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北京的传统大餐与小吃(二) |
[游记]北京的传统大餐与小吃(二) |
| 2008-02-28cncn.com |
第二篇 记牛街清真小吃,护国寺小吃 事物都是相对的,有大就有小,有精就有糙.经过大吃后,偶的目光转向饱含岁月积淀且与我们的生活距离较近的小吃. 牛街清真小吃 牛街清真小吃之所以出名,因为这里居住的大部分都是回民并信奉伊斯兰教,时间久了,他们做的小吃自成一派.各类小吃的材料纯正,口味独特.特别是牛羊肉制成的各种面食和杂碎汤.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类推车、挑担的小吃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牛街的小吃也搬进小吃城.各种美食聚集一堂更加方便了食客的享受.所有的食摊沿着大堂一字摆开.扑面而来的牛羊肉味道提醒着食客这里是清真,这里是回民小吃.下面就介绍几种给大家: 1.芝麻烧饼夹肉、门钉肉饼 芝麻烧饼:是将面粉和芝麻酱和在一起揉制而成,其中一面沾满芝麻因此烤熟后的烧饼兼有芝麻的香味和面香味。将烧饼从中间剖开,夹上卤好的牛肉茉和香菜末。这烧饼一定要趁热吃,这样才能把饼香、肉香、菜香,一“饼”吃尽。 门钉肉饼:和我们普通的肉馅饼差不多,但是从外观上直径要少很多,但厚度要厚一些。因为它的外观和老北京的城门上门钉形状酷似,因而得名。又因是清真食品,所以馅料都是牛肉或者是羊肉。经油煎后一个香喷喷的饼就可以进口了。 2.蜜麻花 蜜麻花:观其外形,极象人的耳朵形状,因此又叫“糖耳朵”。它是先将面揉成耳朵形状再用油炸,然后放入蜜糖中浸泡,直到完全浸透为止。这时的“糖耳朵”外皮有点硬,但内里却十分酥软,一口咬下,慢慢咀嚼,直甜到人的心头。 3.糕 老北京的糕类实在是多,特别是每到过年的时候,人们就象比赛一样的买着、吃着各种糕。因为要“年年糕”嘛!白年糕团儿、驴打滚儿、切糕、百果年糕、切糕(其中白年糕团儿、糕团儿数稻香村的最好,驴打滚儿、切糕数年糕杨的最棒)所以说品小吃也得看名号才行哟。 4.炒疙瘩 炒疙瘩:不知道这面疙瘩是先蒸熟的还是煮熟的,小小的疙瘩只有小手指头肚儿1/3那么大,再同辅料:黄瓜、胡萝卜、青椒、肉末、元葱同炒,当然再加一点黄酱,这样味道就齐了,6元/盘,女孩子来一盘炒疙瘩基本上就吃不下别的了。 5.面茶 面茶:主料就是小米面煮的糊糊(也可能是玉米面),其实没什么稀奇,但是再加上稀释了的芝麻酱,再洒上炒香的芝麻和椒盐,一碗平淡的小米面粥立刻有了多样且浓厚的味道。吃的时候一定要用勺将粥与酱沿着碗边盛起,同时放进嘴里,才能体会个中滋味。 6.绿豆丸子汤 绿豆丸子汤:是先把绿豆磨成粉,捏成丸子炸后再熬汤,此汤味淡,丸子很有咬头,喝时加些香菜,葱花,蒜蓉、辣椒油,这样一碗极清淡的东西立刻被赋予了色、香、味。 7.杂碎汤 杂碎汤:汤中的煮料都是牛、羊的下水,从一个碗里能找到肚、肺、肠、肝,这些对于那些好肉的朋友们来说,可是最爱。但是偶对这类过分浓郁的食材还是有些抗拒的,因此只看了看,没敢下嘴。 8.爆肚儿 爆肚儿:不知道是怎么制作的,但是看着略微发黑的肚丝,却激不起我的食欲。但是爆肚儿的确是北京非常有名的小吃。建议大家有机会去尝尝。 其实好吃的东西还有很多,美食面前我们总会“眼大肚小”。牛街暂告一段落,且看下面分解。 护国寺小吃 1. 奶油炸糕 奶油炸糕:色泽金黄,因为有奶油和面,再经油炸后奶香味四溢,十分松软香糯,沾着白糖吃,套用一句电视广告词:味美香甜甜。 2. 螺丝转儿 螺丝转儿:是一种面食,外皮是一根根极细的面丝,一碰即酥。里面有豆沙馅,口感很好。但是据妈妈说老北京的螺丝转儿是没有馅的。那么现在的产品就不知道是进步了呢,还是走样了。 3.糖卷果 糖卷果:主要是用山药做成的,再配上京糕条和蜜糖,酸酸甜甜。 3. 焦圈儿 焦圈儿:一种油炸的面圈儿,其酥脆的程度想必亲自尝过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吃的时候应该和豆汁同吃,再配上咸菜丝和辣椒糊。这可是北京人的最爱。但是本人实在忍受不了豆汁的味道(豆汁是用绿豆磨的,色灰,喝到嘴里有点酸,有点涩,就象捂酸了隔夜的涮碗水。本人声明:这只是本人的个人感觉,还是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够尝一下全套的,正宗的焦圈儿)据说正宗的焦圈儿是用香油炸的哟。 另外还有:蜜排叉、油炸糕、八宝紫米粥、炸窝头、豌豆黄、杏仁茶、奶酪魏等。其实对于一个外地人来说想在几天了解老北京的小吃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必竞那是岁月的积累。 其他: 1. 炒肝儿: 炒肝儿不是菜,是一种很浓的汤,是用猪大肠和猪肝一起熬的。但是由于汤里加了蒜蓉所以不腻。 2. 卤煮火烧: 卤煮火烧是一种半汤半饭的食物。汤内主要有猪肺头,大肠,肝,饭是一种面饼,共同煮制而成。 3. 炸灌肠 炸灌肠是一种用淀粉制成的,没有一点肉的影子和味道。吃时将切成薄片的灌肠用油在平底锅内煎成两面焦黄,最好能在油中加些猪油,这样会特别香。然后蘸着蒜汁吃。 4. 馄饨侯 馄饨侯的馄饨在老北京可是鼎鼎有名的,一个小小的馄饨都能做出十几个品种。店里的桌、椅一律是老北的款式。让你在吃的时候似乎还能听到当年叫卖的吆喝声。 5. 酸梅汤 酸梅汤这种久违的饮料,又被我找到.青岛的沸腾鱼乡也有(但是巨贵,一杯20),但是没有北京的好喝.那是一种童年的回想.老北京的酸梅汤一定要用玻璃杯而且要冰冻后在杯上挂一层霜,喝起来才畅快,才有味. 6.维生素面包 大家也许会很奇怪,面包怎么会成了传统小吃.其实我介绍的这种面包,一定要北京"义利食品厂"出的,这种面包有三种口味:A.维生素面包,没有任何馅料;B.果子面包,面包里有各种果仁,果脯,一口咬下去会有不同的惊喜等着你;C.红果面包,面包里有碎碎的山楂糕条.这些面包在我小时侯就有,那在当时可是奢侈品,在物质与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它居然一路也走下来了,包装由以前的纸袋变成了塑料袋,价格也由原来0.5元涨到3.8元.但里面的味道还是一如往昔. 北京的小吃还有很多,这里介绍的基本上都是老北京的最普通的老百姓包括旧社会最低层的力巴儿(拉车等出苦力的人)常吃的。学海无涯,吃无止境。希望有机会再做一篇小吃贵族篇与诸位同道中人共享.
|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4961/34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