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悄悄的来了。 散步的时候,阳光总是很好。小狗来来肥胖的身体扭来扭去,背上的毛金灿灿的。 它仰起黑黑的小脸,认真的嗅着空气中的花草香气。 很久不活动,我又想爬山了。 怎么说好呢,2008的第一爬。还是以下雨开始。 除了这一天,我们千挑万选的这一天。之前,之后,哪天都是阳光灿烂。 我一直存着侥幸的心理,不去理会天气预报。 直到爬山那天早上,在水房洗漱,清楚的听得窗外有不小的水声。 安慰自己:兴许是水管声呢。 回得房去,冬冬道:瑛儿你瞧瞧外面雨大不大…… 天哪。掀起窗帘的一角,瞧瞧那水坑,雨怎会不大呢。 有点扫兴,动作也慢起来。 没想到培培和小静这两个女生倒是起得很早,在走道里嘀咕着“阿龙”的名字,想叫我们几个起床。 她俩严格的遵守着七点半吃早饭,四十五分出发的约定。丝毫也没受下雨的影响。 顿时让懒洋洋的我觉得不好意思起来。 青旅的泰国猫胖得让人吃惊。粘在老板的腿上眯着眼,对任何事都不理会。 昨晚下班后赶火车过来,只在晚上睡前倒杯开水时下过楼。并没好好看过这里。 记得户外的那间阳光房非常漂亮,如果天气好,晒太阳会很舒服。 原来在门厅旁另有通道引入一侧内室。供住客上网,吃东西喝茶,看电视看书和发呆。 此时,有两只硕大的牧羊犬蹲在门口处,一边一只,好不威风。 这也真是太有趣了,我渐渐忘了下雨的不快了。 结帐,逗猫狗,拍照,吃早饭,几乎忘了八点和晓汐她们的约定集合时间。 直到收到短信说:我们已到了,才着急起来。 在两只狗狗的注视下,我们几人匆匆吞下各自的早饭。 我没想到晓汐和她的朋友下雨天还会来爬山。 小静披上她湛蓝色雨衣,培培和阿龙都打起了伞。 我背着包赶紧穿上一次性雨衣,但一使劲,左肩拉开很大一条口子,雨衣也没法扣上,算了,就这么着吧。 要出发了,才发现冬冬既没雨衣也没伞。这家伙明知道下雨,强的连帽子也不带。 我还有把伞,便给他。 听到身后传来:要雨披不要伞…… 青旅一出门便是上山的道。 这次想反穿。西湖山脊爬了N多遍,想走走不同的路。 雨天山上人不多,除了偶有几个锻炼的老人刚下来。 山上空气非常好,道旁的林子里树木都是湿润润的。 阿龙说下雨天对皮肤最好了,空气中含有很多的负离子…… 不由大喜。 我们朝革命烈士纪念碑爬去。那是和晓汐约定的接头地点。 看到穿着黄雨衣的叶子,那是晓汐的朋友。 打着伞的晓汐很文静。 相互介绍后,七人出发。 雨依旧大。边走边聊,慢慢的过了万松书院。 上凤凰山,台阶比较多。 右手有土路可以抄。下雨比较湿滑,但好过走台阶。 应该说一开始我们的速度走得不错。虽然雨不停,也密,但行在朦胧的树影间也是种有趣的体验。 插图1:
 (雨中行走)
叶子是个圆圆脸,性格开朗的人。有她在,一路上都是欢声笑语的。 小静的蓝雨衣和她的黄雨衣在雾蒙蒙的空气中分外惹眼。 大家原本并不相识,携程上彼此有联系。这是很奇妙的一件事。 冬冬,培培,阿龙,晓汐和我都是默默行走的人,很少主动出声。 眼尖的叶子很快在路上捡到天然手杖一枚,还有弧度,直把小静羡慕得不行。 昨晚和小静会合时,十分不解的看到她带了一个手提的包。 在火车上,说到这次反穿的路线,她才恍然。原来她搞错了,以为可以把行李寄存的。 于是那天在山上,可以看到一个穿着红衣服的女孩子,双肩背着一个手提的包。 小静很可爱,采纳了我的开玩笑。她说反正背在雨衣里面,谁会看到呢。 叶子教小静环顾四周,终于寻觅得树枝一根。顶部分叉。这回,拄着它,小静就更神气啦。 偶尔走在前头,回过身来,雾气迷离,树影疏离。大家专心走路的样子很让我感动。 抄土路抄得开心,最后一段时,抄错了一条。直接通向一片墓地,接着是铁塔。 已知在下山了,途中路过酷似南宋城墙的几块大石头,感觉到路有点不对,但也没细细的找,就一直走下去,结果越走越远。已能听到远远的下面的车喇叭声。 我们一路走到了凤凰山下的村子。 那条路叫宋城路。雨渐小。 茫然中找人问路,不走回头路的话可能要通过公路到虎跑了。 路边的老人指着另一条上山路说,这里可以到玉皇山。 继续上山吧,只是辛苦了大家。 这条土路两旁有高大茂密的林子,路况比我们下来的那条略野一些。 雨小多了,慢慢上行。 培培一回头,身后的土路蜿蜒向上,她和冬冬站在那里。黄色和蓝色的雨衣也上来了。 橘红色的阿龙和晓汐边走边聊。 地上的牌子写着小心野猪之类的话。 山色空濛。 插图2:
 (林间山色)
我们嘻嘻哈哈,忽然从高处的山上飞快跑下来三条大狗,露出牙齿咆哮着。 站住脚,狗在提醒我们闯入了它们的领域。 幸好我们有手杖,并不怎么害怕。 而且很快看到了了半山上的一个治安点。 向看守的老人问路。这边的路十分搞。看地图,玉皇山犹如拇指上的螺纹。 继续上行。惊讶的发现那些大石头,就在不远处,我们居然又绕回了这里。 万分小心,折回去一段后发现了正路,我们是在最后一段土路处走错了。 有块不起眼的路牌在不到路口的地方,很难发现。 本想在玉皇山上的挹江亭休息的。没想走错了路。 在南宋城墙外,我们小歇一下。 刚走在路上,我不断想着,这雨会不会停呀,现在,如愿。 补充了一点小食。继续上路。 脱去雨衣和外套,中午时分,过了老玉皇宫。 在外面的亭子里吃水果,等进去逛逛的同伴。 然后又去紫来洞看了看。 出玉皇山,准备去探下虎跑的逃票路线。 叶子和晓汐与我们分别。她们要去四眼井这边了。 又开始飘起细密的牛毛雨,很应景。 感谢这两个杭州的朋友一路同行,带来很多欢乐。 叶子说她第一次这么爬,信心满满,脸红红的。 晓汐话不多,但很亲切。 五人过马路,在虎跑收费处左手五十米处,按阿龙手机上功略的指点。 我们沿着一条依稀可辩的土路上行,经过一片茶园,往上爬着。 小静仍穿着那件湛蓝的雨衣。刚在山下,叶子问她,你是继续爬山还是腐败。 她很坚决:我要爬山。 她奋力爬着,一边说,我居然会爬这样的路,不简单啊……。 不知为何,我非常喜欢这样的野路。对台阶路很不待见。 小静说你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兴奋啊。 我说真正的路开始了。 一边回头问阿龙功略怎么说,一边抬头已看到了顶。 被杂乱树枝挡着的路爬起来有点费劲。我边爬边说,现在逃掉7.5元了。 在小山包的顶上按功略说的向左走几步找路下山。 土路挺陡的,猫着腰穿行在茂密的树丛中。盘旋着下行。 我似乎看到了下面的主路,很是兴奋,有种想大喊的欲望。 同伴说小点声吧,我们是在逃票啊。 最后的一段很是陡,直直的,听到了人声就在下面右侧不远处。 我坐着拉着藤条滑下来。 回头看见小静依旧穿着雨衣,她身前是个挺大的腰包,雨衣里又背着包,看起来胖胖的象个天线宝宝。一边费力的拨开头上的树枝,一边在说:我真是太佩服自己了,居然能走这样的路……。 插图3:
 (逃票之路)
全体安全落地后,我大笑几声。真没想到,功略这么管用。 我们沿着主路走在虎跑景区内,心情那个愉快啊。雨似有若无。 左侧看到有两当地男子围着很多水桶在接泉水,于是我和小静,阿龙也去搞了一壶喝喝。 虎跑水,龙井茶。浮生也不过如此。 接着上贵人阁,又是绵绵台阶路。 培培瘦,但体力不错,真象冬冬所说:别小看她啊……。 很少说话的她,眉眼细长秀气。 不久我就开始放音乐打气。雨飘在脸上。许老师的声音回荡在空中。 这段路似乎没有尽头。 好不容易看到了贵人阁。汗湿了头发。 开始吃午饭。阿龙早就饿了。他说自己一饿就走不动路的。 天线宝宝还是穿着那件雨衣,这个圆脸女孩着实可爱。 消灭了些各自的干粮,继续上路。 今天前半段消耗时间不少。前路漫漫啊。 决定还是抄九溪去龙井,绕过五云山。 阿龙难得的穿了橘色的抓绒,我们好久没见。上一次,是走苏州的夏天。 他的背影和天线宝宝蓝色雨衣在九溪的长长弹石路上特别惹眼。 宝宝鞋带散了,歪头抬着一条腿搁在大树上。阿龙回头看着,背包带上挂着深蓝色的鋁水壶。 都说每当空山新雨之后,九溪是最美的时候。 果真如此。 插图4:
 (九溪,九溪)
伴着一路溪水的欢唱,我们边疯边玩的行在九溪。 两旁的山显出了春意,一层层错落在薄雾中。 茶园里的茶树冒出了嫩尖,再过不久就能采摘。 在一条溪边,宝宝终于脱下了她恋恋不舍的蓝雨衣。 阿龙忙着用手机拍照。却不用相机,据他说背着很重。 冬冬和培培已走在了前头。远远的迎面跑来两个外国人。 两人身上湿透,分不清是汗是雨。衣服全部粘在身上。 阿龙很羡慕的看着他们,说他也想跑。 我想起金鱼儿发给我过这样活动的报名贴,叫做:杭州跑山活动。 据说最快的人跑一遍全程只要两到三个小时。真不可思议。 脱去雨衣的宝宝,那个巨大手提包终于显露在外面了,她也不管了,只是这样的背负让她觉得挺累。 仍然拄着龙头拐走着。这个丫头忽然回过身来调皮的举起了树枝。 我和小静总是话说着说着就会狂笑起来。 不断有外国人跑来。大家对他们说着:你好,加油。 我对眼馋的阿龙说我们也跑吧。嘻嘻哈哈的撒着欢。 走在九溪,心情总是十分舒畅。 宝宝把相机竖在一块石头上,我们一起拍集体照。 天有点放晴,不去想今天要走到哪里。 飞跑到前面给身后的同伴拍照。 我们趟过一条条清浅的溪水。冬冬说,瑛儿,小心啊,这儿可是你的伤心地。…… 切,说得我拿着相机,万分小心的挪步。 插图5:
 (向春天致意)
快四点了,在十里琅铛牌仿下,听到村民说:这么晚还上山啊。 我的火车六点四十八。冬说你别爬了,坐27吧。 我挺想爬到石人亭的。然后从灵隐下山。 上山,原以为很快就能到狮峰下的琅铛岭上,但爬着爬着,还是高高的看不到头。 大家都有些累了,山上开始起雾,一团团的白色。 坐下休息。再次补充食物。 冬冬又说你还是下山吧,不然要赶不上火车的。 我说我都爬到这儿了,不爬的话刚才就不上山啦。 继续爬,终于到岭上,已四点半。 我想了下,再往前要翻过天门山,到石人亭后才能下山。 于是我想从三分叉处的梅家坞下山。今晚必须回去,第二天还上班。 他们几个今天都住一晚,明还在杭玩一天。 阿龙一定是没爬够的,我想让冬带着他们继续爬吧。 不过大家都表示要一起下山。 都累了,速度明显慢下来。 且雨天暗得早,他们又没头灯,如果摸黑爬太危险了,再往前路也难走了。 宝宝挺高兴的,下山大家也轻松起来。 晓汐约了晚上一起吃饭。我不能参加啦。没口福呀。 很顺利的坐了那辆开得象FI般的游车,飞快的过了梅灵隧道,三天竺。 山色葱笼掩映在暮色中。 在玉泉与伙伴们分手。 植物园的大门用硕大的原木搭成的,旁边的石头上书二字:林语。 如果时间有多,想慢慢进去走一下。 老芋发来短信:春暖花开,多来爬山吧。 我大笑:—— 向--春天致意。
后记: 1、非常感谢参加这次活动的同伴们,特别是杭州的晓汐和叶子。下雨也坚持参加。 2、反穿难度确实比正走大,且开头台阶路太多。 3、老和山到五云山是最喜欢走的西湖山脊路。怀念美人峰的松软土路。 4、感谢老天还是给我面子,大雨转小雨转阴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