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山之巅 |
[游记]华山之巅 |
2008-06-09cncn.com |
华山之巅 当那一刻太阳从我几欲睡着的迷离眼眶里蹦起来的时候,我蓦然间真正明白了那个被世人说的几乎烂俗的道理:只为了这一刻的精彩绽放,要付出多少的努力坚持与不懈攀登!至今记得迎着清早八点的朝阳下山时,骄傲的对着一脸错愕的上山人甩出一个年轻的微笑:我已经走完了华山。很骄傲自己不顾忌余震不断的恐吓,选择在这个时候走完华山,或许是九寨沟和二王庙在地震中的噩耗让我刹那间开始珍惜这西部的美丽山川,趁着它们还在,就抓紧时间去吧,说不准哪一天大自然收回自己的杰作空留下许多遗憾给世人呢。也很骄傲自己一个人,从午夜十二点出发到五点四十看日出到八点走完所有高峰。不是没有幻想过两个人相携手征服天堑,不是没有幻想过呼朋引伴论道华山,只是有些事情终究只有亲力亲为才更有滋味,有些感受终究只有独自品尝才领悟的到个中就里。 回顾起来,那势若天梯的千尺幢,鬼斧天 午夜十一点开始登山,月朗星稀,想必第二日定然好天气,从玉泉院进来,全是水泥的路面,一路流水潺潺,松柏成荫,在这里已经能感受到华山的美,干净而纯洁,不沾染红尘的俗杂。又走了一会,峰回路转,别有洞天,眼前豁然开朗,两山对峙,如同一座巨大的山门,给这华山增了不少威武之气。在两山间有清流激湍茂林,饶有景致,间或有小山包上面生满碧树。近处的清晰小山于远处微笼于薄雾间的高山形成对比,有着非同一般的视觉冲击力。路边的丛林里有蝉鸣,鸟叫,虫吟,成了天然的交响诗。此次游华山应该算是赏心乐事吧,不然又怎么会百美毕备呢?明月皎皎,似也沾了这山的灵气,变得格外高洁。不由得心里有一些感动,有一种想落泪的感觉。舒婷有一句诗是这样的,高高在上地展示千年,不如伏在爱人肩头痛哭一场。但是此刻,华山的美,高高在上,昂首示众,试想这尘世间有谁能承受这样的美?月光淡淡洒落斑驳石壁,仿佛中国的文人山水画,几缕线条便将如此绝美刻画得尽致淋漓。 一路走来,回心石成为了我们攻克的第一个目标。在此之后的路完全不同于先前,变得险峻陡峭,必须时时警惕,处处小心。相传古人到此,胆怯者可以回头下山,若再向上攀登,便没有后悔的机会了,回心石因此得名。过了回心石,便是第一处险道,千尺幢,这是一条峭壁上的大裂缝,陷在两旁的巨石之间,共370余级台阶,坡度极陡,每级台阶的宽度不过三分之一的脚掌,幸好两旁都有可助攀爬的铁链,否则一个踉跄,可就一滚到底了。过了千尺幢是百尺峡,亦是险道,不过比千尺幢短些,台阶是笔直的,没有弯道。再往上就是老君犁沟了,相传太上老君看人们开山辛苦,就赶着神牛在此犁出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与千尺幢相仿,但相当漫长。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难,走完这三条险道,回身一望,我才真正感受到这一点。我不敢想像若顺此道下山会是个什么狼狈样,难怪上山前朋友笑说在此处会明白爬山的爬字是如何来的,我们果然石手脚并用爬上来的。 大约三点的时候终于到达了金锁关。在黄山看尽了锁,但是却不及此处的万分之一壮观,几排锁层层叠叠,交相辉映出壮观的金色,在两山中间的窄道上整齐排列,如同两个金戈铁甲的卫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四点到达东峰顶的观日台。困意阵阵袭来,与山顶的凉意交错,让裹在厚毛衣里的我蜷缩成一团,打着冷冷的呵欠。远处云海在脚下翻腾着,像是汹涌的波浪。不由得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造化,不知道给这世界创造了多少奇迹。渐渐的,那昏暗的层层的云峦中开始有了一丝亮意,边上的云开始有了一丝绯红,慢慢地扩散开来,又缓缓地变成了橘红色,渐渐地又成了橙黄色,美伦美奂。大家都屏住呼吸,一言不发地盯着那最红的地方,突然一个小亮点从地平线的地方跳了出来,一个金色的小球露了出来,蹑手蹑脚带着无限的娇羞,它慢慢地愈发愈亮起来,亮光一下子透过远处的薄雾,洒在所有人的身上。 观完日出,稍事休息,开始朝西峰和南峰进发。一路袅袅余音,淡淡风吹,好一派得道修仙圣地!静静地,站着,静静地,品着。华山哪,难道她不是一个高傲曼妙的女子么?徐徐山风是她均匀的呼吸,微微丝雨是她孤独的泪水,莹莹白石是她如雪的肌肤。她坚强,她更加孤独。千百年来没有人能明白她的悲哀,千百年来人们只是欣赏她绝尘的外貌,千百年来人们在她的身上留下种种的创伤。或许我也如她,或许她也如我,如此心境,如此悲凉,如此骄傲,如此不屈。 站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华山南峰上极目远眺,天如在手边,山如在手心。远处秦岭层峦叠翠,那是我的故乡,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今天,我终于可以站在高处,向我的故乡敬一个礼了!八点多钟开始战战兢兢的下山,望着九十度的台阶,我几乎不敢想象,如果不是在夜间登山,此等天险,我有勇气爬上去么?十点三十,顺利到达华山脚下,回首此路,似是经历了好久的远行,好久的思索,好久的领悟。我会再来的!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90536/20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