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8春节马来西亚之旅-马六甲 |
[游记]2008春节马来西亚之旅-马六甲 |
| 2008-05-14cncn.com |
郑和文化馆就在饭馆小街的对面,这是一个私人办的展馆。经费来自赞助。大厅内有三宝太监郑和的高大雕像,还有一些简略的说明及图片,同时也卖一些纪念品。如果要进入里间,参观更为具体的收藏及影片则需要另行购票。每人10元马币。参观者都是中国人,我们只在大厅内合影后,就进入下一个游程。 纪念馆的河对面,就是市中心广场,有许多古老的标志性建筑。一个荷兰的大风车、喷水池、建于250多年前(1753年)的基督教堂、马 馆外周边停了很多从车头、车身到遮阳棚饰满鲜艳绢花的三轮车,车后还带有音响设备。车夫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这是该地的一个特色,叫作“花车”。许多人的游记里都有记载。我们挑了一辆准备乘它漫游古城一圈。隆用马来语讲价后确定一小时40元马币。我和Leo母子三人坐车。车夫是皮肤黝黑的50多岁的矮胖老头。英语仅会几个单词,说他母亲是印尼人。他说了多次“One hour”。当时我们认为他想是告诉我们,他不会偷工减料,会载足一小时。其实到游程结束我们才明白了他的意思是什么。 沿街经过郑和纪念馆、各种糕点店、还有海南、广东、福建永春会馆、特别还有永春颜氏会馆。到了制作裹脚小绣花鞋的店铺,停下来参观。店主是祖传几代的鞋匠。柜台内陈列着百多年前前辈们做的绣花鞋,非卖品。也有现做的三寸金莲鞋,每对200元马币。还有小脚女人的相片,我们第一次看到丑陋的小脚,脚趾紧压在足底呈莲花状,这才明白为何叫三寸金莲。我们和店主合影后告辞。狭小、低矮的古城区犹如泉州未旧城改造时的模样。街上有各种宗教的庙宇,有印度、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等,车夫都一一停下,让我们参观。甚至在糕点店前也问要否停车,也许是该店有名吧。语言不通真是遗憾!
返回博物馆时,已经超过一小时。三轮车又转到博物馆的后面,来看旧时的火车和飞机。附近的小山坡上有一个废弃的教堂,上山时女儿跟小贩讲价,替Leo买一支木制的手枪,我知道已经超时与Leo先赶往山顶。凡是要赶时间Leo都配合的很好,跑得很快。破旧的教堂只剩下四周的墙壁,没有屋顶。门前有一个白色的塑像,先拍了照片再说。另有一些不知名的古迹。也不去探究这里有什么典故,便抱着Leo匆匆下山,女儿也是草草转一转,车夫便载我们回到了出发点。我给隆50元马币,请他跟车夫结账,结果还是被要去了50元车资,因为超时了15分钟。至此,我们终于明白了出发时,车夫说了好几遍“One hour”的真正意思。 隆是一个开朗随和、风趣幽默的人,他喜欢把Leo称做Mister Leo,他在整个行程中对我们的吃、住、行照顾备至,我们很感谢他。 游毕马 |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9418/23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