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观广州春运 |
[游记]观广州春运 |
2008-02-08cncn.com |
果然,《雪压中国》一篇,成了本期头条。 这场因为大范围的冰雪天气引发的事件,已经越来越成为国人关注的话题,而广州火车站,也成了焦点之一。 以往参加过两次户外网站组织的“发现广州”活动,给我最深的体会倒不是当时发现了什么,而是他们提倡的发现方式:“发现”并不仅仅靠专门组织的什么活动来获取,更在于从日常生活中,从点滴中找到具备价值的闪光点。 这次我的“发现”计划,让许多人感觉意外和不解,他们觉得那个令人避之不及的可怕之处,有什么好看的呀?这个观点甚至出于我的一个最好的朋友。但我觉得亲历或者目睹重大的事件,是人生的一大收获,这也是我专程前往的原因。关于安全问题,确实之前也有过想过,但自己是轻装前往,又不必赶时间,车站那边估计警力非常充足,应该无恙,至少比那些几十万的旅客要好很多了。 期间也收到许多关心和询问的来电,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唯一遗憾就是没有同行者,否则该有很多值得交流的地方。 “银妆素裹的童话在 也是是受到这份报纸的影响吧,我也并不想让自己的收获停留在几张写实的pp中。在路途上,我的脑海不断浮现许多假想的场面,我的思维也处于一种预热的状态,试着解析即将出现的春运场景。 再谈回行程。火车站似乎不如想象中的那么恐怖,车子非常顺利地开进了省汽车站,这里离火车站广场已经很近了。在此之前,我还以为是传说的那样,得徒步二十多分钟才能接近省站。 我走出省站的时候,外面还貌似十分平静。我拿起相机,开始四处游走,但失望地发现并未有绝望的神情,甚至路边席地而坐的人经过我的仔细辨认也认为其实只是盲流而已。但走到流花车站的时候,人流便开始密集起来。 一幅标语下人头攒动,大批旅客正走向火车站方向。这幅标语居然是“铁路运输严重受阻,北上列车全部停开。” 此后我在火车站,确切地说,是火车站前的广场外围呆了大约两个多小时,因为车站及广场大部分区域几乎无法挤进去。倘若你真的幸运地挤进去了,恐怕要出来也非易事,因为人潮的力量如此巨大,很难逆向而行。这里的每一处地带,都可以随时来做“信任背摔”的拓展游戏,那厚厚实实,密密匝匝的人头,如同当年“放了卫星”的高产稻田,麦穗累累。如果要快速脱离这些高产田,估计只能像那些可敬的女护士一样,为了接近需要救助的人们,顽强地去翻越一处处栏杆。 火车站广场目测的面积大约在 你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尽量跟随人流方向往前挪动脚步,直到见到一处铁栏杆,一些警察把守住了栏杆入口。 而铁栏杆里头,还是人群。 就这样,十多万的人被无数个栏杆分在数十个格子,像一个个蓄水池,将人流进行逐个引导。此时的广州火车站,就像一个洪峰来临的堤坝,正准备开闸泄洪的时候,突然发现下游已经冰封。 不知为何,看到眼前的壮观场面,让我想到之前看过的一部科教片,关于大麻哈鱼的。 大麻哈鱼是一种海河洄游性鱼类,它出生于江河,栖息于北太平洋发育、生长。当它达到性成熟时,为了繁殖后代,一定要历尽千辛万苦,进入江河,上溯到产卵场生殖。不管是遇到浅滩峡谷或急流瀑布,它从不退却,冲过重重阻挠和越过层层障碍,直至游到目的地,找到合适的产卵场所。 而我们春运大潮,也体现了一种自然的本能回归。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更多的是类似于民工的打工者,离开家园来到南方这片工业海洋。他们虽人数众多,但散布在各个角落,并不引人注目。每年,也就只有这段时间,也只有在广州火车站,他们弱小的身影才突然显得那么集中,他们顽强的步伐才发出如此坚定的声响。 少小离家老大回,连大麻哈鱼都懂得的道理,我们的兄弟姐妹如何不知呢?春运,据说已是现今人类最大规模的群体迁徙活动,“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句话道出了我们挥之不去的一种情结。因为各种原因,给他们的回归选择并不足够。每年也仅有春节前后的时间。在这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回家路途,被一张又一张的车票,船票,机票链接着。于是,当某个链接功能失效时,那些焦躁不安便显露出来。因为,我们到达的时间注定在某个期限之前,否则一切便失去了意义。 那部拍摄于阿拉斯加的科教片有个壮观的场面,在一处最险峻的急流,无数鱼群奋力跃起,飞过险滩。等待它们的除了自然界的考验外,还有凶猛的棕熊,弱小者,运气欠佳者,被它们竞相捕获。 而我们的春运,据说已是现今人类最大规模的群体迁徙活动,春运也有“春运看铁路,节前看广州”之说法,因为众所周知的恶劣天气影响,最近滞留在广州火车站的旅客已经达到几十万,而且呈不断增加趋势。 如今,我脚下的广州火车站,不正是一处最险峻的急流么?突然而至的寒流冰雪,不啻为埋伏的棕熊。 呆在这样的群体中,你只会觉得自身的渺小,如一滴水,在人海之中随波逐流。 我是非常幸运的,只是轻装,在一两个“蓄水池”里体验了不到一个小时,但是看着四周的人们,我却不忍心地想象着…… 连续几个日夜的等候,是否依然失望而归? 洗手间呢? 老人和小孩们如何能支撑? 还有,吃饭呢?不过这个问题我似乎很快找到了答案,人群之上居然有个馒头高扬在空中,定睛一看,原来是精明的小贩将树枝插在馒头上,在空中挥舞着招揽生意呢。看着我将镜头对着馒头,他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里让人心暖的场面还是挺多的。除了那些奋力救助的护士医生外,还有提供免费姜糖水的武警战士,寒风中维持秩序的警察,某超市现场提供的平价食物。 和我一样“无聊”的拍摄者居然还很多。单就写实拍摄来讲,这里或许是最佳的场所。密集人群,焦急的心情,几乎没有人在意镜头的存在。特别是从那些“蓄水池”边走过,隔着栏杆端详,里面人的喜怒哀乐无不尽显,这真是栩栩如生的人生百态啊! 中午两点,我终于离开车站广场,又冷又饿。不远处就是自己喜爱的“真功夫”餐厅,禁不住快步前去。 正当要迈进餐厅的时候,下意识地想到车站那些饥困交加的人们,摸摸自己背包里面的两个冷面包,忍一忍,竟然没有进去。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3711/18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