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七宝是上海近郊第一古镇,距离上海市中心仅有18公里,与青浦、松江两县相接。东至新泾港,南达庙泾港,西起小涞港,北迄青沪路。七宝镇汉代称为丁家庄,宋初七宝寺迁入,地以寺名,又因传当地有金字莲花经、神树、氽来钟、飞来佛、金鸡、玉筷、玉斧“七宝”而得名。
七宝是个有着千余年历史的江南古镇,曾是明清时期“商贾云集”的商业重镇,七宝镇南北老街的建筑具有较典型的明清特色,据有关专家考证,具有较好的保留价值。经过千余年的变迁,七宝老街由于年久失修,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老街的改造成为闵行人民心中盼望已久的大事。七宝镇老街的修复工作本着“原味不原汁”的原则,先后投资3400多万元,动迁30多户居民,恢复了老街门面房130多间,新建了部分通用商业用房,是老街一期的钟楼广场、谢元厅西园、塘桥广场、塘桥、南北大街得以修复。
原先住在九亭的时候,每次从七宝路过都与老街擦肩而过。当我们搬到宝山后,才觉得有必要去老街看看。原来人都是这样的心态啊! 我们从七莘路转弯沿蒲汇塘直达七宝老街中心,一眼看到了七宝老街的牌楼。青灰的瓦片上,烧制着传统的吉祥图案。 老街里,人流如织。河的这边,两旁尽是各种风味的小吃,河的那边,全部是传统工艺品。 七宝既是水乡,桥梁很多,从七宝到泗泾的河运上,石桥有十来座。 以塘桥为中心,分南北大街,我自然上了塘桥,在桥上停留片刻,南北观望,青瓦白墙,朱红门窗,一字排开。过了蒲汇塘便是北大街,塘桥头北宋造型的茶楼里传来评弹声,古镇上的老人爱听评弹。沿着二三米宽的石板路向前走去,看到的是丝绸缎、手工艺品、时尚唐装、还有书店、刻字店、扇子店,这条北大街是以购物为主。在一处屋里看到一部古代纺织机,从墙上说明中得知,当时上海的土布,不仅远销朝鲜,而且远渡重洋,到了伦敦。17世纪的英国绅士,以穿着“龙华尖,七宝尖”为时尚。 走到北大街头,是青年路步行街,举目高大的门梁上“七宝老街”四个硕大行书放着金光,在它的背后“北宋遗存”相印。正对面是氽来钟塔楼矗立着,塔正面有一幅对联:“日落长廊树影稀,风回高阁钟声远”,横批是:“氽来钟”。这塔楼里的钟,听一位老人说就是从蒲汇塘里氽(飘浮)过来的,所以叫“氽来钟”。 老街的右侧树一块石碑,看到碑文上刻着“七宝的传说”。只匆匆浏览一部分,从一零零八年七宝镇就在此命名,原有七件宝贝:氽来钟、玉爷、玉筷、金鸡、梓树、飞来佛、金字藏书这七件宝,留存在此地而得地名七宝镇,当然这七件宝贝还有七个传奇故事,这我就说不全了,就知千年梓树还在,最后一宝金字藏书在上海博物馆中保存着。 急步穿过北大街,再次通行塘桥来到南大街上,扑鼻而来的香气让我饥肠辘辘,已到晌午该吃饭了,整条街上全是小吃,不知吃什么好,就胡乱买了七宝有名的海棠糕, 南大街为吃一条街,有七宝传统小吃很多,有现代的各种烤肉串。七宝大曲是七宝名酒,七宝的白切羊肉最有名,还有就是七宝的海棠糕。这三种食品是七宝的特产。 (f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