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海鹰,黔进三!(1)

[游记]海鹰,黔进三!(1)

2008-03-10cncn.com

“海鹰,前进三”是1975年上影厂《第二个春天》里一句著名的台词。故事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初,我海军某造船厂奉命担任我国自行设计制造新战舰“海鹰”号的任务。在政委冯涛的带领下,展开了一场艰巨的战斗,坚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揭穿了老大哥所谓“飞鱼援助项目”的险恶用心,粉碎了外国专家的技术讹诈。经过群众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终于在第二个春天里胜利建成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战舰“海鹰”号。

1975年还是文革末期,所以影片不可避免地带了些极左思潮,但影片中体现出的那种“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民族自强精神,却还是令每一位电影观众热血沸腾,干劲勃发。可惜,其后的拨乱反正搞成了矫枉过正,泼洗澡水把孩子也倒掉了,什么都讲开放、讲引进, 自主创新精神没有了——就在此片上映后10年,我们已经试飞成功的“运十”,在美国“麦道”所谓“以市场换技术”的利诱下,停飞了,放弃了成为世界上第5个搞出百吨量级大型航空器国家的机会;而美国人在达到目的后,随随便便找个借口就把我们甩了,没有知识产权的整机装配线只能给人家生产个舱门、打个零工,“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上演了一出“海鹰”斗“飞鱼”的反装版!

直到22年后的今天,中央才又重提自主创新精神,提出要“造大飞机”。而在这虚耗的22年里,我们可爱的纺织女工,用她们勤劳的双手,辛勤的汗水,一丝一缕,一针一线,要生产出8000万件出口衬衫,才能为我们的国家换回1架波音“气死去”!

唉,牢骚,也只是牢骚罢了。实际上,除了由这部电影引出的这个题目,以上事件与本故事毫无关系!

1

我不叫海鹰,我的SP8也不叫海鹰,我也不象《革命时期的爱情》里的王二那样认识一位叫×海鹰的革命女青年并最终×了她。起这个名字只是因为这是我第三次出远门——第一次去了广西(参见拙文《滚到阳朔去》),第二次环了海南(参见拙文《海岛十三天》),而这一次,我把目标定在了贵州——黔进三!

这次假期共有23天,刨掉其中的4个星期日,其余的19天是我这一年下来累积的补休假——我们公司有比较完善的加班补休假制度,不似以前服务的那家大型国企:“领导可没要求大家加班,相反,加班只能说明你能力不行!”低级官员不问过程只问结果推脱管理责任的丑恶嘴脸跃然其上。

不过这个连续假期也确实有点长,所以休假前还是要先把工作料理清爽。顾此失彼,一忙起来我的行李便没时间准备了,直到出行前一天都才囫囵收拾停当,补胎套装更是出发前2小时发现原来那套莫名其妙地不见了才匆匆忙忙去补买的——这让我在后来贵州的山路上大吃了苦头。

好了,又耽搁了5天,公司、家里的事都基本有个交待,可以出发了。我折好SP8,背上新买的40升背囊,坐上了127号中午的班车。经过6个多小时的颠簸,于华灯初放时分回到了贺州——2年前阳朔行骑程中断的地方。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5494/17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