若用大城市里消费者的心态和习惯来享受丽江的生活,必然失望。你需要的,是把丽江当成你的家。

下午,古城再一次被绵密的雨水笼罩。低吟浅唱的秋雨,景色变得有些苍茫。合上书,小睡一会。

7

不知什么时候,客栈的屋檐下多了一个穿着传统纳西服饰的老太太。坐在小木凳上,精心摆弄面前小煎锅里的食物,小心的撒上各种调料,然后将它们递给不同的客人。

她从不吆喝,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没有客人的时候,她从身边的竹箩里取出切好的食物,一片片,一块块,颤颤地串在细长的竹签上。脸上总带着安恬的笑容。从皱纹里绽放出来的光彩。

香气扑面而来,经不住诱惑,走出客栈,要了一串煎凤尾菇,一块钱。饱满的蘑菇,在小煎锅里不断翻转,变得微微焦黄,散发出乡野的味道。老太太不紧不慢地撒上盐沫、辣椒粉和一些不知名的香料,引得我垂涎欲滴。

一串普普通通的蘑菇,经过老人这么一加工,随即成了一道充满野味的美食。顾不得烫,呲牙咧嘴地扯下一块大嚼起来,其间美味难以形容。于是便有了第二串,第三串。

茶吧里的其他游客见我吃得起劲,也纷纷效仿,吃完都赞不绝口。老太太笑眯眯地看着我们,神采飞扬。

刚要返回茶吧,迎面走来一对情侣,手里捧着黄澄澄的玉米,打着伞,在雨中边吃边走,煞是浪漫。

探头一望,看见那个卖煮玉米的小摊就在不远处,馋心又起,于是冒雨跑下台阶,从热腾腾的锅里挑了一根,一口咬下,软糯香甜。非常普通的食物,却有极大的幸福感。

坐在茶吧的藤椅里,听雨落古巷,在温融中作一个被别人遗忘的人,也不失为一件快事。

一张不知名的专辑,一个声音纤弱的女人细细地唱,没有华丽的配器,没有跌宕的悬念。已经接近尾声。我决定离开。

想和阿丽告别,却寻不见人。和卡卡和猫咪挥了挥手,推开门,走在细雨里。

在客栈里等WL,然后一起乘中巴去象山综合市场。司机很年轻,把本已愈龄的车子开得叮当乱响,把乘客甩得左摇右晃。整个中巴仿佛一个流动的迪厅。

走入市场深处,沿着人声和香味觅去,终于找到扎堆在一块儿的几间火锅店。选了一间食客最多的,在闹哄哄的人群中找了一张桌子坐下,身体立刻被浓郁的汤香包围。

油腻腻的地板,油腻腻的桌面,映衬着吃得汗淋淋的人群,光看着就有几分豪气痛快。店内的一面墙上挂满成排成排的腊排骨,壮观非常,让我联想到史前文明的壁纸。

要了一个招牌的腊排骨火锅。我还想加点些别的菜,W赶紧制止,“别急,别看只有一道菜,但我们三个能吃完就算不错了”。我将信将疑。

等了二十多分钟,一个胖乎乎的小妹端上来一只脸盆大小的沙锅,锅里扎扎实实地堆了N层被斩成小段的腊排骨。通常来说,腊排骨火锅的主料排骨都来自放养在高原的纳西族农家走地猪,经腌制后风干而成,因此格外入味。锅底还佐以土豆、西红柿、青菜等辅料,除了调味,还起到解腻的效果。

看着这一锅美食在文火中慢慢翻滚,美食的诱惑无力招架,不等大滚便按捺不住起筷享用。三双筷子你来我往,此起彼伏,吃得不亦乐乎,大呼过瘾。

L毕竟是女孩子,吃相比较斯文,我和W倒是没什么顾忌,闷头狂啃,一段段被剥得精光的排骨掉落在桌面,上面布满各种离奇的牙印。

一开始时,大家都还是抢着吃,慢慢地,大家开始谦让着吃,再后来,则是劝对方多吃点,到最后,只能望着沙锅干瞪眼。实在是太饱了!探头一看,还没吃到土豆层。估计这么坚持着坐下去,第二天的午饭都可以省了。

结完帐,大家同时站了起来,又同时坐了回去。万一这时再碰上个动感司机,还不得阑尾炎啊。

8

回到古城,家家户户的红灯笼已经亮起。一片水月朦胧的繁荣景象。

卓约的人影在明暗交替的光线里晃动。一杯酒,一个眼神,或许就能酝酿一段艳遇;一本书,一段音乐,或许就能改变一种生活态度;一不小心,一不留神,也许你就会中了丽江的毒。

丽江,由名词,变为动词,再变为形容词,亦古亦新,其中波澜,不用言喻。

留在丽江的时间无多,决定次日起程去大理,再乘当晚至昆明的列车。保证有充裕的时间,准时平安回家。不忍再让母亲失望。

碰巧WL的行程也是如此。休假将要结束,他们要到昆明看望一个老朋友,于是约好一路同行。

三个人找了一间藏在小巷里的清吧,喝东西聊天,或者只是安静的坐着,听淡淡舒展的旋律。

这对来自山城的年轻情侣,并不像那里的饮食般火辣热烈,只是牵着手,很自然地轻靠在一起。低声细语一些私密的话,偶尔微笑。

她们身旁的窗台上,一个粗朴的褐色陶罐,里面插着一大把不经修饰的花,简单而耐看。

这样一个画面,像极了电影里的镜头,构图干净简洁。

喝完一杯橙汁,我起身先行。月朗风清的夜晚,灯光昏暗的小巷,远离喧闹浮华、活色生香,像一只野猫似的漫步。悄声无息回到客栈的阁楼上。

窗外的灯火,荧荧烁烁,一点一滴,这样让人心里润美。

这千年的幽思缠绵,年年岁岁,都化作一夜秋雨。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3546/16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