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2008.05.01诸暨、兰溪、金华3日游(上)

[游记]2008.05.01诸暨、兰溪、金华3日游(上)

2008-05-23cncn.com

同事老家是浙江诸暨,虽说工作上是上下级的关系,但是平时相处却相当融洽,盛情邀请了几次去他家玩,但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能成行。五一终于有时间能出去散心游玩了,那肯定要践约前往的,同行的一共有5位。出发前按照我出游的习惯(要么不出去,出去的话就尽可能多的走几个地点),于是除了诸暨五泄景区之外,增加了兰溪的诸葛八卦村和大慈岩以及金华市区的行程安排。

4月30号K575 上海南到诸暨

本来想买晚上的火车,但是提前一周去的时候已经售完,无奈之下坐了这班车。我从单位赶到家里,拿了准备好的简单行李之后赶紧打车往南站而去,那时离开车还有一个小时二十分钟不到的工夫,上了出租之后问司机大概需要多久,司机的回答是40分钟足够了,于是安心的和司机聊起了天。

可是没想到车刚到南浦大桥杨高路口的上桥处就已经开始堵了,好在司机很机灵,左转右转的慢慢挤上了桥,等到上了内环高架后,那车堵得是相当的壮观,在司机不停的左冲右突和同事电话催问下,赶到火车南站已经离开车只有12分钟左右了,还花了我70大元!心痛加心惊!

火车一路拥挤到达诸暨,时间约为下午6点多,反正同事是当地人,叫车砍价之类的工作就顺理成章的由他兼掉了。到同事家中,他的父母早就准备好了晚饭,感觉很温馨。菜肴很丰盛,都是自家种养的东西,还有自酿的土烧酒,这些东西在城市里根本无法享受到。

主人的招待很热情,杯盏交错间已经有同事不胜酒力而倒下,我们只得扶着他就寝,原定的扑克大战就此取消。

5月1号 诸暨五泄和西施故里

第二天早晨一早起床,主人已经把早餐准备好了,还是丰盛异常,实在有点不好意思了!吃完早饭,坐上昨天定好的小面包车就直奔五泄而去!

终于到了五泄门口。80元!抢钱啊~~以前只要55的!但是心疼归心疼,到了门口还是乖乖掏钱买票。

诸暨五泄风景区,果然名不虚传!国家4A级风景区,省级风景区,里面的自然风光没的说。进的大门,走上山崖上的紫藤覆盖的长廊,廊内有181级台阶,拾级而上,突然你会发现你已经来到巍峨的水库大坝上,眼前是一片开阔的高山平湖,五泄风景在你眼前展开。望过去,碧水清流,这就是称作“五泄湖”的水庫,它弯弯曲曲,长2公里许,犹似一条绿色的绸帶飘浮在群山之中,颇有富春山水的风采。

我们坐的是8点15的大船,游客如赶不上游船时间,还可自费乘快艇,体会一下乘风破浪的感觉。乘上游船,奇特的山水景观呈现在眼前,碧波荡漾水面上,两岸奇峰倒映如画,夾岩洞为其中一景。据介绍,当年夾岩洞下有夾岩寺,供奉着千手观音,香火很旺,水庫建成后,寺庙成为水底龙宮。夾岩洞恰好位于湖面之上,洞高16,深20,外观幽暗莫測,頗具神秘色彩。 舟在湖中行驶,划开光洁平滑的水面,忽一个90度转弯,但见湖面豁然开朗,延伸向遥远的山边。这才是一折青山一画屏,一弯绿水一古琴的诗境。抬眼望去,奇异山峰,峰峰相邻,有元宝峰、鹫鹰峰、仙桃峰、老僧峰等。你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那似人如兽的怪石,神秘莫测的岩洞,深邃幽幻的峡谷,无不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船到“天一碧”码头,上岸后果真有轿夫拉客,就那一点路就要30元钱。我们沿五泄溪旁的平整小道向山中走去,也没有乘电瓶车。往前走不远就是五泄的一景桃源清幽。所谓桃源,其实是山间的一块小盆地,这里群山环抱,溪水潺潺,更值春季,艳红的桃花、雪白的李花竞相盛开,春雨过后的枫树、翠竹更是碧绿而舒展。清脆的鸟叫,合着哗哗的溪水声,风吹树叶的飒飒声构成了山中的美妙乐曲。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纯朴自然,难道不是世外桃源吗?

五泄景区分为:东源景区——主要是五泄瀑布,西源景区——主要是峡谷风光。东源上,西源下;西源上,东源下亦可。我们选择的是最常规的路线,东源上,西源下。
沿五泄溪北上,过遇龙桥,就是五泄禅寺。又称永安禅寺,相传为五台山灵默禅师在唐元和三年(808年)所建,据介绍这里文物很多,至今保存着明代画家陳洪绶书写的“三摩地”石刻门额,清大学士刘庸为官厅题写的“双龙湫室”匾额。寺左面的石壁上还刻有徐渭“七十二峰深处”的题词,均为珍贵文物。

闻名遐迩的五泄瀑布,它以神态奇特,变幻莫测的姿态闻名于世,在地壳剧烈变动时期,五泄涵湫峰与碧云峰之间撕裂了一道口子,岩底逐段曲折下沉,造成长334米,落差80余米,宽窄不一的峡谷。那山水从高1000余米的天堂岗下流,经十几公里的长途跋涉,将涓涓细流,汇集成浩浩荡荡的溪水,经紫阆、张家,穿陡岩,劈溪流,跌入峡谷曲折奔放而下成为五级瀑布。古时候,这里人把瀑布称为泄,所以才有了五泄这一名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五泄造就了“直上青云端”的七十二峰,“一坪一奇景”的三十六坪,以及各呈姿态的二十五岩。

沿着清溪向前,看到的是葱郁繁茂的树木,呼吸着甜润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凉爽宜人的气侯,人真的陶醉了。走时却听到了巨大的水声,远远看到了一条白练般的瀑布倾泻而下。因为人是从山下往上走,所以最先看到的是最后一泄,也就是第五泄。第五泄,人们叫他“东龙湫”,瀑布冲击而成的深潭名“东龙潭”,由于潭深而广,水色黝黑,人们又叫它“黑龙井”,每逢天旱,古人常来此祁雨,故又名“祷雨潭”。清周师濂赞其曰:龙湫泻下第五泄,横空飞出千山雪。那瀑布果然气势不凡,虽然由于前期没有降水,瀑布的水量不大,却仍似一条白色巨龙,呼啸着,从三十多丈高的悬崖一泄而下,声似滚雷,形如匹练。瀑布泻下,先跌在悬崖上,于是银花飞溅,接着又翻滚飞腾,如蛟龙出海,故人们形容其为“蛟龙出海第五泄”。那泄下的水流,一头扎进山崖下那宽阔的溪流,奔出山口。在这里玩水,小憩真是惬意的很。循瀑布左侧的一条修在绝壁上的陡峭石阶路向上,山路陡而窄,居高望第五泄,更似一条白练。人居高,瀑更美,却文静了许多,山、树、人和瀑融合在一起,共同勾画了一幅美丽无比的山水画卷。“到此已无尘半点,上去更有碧千寻”。

沿五泄左侧绝壁间的台阶拾级而上,陡峭处忽然又急转直下,仿若天梯。此处可见崖壁上的“俯瞰龙湫”四个题字,系刘墉所提。过莲花桥,浴林间风,便是山间亭,坐亭中四泄风光尽收眼底,又见一道晶莹的瀑布,从一条曲折陡峭的岩石夹缝中硬挤而下,由于水道过于狭窄,又拐了一个弯,那瀑布在高19米的陡崖中,劈险沟,过峭壁,在狭窄的之字形水道中急剧旋转,奔泻跌宕,飞溅的水花就像奔腾中的烈马,似乎那马的鬃毛还在飞速抖动,故人们称四泄为“烈马奔腾”真是形象的很。抬头忽见崖壁上刻着孙中山先生的雄浑题字:“破壁而去”。多么富有想象的描绘,又是多么博大的胸怀呀。这第四泄把前三级瀑布的水散而复收,奔腾中,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明文学家王思任形容其“声怒、势怒、色怒”,十分形象贴切,故第四泄的观瀑亭命名为“三怒亭”。

踩着石块,横跨过奔腾的溪流,从东侧再次逆瀑而上。登临崖顶的一小亭,坐下休息,亭侧便是宽阔、平缓的第三泄,这儿的落差虽小,但水量浩荡,白花花一大片,煞是壮观。五泄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第三泄,只见宽阔平缓的瀑布,在如磨似洗的岩石中奔泻下来,在灿烂的阳光下,以变幻无穷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左边瀑布欢呼跳跃婉蜒飞泻,右边瀑布,时分时合,铺成一大片,后来所有的水又汇聚成一股,飞奔向四泄去了。坐在亭中赏景,似见万物空澈澄明,顿觉天高地广,世间一切污垢都被这洁白如雪的流水冲刷的干干净净了。

继续向上攀登,前面又有一亭,亭侧的崖石似乎又打了一折,形成第二泄,二泄落差仅为7.1米,瀑布下落时,被一块兀石分成两半,分流如珠帘飘动,又如双龙出游。古人有诗赞其曰:两龙争壑不知应,一石横空不渡人。故瀑布下首建的亭名“双壑亭”。瀑布从深潭中回旋而出,来到一平坦之处,水流在如磨如琢的岩壁上迈着轻松的步伐,向三泄飘然而去。

走到这里,上面的路就不再艰难,没走太高就看到一泄了。水流从石河泻下,平缓舒展,流畅奇巧,柔美如“月笼轻纱”,瀑布中间有一水潭,直径1.5米,深约2米多,人称“小龙井”,俗称小脚桶潭,是人工开凿还是天然形成,还是一个谜。下边还有一个大潭,深不见底,到此五级瀑布都观赏过了。

继续前行走到刘龙坪,从这里我们登上涵湫岭的瞰瀑亭,回首眺望,姿态各异的五泄尽收眼底,一水五折,一气呵成,恰是一条翻腾飞越而下的白龙,或舒展,或盘旋,或腾飞,或蜿蜒的五泄,正是巨龙舞动着的身躯。五泄飞瀑旁边的悬崖上,名人题字比比皆是。我们正是循着古人们走过的路,再次领略着人间美景。多少年过去了,物是人非。只有这飞腾的瀑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向我们诉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辉煌。

从西源峡谷出来,一路上的环境很干净,没什么杂物,因为,没什么人经过!可惜就是没水,很多地方干干的。我们在银杏林小坐一会,解决了午餐问题,便原路返回,直奔下一个景点—西施故里。

西施故里旅游区是绍兴地区唯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浣江 五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西施文化为主题,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风情,是一处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内涵丰富、游览设施健全、经济效益良好、具有时代活力的风景游览胜地。除了南北穿越整个旅游区的浣江游览带,和已有一定规模的西施殿景区外,还有主入口管理区、鸬鹚湾古渔村景区、古越文化区、美苑休闲娱乐区、三江口湿地生态保护区、休闲度假区。我们到达那里时,已经将近下午2点半了,因此只是逛了其中的主入口景区和鸬鹚湾古渔村景区。
  西施故里旅游区依浣纱江逶迤排开,绵延数里,蔚为壮观。中国历代名媛馆、范蠡祠、民俗馆、郑氏宗祠、购物一条街等等在此次第而列,而沉鱼落雁、东施效颦等典故,也可在景区内找到实物,供游客体验。

进入主入口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中国历代名媛馆,它是一处具有江南特色的庭院式仿古建筑,是目前国内罕有的以中国历代著名女性为主题的展览馆。展馆以展示女性真、善、美为宗旨,共选择了100多个中国古代女性人物,按人物特征分为四大美女、传说中的神女、青史百家、才情淑女、巾帼英烈、四大民间故事、百美廊七个单元,其中四大美女是整个展馆的核心。此外还设置有《浣纱记》砖雕照壁、十二花神庭院小品等静态景观和编钟乐舞动态展示项目,门票记不清了。

出了名媛馆前行就是郑氏宗祠诸暨是个有 2000余年历史的古县,民众历来崇尚“耕读传家”、“忠义孝悌”的传统,注重读书,讲究孝道。特别重视祠堂、宗谱的修建和编撰。凡是大姓都建有祠堂。当时从浦江县移徙来的郑氏百姓在被誉为风水宝地的浣江东岸金鸡山脚下兴建了这所祠堂,用以祭奠先祖和开会议事。郑氏宗祠修建的富丽堂皇,极其讲究,是一个把建筑、绘画、雕刻 “三大空间艺术” 三者有机结合,充分展示古越民居建筑美的艺术载体。占地 3亩左右,有三进、两侧厢、带万年台,是一座典型的“连井三透”结构的建筑。三进即前后三排房,二侧厢即连接前后房的厢房,万年台是土语,就是戏台。

正门匾额上书“郑氏宗祠”。大门东西边间匾书有“宗风永漾”和“德布春光”。阶沿正间柱上书“一脉真传曰忠曰义,两门正路惟读惟耕”。阶沿边间柱上书“诸山有瑞凡鸟飞来能化凤;暨水无尘池鱼跃去可成龙”。宗祠前有二座拱桥,左首桥叫“学士桥”,右首桥叫“孝义桥”。

郑氏座宗祠可以用“粉墙黛瓦,马头别致”八个字形象地概括出造型特点,“粉墙” 指白石灰粉墙,“黛瓦”土语叫小青瓦,出炉时颜色呈青灰,盖在屋顶时间长了呈黑色。诸暨民间马头墙常见的有三类:人字马头,弓弦马头和屏风马头;人字马头建筑工艺简单,在山墙上沿屋面的坡度,砌成“人”字状。弓弦马头建筑工艺较为复杂,在山墙上砌成一条优美的抛物线,给人以柔和美感,多用于凉亭、小庙、小庵。而屏风马头建筑最为壮观,像屏风一样耸立在山墙上,很有气势。一般有一定规模 的大屋宅,屏风马头有二重、三重、甚至四重。马头墙檐凹凸变化,并以许多吉祥画饰,顶部置有砖饰或瓦饰。上设八卦墩子,上刻“巽离”符号。“巽离”为八卦中的风水符号,有防水避风之用。通过对马头墙的了解,可以知道郑氏宗祠等建筑建有很多威风凛凛的屏风马头墙的意义所在了吧。以后大家到了这里,建议一定要细细品位一下!

郑氏宗祠后面的鸬鹚湾村民居的造型也极具越乡特色,它以现存鸬鹚湾村为核心,包含了金鸡山全部,有自然生长的古街区、乡村广场、古村落、戏台、茶楼、水塘、古井、宗祠等,构成了以渔村为骨架的景观内容,徜徉其中可以看到捕鱼、越剧表演、品尝特色小吃、购买特色产品等。鸬鹚湾村是美人西施和爱国村姑郑旦的故里。

鸬鹚湾村旁边不远就是范蠡祠,全部建筑由范蠡祠及财神庙、魁星阁、三星庙等相关建筑组成,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60平方米,正殿内塑高3.5米范蠡全身铜像一座,铜像背后墙面用木条仿竹简形式,再现《史记》中记载范蠡故事的精彩篇章,所有立柱均镶嵌楹联。殿外左右两侧建长廊两条,陈列与范蠡生平业绩相关的诗碑,并以彩绘壁画等形式,生动介绍范蠡卓越的军事、政治和经商才能。其它辅建筑依相应位置而建,错落有致,相关塑像如:比干、赵公明、关公及福、禄、寿三星均以民间传说的形象为依据,或坐或立,神态各异。范蠡祠共有塑像8座,除范蠡全身铜像外,其余均采取民间传统的贴金彩绘相结合的形式。

范蠡祠面西南背靠金鸡山,气势恢宏,采用清代民间建筑风格,黛瓦粉墙,古朴典雅。主要建筑除“魁星阁”外,屋架及相应构件均从民间整体购买,各种木雕构件琳琅满目,精彩非常,充分展示了江南民间建筑艺术特色

出了精彩的西施故里,时间已经傍晚了,路边拦了辆车就回到了同事的家中。等我们洗完澡,主人们已经摆好了丰盛的晚餐,同事们吸取了昨天有人醉酒的教训,都推辞不喝酒,今天只剩我和同事的父亲对酌了几杯,席间对他们的盛情款待表示感谢,我们这次到来给他们添了不少的麻烦!诸暨民风淳朴好客由此可见一斑!

酒过三寻,考虑到明天一天的计划相当紧凑,必然会舟车劳顿,所以大家很早就休息了!了!
(宁静的杉树林)


(第五泄)


(郑氏宗祠)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89833/20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