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和鱼尾狮有个约会(之四,漫游圣陶沙岛) |
[游记]我和鱼尾狮有个约会(之四,漫游圣陶沙岛) |
| 2008-07-11cncn.com |
(2008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十二,下午) 坐在宽大的出租车上,看着肤色与国人略有不同的马来司机,听着他天书般充满马来特色的英语,本来就不知道路程的我们更加迷茫了。媳妇仔细聆听着他的发音,尽力描绘着我们的目的地和游览计划,期望得到一些帮助,但当我读懂媳妇的眼神后知道她基本放弃了这种想法。不过司机师傅十分热情,一路上不停的讲着什么,应该是与圣淘沙岛有关,just guess。进岛时司机师傅帮我们垫付了入岛门票(每人2新元),然后一直带我们在岛内走了好久,停车时我才隐约听懂我们的位置是岛上的海底世界(据师傅说是进岛必定先游览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被他的外语绕的晕了头,直到那位师傅不停的说着“谢谢”、“有一个愉快的下午”之类的话,我才反应过来我多付了两新元的车费,他一定是以为我给的小费。呜呜,10块钱啊,我也不富裕啊……我,能不能再把钱要回来? 幸好我来新加坡前做了些功课,在网上点击了无数篇网友的游记,对圣淘沙岛多少有些了解。岛上几处著名景观分别是新加坡最大的一尊鱼尾狮雕塑、海底世界、海豚表演、水幕电影……岛上有三种颜色的免费巴士接送游客往返各大景点,巴士的红蓝黄三种颜色代表着三条线路,红线绕岛的最外圈,然后向里依次是蓝线和黄线,圣陶沙岛的游览地图很清晰的指明了去不同景点应该选乘的巴士线路。 买了海底世界和海豚表演的通票,我们决定采取走到那算那,只抓西瓜不抓芝麻的策略,挨家挨户的逛吧。新加坡的海底世界规模没有青岛的大,至少我踏进大门的感觉是这样,鱼儿们住的略微有些拥挤。不过她的知名度肯定是因为有自己的特色,果然入口处就是一个触摸池,清澈的海水中游动着各种热带鱼类,而且它们触手可及,它们光滑的身体从指尖溜过的感觉绝对不是隔着冰冷的玻璃板能享受到的。 再往里走,也是照例分门别类的把动物们组织一下,按纲目划定各自的区域,我印象最深的是各式各样的螃蟹,戴眼镜的、身上长着海绵的……神奇的自然界创造了这些神奇的小东西。有了青岛、香港两次海底世界旅程的熏陶,大部分海洋生物我们基本都混个脸熟,动物种类大概相同,所以时间关系我们对它们也没有仔细研究,只是打个招呼寒暄一下,不过感觉这里的叶海龙好像比国内的胖一些…… 海底隧道是每家海底世界的必备项目,人们站在缓缓移动的传送带上看着玻璃外模仿海底的场景,仿佛置身真实的海洋深处。海中的鱼还是那些种类,大相径庭,尽管场景略有不同,但这里却做到了其他地方都不曾有的人性化——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有去无回,这里的海底隧道是环形设计,游览的终点就是起点,你可以不厌其烦的一次次欣赏那些鱼儿,只要你愿意。这种设计的好处显而易见,香港的海底隧道再参观第二次就要从出口出来再绕回入口重新排队;青岛的海底隧道实实在在省却了这种麻烦,你绝对没有必要再参观一次,除非你已经准备好了另外100元人民币。 尽管我们站在传送带上转了两圈,不过我们在海底世界里度过的时间依然不长,站在花园式的出口处,看着榕树上跳跃攀爬的猴子,看着人行道上悠闲踱步的孔雀,我看到了自然界的和谐。 搭上去海豚表演场地的蓝线,我们继续我们的圣淘沙之旅。到达目的地时上一场的表演刚结束没多久,而下一场则要在一个半小时以后,研究地图后我们决定先去参观地图上并不遥远的鱼尾狮雕像,不过我们好像弄错了坐标,沿着一片细细的沙滩,我们并没有找到新加坡的标志,却发现了亚洲大陆最南端的一座小离岛。 离岛和圣淘沙由一条长长的吊索桥相连,铁索接着绳索固定着木板的桥面,走起来摇摇晃晃,猛地探身就会掉到下面沙滩的样子。岛上除了石头堆砌的大大的SENTOSA的标牌,主要建筑就是两座相连的三层的木质亭子掩映在椰子树丛中。爬上高亭,极目远眺,印度洋的宽阔一览无余!沙滩上三三两两的躺着晒日光浴的外国美眉,我也借机在她们身前留下了我的倩影,媳妇管我这种行径叫阴谋得逞,对此我深表委屈,“窈窕淑女,君子好俅”嘛。 回到海豚表演的场地时间尚早,不过几乎彻夜未眠的困乏和连续舟车劳顿的辛苦让我们迫切需要地方休整,我们买了两杯饮料坐在观众席正中第一排的位置,静候海豚们降临。等候的这段时间我基本上是在不断点头中度过的,媳妇也很累但精神却好了很多,不停的晃动脑袋寻找传说中的粉红色海豚。 粉红色海豚应该是海豚中的白化病患者,它的唇、它的鳍都是粉红色的,但正如通体雪白的狒狒或者虎狮兽一样,他们的这份独特在物以稀为贵的动物界更显珍贵。正式表演其实没有太多新意,大概就是我们常见的顶球、跳跃之类的,或许因为这种海豚太过奇特,它的每一个的动作都会赢得掌声,而最后能与之亲密接触的幸运者也会赢得大家羡慕的眼光——尽管他们大半个身体要泡到水里。 海豚表演结束时已经接近六点,天色将暮,坐着休息了一个小时的我们又有了些前进的动力,赶快出发,奔赴下一个景点——鱼尾狮像。坐红色线来到始发站,进出岛的巴士和轻轨也在此发送。我在仰望,山坡之上,新加坡最大的鱼尾狮像就矗立在面前的山峰上,感谢上苍的是我们发现了水幕电影也很巧合在坐落在站台西侧的海面上,看来我们不会错过岛上任何一处景观喽。 水幕电影一天两场,第一场的时间是晚上7:40,我们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去看望那只可爱的狮子。为了不惊动她,我们从她的身后拾阶而上,鱼尾狮的背后有一条长长的类似龙式样的池子,有创意的是每一段池子喷出的水柱间断性的落在另一段池子里,像一只蟾蜍猛地跳到别处似的,很是好玩。 新加坡适宜的温度和适度造就了这个美丽的花园城市,而美誉是从一簇花一方水慢慢积累的。鱼尾狮像的四周就是这座花园的缩影,到处都是繁花锦簇,每过一个弯甚至每抬眼望一下,都会发现一处景致,媳妇也就自然而然的每走一步就驻足一次,和这片花花世界合影留念,迷人的景色马不停蹄的变换,心甘情愿的为这永恒的女主角充当绿叶。 我们不知不觉地从花的海洋里绕到鱼尾狮像的侧前方,这尊体积最大的新加坡标志就静静的站在我们身后,宁静的注视着远方。这尊鱼尾狮像的确很大,大到连狮口里也能容纳游客;这尊鱼尾狮像也是栩栩如生,每一片鱼鳞都刻画的惟妙惟肖。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拍摄她的可爱和威严,媳妇还首次成功的完成了自拍,把我们和鱼尾狮统统装进屏幕,屏幕上的我们已经没有了疲惫的面容,只是脸有一些些大,大到好像可以和身后的狮子一争高下…… 夜幕刚刚拉上,长长的蓝色烟雾从水面的木质小屋喷出,宣布著名的水幕电影准时开场,古代印加式小屋配上烟雾透露着一份神秘,也注定要开始一段神话故事。开场很长,我不得不关上DV等待正剧开始,直到一群马来族的姑娘小伙子们载歌载舞的进入剧场。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大意是一位小伙子受到海中精灵指示可以用歌声唱出心爱的姑娘,但精灵也不确定一次就会唱出小伙心中所想,于是小伙子接连唱出火神、水神和光神后,终于见到心爱的姑娘。故事中的角色除了马来族的姑娘小伙子们,其余的都是用激光投射到夜幕中,画面背后不同的喷泉造型恰到好处的配合着故事情节,相得益彰。国内几乎每座城市都会有标志性喷泉,但把动画和喷泉结合的如此完美,我还是头一次欣赏。 依依不舍的告别水幕电影,时钟已经越过了八点的界限,尽管游人们又散在圣淘沙的夜色中,为了明天的旅程,我们只好告别这座美丽的小岛,回酒店养精蓄锐。出岛巴士是免费的,把我们送到很大的一个公车点,公车点附近有很多印度人开的小吃铺,但大多都已经打烊了。我们在一位好心而且识路的老大爷的指点下才又回到了M Hotel附近,在路边一位国语很标准的老板的摊位上随便买了些盒饭,7-11里要了两瓶水和当天的华语晚报,我们又绕了好久才摸到酒店大门(黑夜在楼群中根本辨不清方向,而且附近都是高楼也没有歪脖树之类的标志建筑)。 坚持着洗完澡,把自己扔在柔软的床上,来不及回想初到这座花园城市的新奇,我们相继进入梦乡。目睹了都市的繁华,经历了亚热带的风情,也遭受了疲惫的折磨,我们在新加坡的第一天就在这从未住过的豪华房中流走了……
|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92515/1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