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你我擦肩,山色無痕,而我已經走過……桂林。龍勝。陽朔

[游记]你我擦肩,山色無痕,而我已經走過……桂林。龍勝。陽朔

2008-07-16cncn.com

2008.7.5你我初见,却已擦肩——桂林

一个月后,又坐在浦东机场的KFC里候机。来桂林,仓促间出行,仓促得不知道是我选择了它,还是它选择了我。只因某天夜里,想到了一年多前看的《面纱》,一部在漓江拍摄的电影。那时,某人评价影片说:“像是世外桃源上演的一场童话剧,与世无争得让人心酸;但要怀着一颗安定的心去。”我不很明白,却将童话投射到了生活中,痴痴地认定桂林是一颗安定的心的居所。后来,再美的童话也有结局,而我成了一个过客。其实,像我这样的年龄,如果再相信童话,那才叫可怕。当五彩的肥皂泡沫破灭,留下的水渍却成了永远。不安定的毁灭是安定,残酷而不得不欣然接受的否否命题。

或许任何一段旅途都是一条主动亦或是被动选择的道路,如同宿命一般。那天夜里,发了十多条短信问同学们谁有空出行。就这么凑了毕业+待业的三个人:双料博士汪老师、小硕怡和我。加上已经上班的坤哥。

飞机晚点,到桂林时已经半夜1120。机场大巴到火车站不远处。夜幕下的桂林和别的城市并无二样,我们急急忙忙投宿到预订好的青年旅社。

青年旅社叫做“花满楼”啊,应该有个院子或天井栽着满棚满架的花吧?不料,竟在逼仄、曲折、黑黢黢的小巷深处。半夜里绕来绕去,我都有些害怕了。终于见到三角形的logo,和满墙的涂鸦,才稍安心。到了二楼,看到宽大的沙发,满架的杂志,熟悉、温馨、舒适,对了,就是这里。坤哥已经先到了,带我们check in

忙乱、兴奋。2点半好不容易睡下,他们又起床要去吃夜宵。不愿意起来。3点多,他们带米粉回来,把我唤醒。我抬抬眼皮,一秒钟也支持不住……

2008.7.6龙胜梯田。——山色静默,相顾无言

龙胜梯田,奔赴千里的动人邂逅

由于订好900发车全景楼的车子到龙胜各族自治区,720分痛苦地起床。把夜宵当早餐,原来米粉那么好吃!

9点整,赶上车。一路西北。车子渐渐驶离城区,我开始打量沿途的山。北方的山气势巍峨,拔地而起,轰隆隆地奔涌在大地;江南的山低低缓缓,在平原与平原间铺陈,渐渐引领平原往高处走,连绵秀美;而桂林的山由石灰岩所构成,风化侵蚀,秀丽奇瑰,秀而不高,卓而不群,相互独立着,星罗棋布地屹立在田野间。

车行一个多小时,驶上蜿蜒的山路。由于是石灰岩,山体呈片层,好不结实,一路遭遇无数山体滑坡,道路塌陷。土黄色的河水携卷着泥沙、枯枝咆哮而下。车子随着山势时上时下,时而在狭窄崎岖的山路上会车,时而避让横在路中的落石,令我胆战心惊。

2个半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龙胜金坑瑶族大寨。请了瑶族妇女帮忙挑行李。瑶族妇女身穿艳丽的布衣和黑色的裙子,把一辈子的头发都盘在头顶上。我也买一块小头巾。在饭店吃农家饭,味道很好。115,向2号坑全景楼出发。

龙胜的梯田从元朝时开垦,此时远远近近的山头都被郁郁青青的梯田覆盖,气势磅礴。山里间或飘零几滴小雨,间或微微出些太阳,阳光落在水田里,反射出的光照得禾苗更青郁。我和怡轻装上阵,踩着青石路,走走停停,拍拍照,说说笑,走得有声有色。

梯田美景俯首皆是,眼睛应接不暇,快乐地行走,2个小时匆匆,才315山脚下遥望的全景楼已经在眼前。

一路见传统瑶族高脚木屋,两三层高,褐色的原木,底层用作关牲口、堆柴火,楼上住人。全景楼是改良的瑶家木屋,底层作餐厅,二三层住人,清水漆涂成油亮亮的黄色。我们住三楼的标间,90/间,居然还有液晶屏电脑上网。

放置下行李,想爬到山顶一览众山小,4点多出发,不料完全是羊肠小路,我穿着短裤,倒锯杂草割着腿疼,只好知难而退。

失望之余,发现全景楼后一条山泉依势而下,水尤清洌。在水边褪去鞋子,泉水没过脚踝,润润的,圆融的,滑滑地淌过小腿。静静地坐着,望着远处的山,小山如螺,大山如塔,我突然回过神来,我竟已在千里之外的广西。总是这样后知后觉。想了那么久,要来桂林,想到心都起了老茧,感觉不出喜怒,察觉不出冷暖了,心如死灰般安定。突然,空间转换。我该笑笑吧,毕竟我来了。

泉水泡得有些凉了,5点多,走到全景楼前的平台。平台上种了很多艳丽的硕大的花,或许是鸢尾,木槿、雏菊、羊齿或是其它,花开得很野性,叶子暗绿得发亮。一块飞石突出在平台外,横在半空中。我爬上去,俯视七个小山头和一个圆形山体凑成“七星伴月”的胜景;远眺层峦叠嶂,近的山还能辨出线条,远的就朦胧了,糅合在云层里,浅浅淡淡的,像是国画里散在宣纸上的晕染。我抱着膝盖坐着。我开始习惯这样的坐姿,令自己感觉温暖而安全。望着山色,静默相对。是的,我来了,带着安定的心。任何东西都可被替代,爱情,往事,记忆,失望,时间……但我不能无力自拔。

西边的云泛出淡淡的橘黄,6点多,爬上木楼冲凉更衣。6:45下楼吃饭。

龙胜之夜,吴刚捧出桂花酒

店家把桌子摆到平台上,梯田一览无余。竹筒饭、竹筒鸡等,每人要了一小盅桂花酒或米酒。米酒香甜,桂花酒有些烈,小小的口杯,微啜一口,从心口烧到耳边。彩霞西隐,暮色包围过来,店家燃起红灯笼。竹筒饭很香,还伴着肉末等;酒用来尽兴而不纵情,刚刚好。六月初四,月牙弯弯,冰洁,疏朗,沉静。吴刚还能捧出桂花酒么?

怡很怕狗,每有小狗过来讨食,她就“哇”地一叫,“噌”地跳开。通常情况是,小狗被吓得一个踉跄。汪老师说,你看到狗不要逃,要站定,作蹲下拣石头状,来,我给你示范。说着,他起身,对着狗做了一个挑衅的“来来来”招手,然后猛一下蹲。小狗木然地看着他表演,可把我们笑得眼泪水都出来了。

7点吃完饭,上楼。山间的夜凉如水,裹着被子斗地主。我将农民做到底,勤劳也能奔小康;汪老师牌技超群。12点结束牌局。发现胳膊、头颈裸露的皮肤又都泛红了,岭南的紫外线也这么强!

1点睡下,枕着潺潺溪水声,酣睡无语。

2007.7.7龙胜。阳朔。——初识、作别、初识,更迭的漂泊

作别龙胜,天各一方

木屋的隔音效果差,早上720被隔壁的闹钟闹醒。

810下楼吃早饭。甜的玉米饼、煎蛋、酱菜、玉米粥,5.5/人,味道很好。

830吹响集结号,和旅店里的游客一起出门。

今天,要走去风景最好的3号坑,再一路下山。虽然还是看梯田景,但走的却是田间小路,穿行在一个又一个田梯之间。人的力量多伟大,将山开垦作良田,想到海子的《麦地》——月亮知道我,有时比泥土还要累。

山不高,不过1千米,云却绕在半山腰。远处的山峰被白皑皑的云海淹没。阳光偶尔刺破云层,放出一两道光辉,点燃面前那座梯田山顶。我在路边摘了一支灰白色的毛绒绒的草,捏在手里,绒绒的草花随着细碎的步伐跳跃。别人问我是什么草。我虽然知道不是,但仍坚持说是蒹葭,在水一方的草。

瑶族向导带我们去采野黄瓜,1/根,粗粗短短的,用泉水冲了一下,一咬,又脆又甜。

许久没有走这样野趣横生的山间小路,盘桓在一圈一圈的田梯。北面的山没有开垦过,层峦叠翠,碧波似海,远望像是植着一层绒绒的细密的苔藓。

走到3号坑观景台,稍作歇息,拍照留念。苦了两个男生,我和怡总是抱怨他们把腿拍短了,把腰拍粗了。汪老师坏得很,每帮我们拍完一张,就啧啧称奇,摇头晃脑地称赞不已,搞得我们不好意思重拍。

往山下走去。经过瑶家木楼,花公鸡悠哉游哉地在瓜架下踱步,门前种着几棵结着小果子的梨树。偷偷采了一个,果肉有些木,但还甜。

11点多,走到大寨,在昨天的那家饭店午餐。12点吃完饭,到山下1230发车。

2个半小时的车程,昏然而睡。310到了桂林,和同车的游客一起去汽车站坐大巴,奔赴阳朔。

车站边买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啊,个大肉甜核小,2.5/斤。继续赶车,一路无数次停车拉客,到了阳朔已经540

初识阳朔,华灯初上

几年前,听人说“到阳朔去发呆”。那时的我啊,没心没肺的,整日整日地发呆,觉得这样的话有些匪夷所思。现在明白原来发呆和旅行一样都是奢侈的逃避。阳朔究竟是什么样的呐?世外桃源般与世隔绝?纸醉金迷,令人沉迷放纵?

下车,随着大家一起走向西街。阳朔是个被群山包绕的漓江边的小县城。一路找合适的旅馆,看了很多家,最后住在县政府前的夏威夷。房间不大,但一个塌塌米利用了空间。窗外对着一个学校的窗,白色的墙壁反射了阳光到屋内。贪图的是安静。

放好行李,洗去粘粘的汗和泥垢,清清爽爽地出门吃晚饭。

8点多,华灯初上,照得街道暧昧的暖色调。在“谢大姐”吃啤酒鱼。不知是不是桂花酒甚浓,盖过了啤酒花香,虽然味道不错,但我觉得像是红烧鱼。

9点多,吃完饭,去看看西街吧!

这才明白为什么总听人说来“烂”在阳朔,来发呆,来邂逅艳遇。

熙熙攘攘的大街,热闹的小店铺,宣泄着激情的酒吧。露天的酒吧摆放着铺着蓝印花布的桌子,桌上有西餐或螺丝。酒吧里播放着蓝调,酒吧外卖艺者吹奏着葫芦丝。满大街的洋人和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当得起“游人如织”这个词:在相机的记录下,人流在灯光下织出一缕缕轻盈流畅的线条。整条大街,像夜航的灯火华丽的大客船,漂流在沉寂的海洋上,与海以外的世界隔绝。

或西或中,或真实或幻象,这里似乎可以是任何地方,但偏偏不是,因为举头而见的黑黢黢的山明白无误地告诉我,唯有阳朔。

我们从西街头走到尾。想到《色戒》里王佳芝和同学们游车河,我们像是游人河似的。我和怡在小铺子各买了件扎染的小背心,她绿我红。吃一碗芝麻糊,香浓得很。

又逆向走回去,好奇又怯怯地打量一路的酒吧,吵的静的,网上久仰大名的,不知名甚至无名的。太晚了,已经过子夜了,改日再来吧。走到尽头迷失了路。在江边走着,好累好累。

找到回旅馆的路。1点睡下,陌生的环境,睡得很香,连梦境都没有。

2008.7.8 遇龙河。天涯社区。——似曾相识燕归来

遇龙河上漂流,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8点不到醒来,起床给大家买了早饭。男生还没有起床,把早饭挂在他们门口。

等到快10点,大家起床后商量了一下,订好了遇龙河漂流的行程。

11点半,向导小廖来旅馆接我们,到西街头借自行车。一些琐事耽搁, 1215才骑上双人自行车,往城外骑去。

那将会是怎样动人的邂逅!城外群山连绵起伏,层次分明,形状各异。路边的麦田青翠欲滴,风吹过,阳光在麦浪间翻滚。“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此情此景,似曾相识,想了一下,是《面纱》里的某个场景。

1点多,来到了遇龙河边的兴隆寨,停了车。

稍作休息,开始漂啦!

筏工阿牛哥的竹槁轻点岸沿,我们的双人小筏就离弦之箭般划开明镜似的水面,入了山水长卷中。

阿牛哥啊,你家乡的山水好美!遇龙河水深有五米么?水下的石头、水草那么清晰,大概这就是“潭清疑水浅”吧?难道这里的阳光也是绿色的么?就好像南美的影片总是色彩浓烈。看那翠绿的秀丽山峰倒映在绿色的平静的水面上,相映成趣,天地都染成绿的了。

阿牛哥,你筏子撑得真好,冲坝子的时候我不怕。好玩着呐,像是游乐场里的激流勇进。要不,我也来试试撑槁?竹槁好重啊,槁子打了漂,我怎么撑不到底呐?呜呜,好笨手笨脚的我呐……

阿牛哥啊,休要见怪,同行的两个男人像小孩,上筏就打起水仗,连累了我和怡成池鱼,湿了大半身,风一吹,好冷。可把怡冻得瑟瑟发抖,可怜见的掉了眼泪水。两个小男孩偃旗息鼓了,安静地躺在竹榻上。这才见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意境——天地空灵,安静得只有欸乃声声和我们稀疏的谈话。

阿牛哥啊,你山歌唱得好么?河中央竹棚上卖点心的婆婆说:“你们好运气啊,碰到我们遇龙河上山歌唱得最好的师傅,买瓶啤酒给师傅润润嗓子吧!”哈,可巧我们也饿了,顺带买些小鱼、芋头。荔浦芋头原来是紫色的,甜得很。

阿牛哥啊,润完嗓子该唱歌了吧?我们给你鼓掌!屏息听着……猛烈地鼓掌……阿牛哥,我该怎么说呐,惊艳啊,我打小就没有听过这么好听的山歌!朗朗嘹亮的歌声百转千回地缭绕在山间、敲击在河面。有山色河光,有歌声朗朗,足以让我陶醉在遇龙河上,醉得一塌糊涂。

阿牛哥说要下雨了。这才发现太阳不知何时吝啬起光芒,转眼间,黑压压的云沉下来盖在山头。闪电快把山劈成两半,雷像头顶上的铜锣“哐”地砸下来,山水更像水墨画了。来不及细细欣赏,天地就汪洋一片。阿牛哥把筏子靠在水中央的小竹棚上。我瑟瑟地躲在棚下,让我的小宇宙放光吧!快别下了……

雨下了大半小时,小了,我们继续漂。云雾缭绕在半山,仙境一般的地方哟。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阿牛哥说这里的水没有一点污染,讲得我心痒了。阿牛哥说你从离终点1/5的地方游泳吧,免得着凉。我眼巴巴地等啊,等啊……

“到1/5了没?”

“没到。”

“到1/5了没?”

“还没有。”

过了1/4,我就忍不住跳了下去。穿长裤游泳好拘束、累人;没有游泳眼镜,眼睛疼,可心里在唱歌,这下真的融入山水中了!

快到工农桥时上了竹筏。再见了阿牛哥,再见了遇龙河!

小廖帮我们把车运到工农桥。我和怡换了身干衣服,往月亮山骑去。

月亮山是座月牙形的山,时间已经五点半了,我们就远远看看。商量着是不是去百年大榕树,刚骑车到门口,就下了瓢泼大雨。雨稍小,6点多了,回阳朔吧!

在小雨中骑回阳朔。

阳朔的第二夜,作客天涯

回到旅馆,洗澡。8点,出门吃饭,到西街头的红星特快,一家以餐饮为主的酒吧。

红星的食物有中餐也有西餐,墙上贴着似乎文革时的大红五角星,吧台上贴满了各国纸币和车牌——典型的西街风格,中西杂糅。

我们各自点了食物。饿了一天了,吃得干干净净。快9点了,再去西街走走吧。

天下着小雨,仿古的砖木建筑湿得深沉,红或橙色的霓虹灯或灯笼光闪烁跳跃着,打湿的青石板路漫无目的地反着光。

路过天涯社区,像是个客栈的门面,也不很吵。门口有个小弟在拉客,才知道是酒吧。就进去了。

酒吧狭长形的,灯光闪烁迷离。桌上的蜡烛幽幽地燃着,在昏暗的环境里拖曳出长长的光线,如游丝般浮动。周围的人自顾自喝酒、游戏,烟雾弥漫,灯光闪烁,背影、侧影成了影影绰绰的色团。

点了一杯鸡尾酒,忘记了名字,绿色的,漂着一片嫩黄色柠檬。杯口洒着盐,在嘴里的感觉微甜,咽下去,却像一簇火焰在烧。

酒吧驻唱是两个小男生,青春稚嫩的脸孔在灯光剪影下显得线条硬朗,有了驻唱常有的落魄不羁和洒脱。他们弹唱着一些老歌,我有一搭没一搭地跟着哼唱。那首歌叫做《忠孝东路走九遍》。以前,有人告诉我,这首歌的故事是一个男孩与女友分手后,一夜把忠孝东路走了九遍,只因他们常常走过那条街。那个男孩请求动力火车为他写首歌,就有了《忠孝东路走九遍》。他不应该告诉我这个故事的,就像是一个邪恶的宿命咒语。如今,我已经努力想不起曾经和他将哪条街走过九遍。

时间本是条无岸之河,或许从来就不可能把一条街走两遍,如同赫拉克利特关于河的哲学名言。失去了过往,也好,我不必再依从别人的方向,每天脚下的路都是新的。

和大家玩猜骰子,第一次玩,总是输。10点半,玩累了,回去睡觉。

2008.7.9 漓江精华游。印象刘三姐。丁丁地图。——浮生印象

漓江精华游,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上七点多,汪老师就买来早饭。快速起床,收拾好。8点半出门。

汽车站坐车去杨堤,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到了码头,摆渡到对岸,联系好的筏工杨师傅来接。

人说,漂过遇龙河再去漓江精华段是要失望的。可是,到了桂林怎么能不来漓江呐?虽然,大型的客船轰轰隆隆地开过,还在船头烧菜、排污令人厌恶。但漓江的山水比起小家碧玉般的遇龙河来更显大气,水面开阔,山势更瑰丽宏伟。

四人竹筏漂在开阔的江面上,竹筏带有螺旋发动机,但师傅用桨悠悠地划着。沿途经过一些山,船工指着说像鱼像将军,我缺乏想象力也并不太感兴趣。眼前水墨画一般的山,何必附庸俗媚像东像西?它们是造物主的独一无二的作品,或神来至笔,或妙手偶得,或鬼斧神工,仅以自身独特而单纯的姿态静穆伫立,就令人叹为观止。

举头望,静穆的苍山,静静地守着这片碧水,数以千年,俯视着来来往往的各色行人。时间对于山来说是最没有意义的了。千百年间有多少人乘着一叶竹筏漂流而过,是否也同我一样发些思古幽情?

漂过个河滩,满河滩的牛,大牛小牛,黄牛灰牛。船工见我很好奇,就靠岸泊筏。我怯怯地走到牛边上,却不敢靠近。一头小牛比我更好奇,竟走上前来闻闻我,又舔舔我,可把我吓得!原来牛那么温柔!牛、人、山、水、河滩,真是和谐社会啊。

筏子越漂越远,天色有些阴。船工说,我们用发动机吧,前面下雨了。一看,前面的水面果然笼着一层雨雾,而身后的天空还透着阳光。

避避雨,在不远处的村子吃饭。石岩鱼鲜嫩地好似河鳗,山水豆腐酿很清爽。

饭后浓浓睡意袭来,眼皮一点力量都没有,在江面上睡过去。江风醉人,山水醉人,也不知睡了多久,梦里一侧身,差点掉下筏子。再醒来时,轻舟已过万重山,大名鼎鼎的九马画山就在眼前。可憾,竟然把美景都睡没了,漓江的后半段成了梦游。可有这般闲情也不逍遥?

4点,行至兴坪,上岸。20元人民币背面图案就在码头对面,汪老师用心良苦,特地掏出20元让我对照着拍照。

走过兴坪镇,搭车回阳朔。连日来的晚睡早起,大家都有些累,沉默着不说话。5点时,在车上,看到彩虹,无可名状的欣喜。

回到阳朔,在西街的“没有“吃晚饭。

印象刘三姐。光影,印象

7点多汪老师临时决定陪我去看印象刘三姐,同时也噱了怡陪我们一起去。小廖一部摩托车,搭我们两女生,汪老师搭另一部。

三个人一部摩托,开过漓江。夜幕落下,漓江在万家灯火的反衬下更显孤寂。风迎面吹过,摩托车灵巧地穿行在车队间。

因为是临时加票,在门口等到8点多,进场时已经要开始了。脚不点地般穿过一个花园,有小妹领着进去。

天然剧场环于12座山峰之中,灯光打亮远远近近的山为背景,天穹为顶,竹筏搭造水上舞台。一段娓娓唱来的《唱山歌》,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用灯光音乐,烟雾与火讲述着。张艺谋惯用的人海战术和色彩铺陈极为震撼:霎时间满天满地的上千支火把不知从何涌来,远近的江面上满是火光一片,倒映在水里,辨不清虚实。

演员都是当地的村民,或许天生就能歌善舞吧?昨天初闻山歌,惊艳非凡,所以格外喜欢瑶民对歌这段。左边来了一群后生崽,个个精神健壮;右边来了一排桃面女子,青春猎猎,巧笑盈盈,头顶亮闪闪的银饰,你一段我一段地对歌。因为是瑶语,我听不懂,但后生崽唱得俏皮活泼,瑶家女滑音长而明丽,看那神情必定是诉说着些情事,令人充满美好的遐想。

演出不长,70分钟。天微微下了些小雨,我们随着人潮慢慢撤到门口。小廖在等我们。再搭他的宝驹,三人飞驰穿过夜。路过水果铺,买了最好的大红丹荔枝。

阳朔夜夜夜

西街口和坤哥会合。慢慢游人河。

第三夜来西街,已经习惯了这里的喧哗如白昼,习惯了人流如潮,习惯了夜迷离如此。行人穿着 “我爱够了”的汗衫,堂皇过市。“我爱够了”,多奢侈、令人妒忌羡艳的抱怨。我突然开始明白阳朔的美好,直白情感,没有负担的宣泄。

跟随汪老师和坤哥走进丁丁地图,只觉得一个字“乱”。混乱逼仄的空间里,充溢着烟草辛辣的气味和人声的喧嚣。旁边一桌站着几个盛装的女郎,五彩的妆容,披散海藻般的长发,随着舞曲妖娆摆动。

酒吧女穿着三点在台上跳艳舞,灯光闪烁,她猛烈地摇晃着头,舞动着肢体,乱蓬蓬的头发在空中甩荡。嶙峋的身材,要折断似的小蛮腰,肋间隙显得格外触目。我痴痴地看着她。我得承认,跳得很美艳,因为太瘦,也不觉得色情。台下的人被她带动起来,逐渐涌入舞池。

不似昨日,两个男人对玩骰子意兴阑珊,心不在焉。

他们有他们的快乐,在这里隐匿真实情绪,甚至是名字,宣泄释放情感。也很好。只是我不喜欢。

我不喜欢这样的环境。太吵,甚至听不到自己讲话;太昏暗,灯光闪烁,每个人的动作仿佛是慢放的电影胶卷,一格一格,不连贯地间隔移行。

我不喜欢酒。酒渗透在身体里,变成温暖,从每个毛孔蒸发出,会留下长久长久的寒冷。

我不喜欢酒吧的艳遇。它们好似从故土里挖出的彩帛,流光溢彩,被暴露在日光之后不到一分钟,彩帛迅速转黑腐烂,化作飞絮,飘散。这些只能幽闭在黑暗中的爱情。

我望着舞池中的人们,灯光炫目,恍惚间,脑海中蒙太奇般切换着《通天塔》里那个失聪的女孩在舞池中的画面。我笑笑,觉得自己同她一样,对纷乱世界迟钝不解,却要不断适应迎合着。

一切很美好,只是我不喜欢。他们跳了一会儿舞,快过子夜了。回去吧。

近2点才睡下。

2008.7.10 阳朔的早晨

小马的天。我会发着呆,让我忘记你,接着紧紧闭上眼——Jay《轨迹》

一觉醒来9:20了。

收拾一下,10:30退了房。寄好包,和怡去的“小马的天”吃早饭。

早晨,人群散后清冷的西街,旧痕历历、斑驳的墙,关闭的酒巴大门,散淡的阳光温柔地撒在门外空座的椅桌上。我更喜欢这样的西街,繁华落尽后的真淳,喧哗散尽后的冷清。

早在上海就从网上觊觎 “小马的天”的红沙发。西街酒吧的早饭从开门一直供应到打烊。坐在露台上,要一份法式套餐,吃得很饱。

一杯暖暖的咖啡放在桌角,给朋友们写明信片。一套明信片有10张,突然一阵恍惚,不知寄给谁。抬头看露台外过往的行人,行色匆匆的,悠哉游哉的,三三两两出现在桥头,又溜出视线。咖啡杯口升腾的热气一丝丝飘散,连带着一分一秒的时光在眼前飘过。

速度不很快,却根本不会停,回过神来却发现仅仅是刚才,却要用过去式形容。想想也没有用多少时间,却已经把温暖的咖啡变成苦涩的凉水。

总是这样,不经意间流逝,从不回头,时间、青春、过往……咖啡杯在杯碟上印下一个褐色的圈圈。蘸了咖啡涂在邮票的背面,贴在明信片上。你能闻到咖啡的醇香和过往岁月甜甜的味道么?

小马家的摆设都是我极喜欢的,和怡从露台一头拍照到另一头。

1点在西街上采购了土特产。2点回旅馆取包,1个半小时的汽车回到桂林。

桂林在旅行者的眼里成了鸡肋。去“上下久”吃了一份肠粉和双皮奶。拎着大包小包,水果、米粉,在开车前的10分钟赶到车上。先到的汪老师看着我俩满脸通红,匆匆忙忙的样子直摇头。

火车在17:10驶离桂林站。

2008.7.10 2008.7.11 桂林北-上海南,火车。时空隧道。

23个小时的火车是预留给我写游记用的。但是,却一字未落。

曾经,我像个行者,背着大包,坐通宵的硬座,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整夜整夜写游记,害怕忘记旅途的点点滴滴。

其实,写游记和拍照片一样,都将会是一些扭曲的记忆。再美再写实详尽的记录,都无法复制或转述当时的感受。怡说,没有关系,瞬间总是被另一些瞬间勾起。

虽然,来去匆匆,妨若擦肩而过,山水无痕,但我已经走过。我会记得。桂林。龙胜。阳朔。


(回程火车上的农夫山泉)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92803/24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