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豆腐游四方-民族黔东南***

[游记]***豆腐游四方-民族黔东南***

2008-03-07cncn.com
引言:
贵州地处我国版图西南,素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之说。贵州有什么?黄果树?茅台?。。。当然,还有黔东南的民族风情;苗族的芦笙和奢美的服饰,侗族的大歌和鼓楼都是极具民族特色的。07年的夏天,终于踏上了贵州这片神奇的土地,感受他的优美景致,更是为了了解这片土地上的“苗蛮”。

去程之前,稍稍地在携程上了解了一下线路,订了往返贵阳的机票和贵阳的酒店;整理好装备和心情,踏着夜色出发了(困于财政压力,红眼航班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凌晨零点,经过2个多小时的飞行,终于在贵阳的龙洞堡机场降落了,出了机场,和同航班的另外两位乘客拼了辆出租车,就直奔酒店而去了。(TIPS:机场到市区不打表,50元,估计还能砍些价)。
第二天,在可怜地5小时的睡眠后,早上8点多,赶到了黔灵公园对面的旅游集散中心,本来想第一天就去织金洞的,虽然名气不是很大,可是毕竟是中国国家地理中排名第一的洞穴,想想黄果树也才第六名啊!只可惜时运不济,晚到了半个多小时,班车已经弃我们而去了。(TIPS:往织金洞的旅游班车每天只有一班,早上7:30发车)怎么办?当机力断,调转方向,直奔火车站的长途客运站,看看时刻表,往凯里的班车15分钟后发车;凯里是黔东南州的首府,我们此次行程的必经之路,本来准备先到织金和黄果树先玩一两天,然后再去黔东南的,可是现时现地,马上更改计划,把前菜当甜品,先把主食尝,计划更改为:先游览黔东南一线,最后再到黄果树。
贵阳-凯里现在是全程高速,整个行程2小时20分,路况不错,车况不错(和后来坐的各种车比较起来,应该说车况很不错)。凯里到后,马上又在车站买了到雷山的车票,计划到郎德下。凯里出发后,大约一个多小时就到郎德了,也就是我们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郎德上寨。(TIPS:下车后从桥头岔路口往上走15分钟左右就到了,或者也可以坐摩的,1RMB).
郎德上寨是距离凯里相当近的一个苗寨,交通方便,所以也是一个相当成熟的景点,旅游团也不少(TIPS:每当有旅游团进寨子,一般都会有表演的,当然是旅游团买单喽,我们这种躲在旁边就可以免费观看了,一场表演大约是4,5百元吧)。
一有表演,全寨的男女老少一起出动,换上华丽的苗家银饰,集中到芦笙场(每个苗寨都有一个芦笙场,逢年过节都要在这里歌舞一番)
开始表演啦!大家注意中间两位手中拿的牛角,里面是苗家自酿的米酒,一场表演结束,她们就会哗地冲上来,灌你几口!这酒可度数不低啊!我不幸成为目标,差些就打起了醉拳,可怜的我只是旁边凑热闹的啊!
出了郎德上寨,回到桥头,拦下到雷山的过路车,到雷山县城;同车遇到一位法国游客,也是从郎德出来,通过40分钟的接触,得出一个结论:法国人,抠门!(原因如下:为了节省数十员人民币,用尽肢体语言和当地的摩的讨价还价,未果,做班车再转车,然后要拼车又开始砍价,结果浪费了几个小时不说,还多花了几十圆。咳,想想人家发达国家过来到发展中国家,就不能稍微大方一点吗?!)到雷山县城后,再转车到西江-千户苗寨。
地图上标识的雷山-西江的道路是最最细小的,道路等级当然也是最低的,上面有省道,国道,高速等等,简单地说就俩字:土路。好家伙,做上土车,上了土路,两边都是土房,一开车窗,尘土飞扬,我们立马就变成了两个土人了。在这路上才领略到了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后半句的意义。不过当我们最终到达目的地看到对面山坡上密密麻麻地矗立着成片的吊脚楼的时候,终于觉得此次行程还是非常值得的。西江千户苗寨号称中国的苗都,顾名思义,在西江这个小镇子上有一千户苗家。到了镇子上,直奔有家客栈,旅馆很显眼,就在主道边上,后来和老板、老板娘闲聊的时候才知道,他们是青岛人,这个地方是老两口的儿子到这里来玩后发现的,后来买下了这个房子,把他们俩接过来打里这个客栈,他自己在上海的天平路上开了个小店,专卖苗族服饰和小饰品。呵呵,暗自想想这家子的生活状态倒是真的不错啊!老板娘问我们,晚上正好有苗族的农家乐,每人25圆,和当地苗家一起晚餐,听来觉得还是蛮有趣的,于是就让老板娘去安排了,被告知是晚上6点开始,我们先会客栈,她会带我们去的。安顿下来后发现时间还早,就在小镇的街上随意的逛逛。对比来时的一条盘山土路,这里的道路都是水泥路,而且特别宽阔,镇上的邮局、电信一应俱全,感觉就是偏居一方的富庶小村寨。而布局还是苗寨的一贯风格:在中心地方有一个很宽阔的芦笙场,就是比朗德上寨的可大多了,好比一个是人民广场,一个是天安门广场。
夜色降临,回到客栈,老板娘带队,去到附近一家苗户,女主人已经准备好了饭菜招呼我们落座,同桌的还有贵州来的一帮旅友和来自西班牙的一对国际友人。席间一桌人有说有笑,感受着来自五湖四海的风土人情,煞是热闹。女主人也是不断的添酒加菜,还唱苗族的民族歌曲助兴。可惜我没有什么语言天分,抑或是苗语真的很难学?反正教的几句苗语我愣是没学会。一桌子丰盛的酒水,再加上苗家女主人的殷勤款待,实在是一个美妙的晚上。酒过七巡,夜亦深了,带着微微的醉意,回到了我们的客栈。
翌日清晨,公鸡嘹亮的声音把我们从梦中唤醒。洗漱完毕后下楼早餐,稀饭、馒头,吃腻了一路上苗家的酸辣口味,顿时觉得清爽。老板和老板娘也是亲力亲为,很早就起床了,交谈时得知,这里的千户苗寨是两个自然村组成,共有几百家苗户,在山的那头,还有一个村子,单个村子就有近三百家苗户,名叫开觉村,反正也闲来无事,时间还早,于是打听了过去的路线,就上路了。
开觉村在山坡的那一头,我们从镇子下开始一路向上,开始是在吊脚楼之间穿行,到了上面,就几乎没有人家了,再往上,就是纯粹的山路,山路两边,稍微地势平坦的地方都被当地人开发成了梯田,种植作物,面积不大,散落在山腰之中,一路上,看到一两个当地人,抗了个锄头就下地干活了,看到这种景象,想到在平原上时常看到的千亩良田,这里人们的生活确实艰辛了不少。清晨的山上,雾霭尚未散尽,太阳已经当头,阳光穿过雾霭,洒落在山间。走在路上,宁静地只听得到自己的呼吸。
走了大约两个小时(老板娘说只要40分钟的,估计是按照当地人的脚力计算的),终于翻过了山头,来到了开觉村。首先,又见芦笙场!一个安祥的小村庄。村口一个肉档,贩卖着猪肉,就象古装电视中的那样,一个小车,上面一个凉篷,案上堆放着一块块已经切好的猪肉。压完一圈马路后,就借了两个板凳,坐在道上晒起了太阳。过了一会儿,一辆公车开了过来,好家伙,除了车厢里的一堆人之外,车顶上的行李架还绑着一头猪,一头大活猪!车子停稳当后,一群汉子爬上车顶,喧闹着把这个大家伙抬下了车,四下里呼啦围上一群人,一打听,原来是这个村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省亲了,这头大活猪是她带回来的,还有好多其他的东西,好几扁担。一群人浩浩荡荡就奔家里去了。我们两个外乡人凑热闹的跟在大队伍后面,偷偷的溜进了这户人家。
前脚刚跨进去,一个老婆婆看到我们后一下子就冲过来,暗自一想,坏了,是不是不经意间坏了人家什么规矩,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如何是好?眼看那婆婆过来,满脸笑容,手里还拿着一个碗,晚里是自酿的米酒。原来这里的规矩是在这个时候进屋的人,都要喝三口米酒,老婆婆也是不由分说,掐着你的脖子就往下灌,一碗、两碗、三碗,好家伙,自酿的酒性子还真是烈,当时就有些晕了,里面转了一圈赶紧地往外撤了,天知道再来三碗会不会就当场趴下了。
回到了村口,看到聚集了不少的村民,问了问,原来是去西江赶集的,在等公车呢,西江是三天一小集,七天一大集。今天正好是大集的日子,每个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于是,我们也一起等回西江的班车。
集市其实也就象城市中的地摊一样,卖什么的都有,热热闹闹的,转了一圈,收拾好行李,和老板,老板娘告别,坐上了中巴,与鸭鹅同行,去往雷山,然后奔赴榕江、从江。
一路上青山绿水,风景怡人。路也是上了国道,总算不要再遭先前那份罪了。榕江和从江这里已经接近广西了,离开了苗族聚居地,踏上了侗族的土地,气候也开始变的闷热起来,县城有些脏乱。看上去不是很舒服。途中经过车江,去了三宝侗寨,如果苗族的精美服饰和芦笙场是他们的民族标志的话,那么侗族就是他们的鼓楼和有名的侗族大歌了。尤其是小黄,号称侗歌之乡。只是这次无缘前往。侗族人从小时候就开始学习侗族大歌,其最精妙的地方就在于所有的人声可以分别唱好一个声部,听说最多的有二十八个声部,小学里唱合唱,两个声部就窜的乱七八糟的,二十八个声部,没有搞错吧?!不过看到新华书店确实有卖侗族大歌的发烧碟,看来什么时候要买张回来听听到底有多神。
从江在下去,有个叫岜沙的地方,这里号称是中国最后一个持枪的部落,不过我们去的时候没有看到有人背着枪,估计也只有在表演的时候才拿出来吧,不过他们那里男子的发型还真是独特,有点象日本武士的发髻,服装也很有特色,不过现在和外界联系多了,穿夹克衫,理平头的也多了,常人没什么两样了。
出了从江,经过一段盘山公路,来到了肇兴乡。肇兴最大的特色就是乡里有五个鼓楼,分别位于五个方位,代表着仁、义、礼、智、信。鼓楼旁还有古老的风雨桥。整个乡规模很大,布局也很工整,堪称侗族乡落的代表。
从肇兴打道回府,到了贵阳,贵阳到黄果树是直接的高速公里,十分方便,门口买了门票,进了公园,在很远的地方就听到了隆隆巨响,走到近处,水汽把衣服全部都打湿了,抬头望去,气势非凡。
从黄果树回到贵阳,稍作调整,重新整理了下性情,返回上海。


(西江千户苗寨)


(头型 cool!)


(肇兴)


(肇兴-鼓楼)


(肇兴)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5358/26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