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美丽的丽江

[游记]美丽的丽江

2008-07-31cncn.com


  漫步在花红柳绿的古城小巷,看着清清的河水波澜不惊,心情如初春三月的阳光般明媚动人。
  想到陶渊明写的桃花源,放眼一看,想起初春时河堤里怒放的桃花,感觉我们古城的小河亦有此种味道。从初春里的花间散步到盛夏时节的凉风习习,再从深秋里的风卷落叶到隆冬时节的雪花翻飞,在古城品味着春秋四季的美景,一种浪漫温馨在回忆中漫延开来。
  而记忆中最值得回味的是古城里的小鱼儿,这些无颜六色的小精灵,曾经寄居在古城的屋沿下,在弄堂开井里寻寻觅觅,每当游客看到这些小鱼儿时都露出慈爱的笑容。而河堤间的小鱼儿好象并不在河里觅食,它们在河床间游来游去,充满着青春活力,象一片会飞的树叶,有里一群冲天而起,那起飞的架式活象一队出征的“轰炸机”。
  我非常喜欢麻雀,更喜欢他们掉落下来的声音,扑,然后是一种捕获的狂喜,不管草有多高,树有多密,我象麻雀一样在地上寻寻觅觅,把他们提在手里,就象获胜的将军,拿着我的战利品。
  卡,可恶的脑袋,写着写着就拐弯了。
  言而总之,总而言这,河堤上的麻雀味道还是不错的。
  喜欢散漫文章的朋友请跟贴写写古城的风景名胜。
  
进入古城木府,犹如进入了一座古老的历史画卷,喜欢收藏古董的人只知道在地摊上溜溜转转,不知道就在我们身边,一座座巨形的古董,开门老货,正无声的摆放。
  一座座古老的碑亭,一面面精美的彩绘,如童话般的屋脊龙子,还有那背驼千年古碑的老龟坐骑。
  那苍苍老树,爬满的历史巨蟒的树身昭示着古老的沧桑。那微俯的身躯告诉我们爷爷的爷爷曾经在这里进进出出,累了时就靠在它的背上暂作喘息,一个个华衣族裔迈着四方小步从树荫中走过。也许曾有哭泣的侍女靠在它身旁倾诉谁也不知道的秘密。老树啊老树,多少年了,你不站在这里,看着人世沧桑,看着这些“文明古迹”
  我最喜欢的是大殿,穿过杏坛,眼前便是一种蔚为状观的开阔,龙柱是偶的最爱,一条条飞龙盘在一根根大柱上,怒目圆睁。曾经在深山中沉寂千年的它,只在此地,才显示出巨石心中的高志,才使它化身为龙,同样的千年它没有沉默,他成了达官贵人的礼赞,成了万世巨人的象征。
  回首看木府,一扇扇门,一堵堵墙和一棵棵千年古树,碧草如织,墙角的青苔昭示着年代的久远,剥落的斑痕倾诉着历史的轻痕。

我最喜爱的,还是古城的小巷。
从小到大,无数次穿梭其中。是小时候游戏的乐园,是恋爱时倾诉的地点,是成人后生息的乐土,也必将是年老时津津乐道、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是陋巷街,“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是阙里街,考棚街见证了多少古往今来学子的艰辛与荣耀,稻香街的居民,只怕梦里依然会有百里香稻的波涛,四方街、新大街、七一街……哪一条街没有典故,没有一段绵长的、理不清剪不断的历史渊源?
外地朋友来古城,我都会耐心的介绍,感叹古城这小小的弹丸之地,竟承载了如此厚重的历史。闲暇时,我更喜欢带着孩子,慢慢探寻这些断壁残桓,看曾经的雕梁画栋、石刻碑坊,在岁月中洗净铅华,与质朴的居民为邻,焕发出别一样的风采。
古城总是这样,不算起眼,看起来漫不经心,细细追究下去,却有深藏不漏的惊喜。是大智若愚,也是思想深刻到极致后的平静。
从小喜欢雪,自然也就喜欢雪山。多年来,雪山这个精灵总是时不时地拨动着我的心弦。然而,人世间很多东西并不是你喜欢就可以轻松地去拥有的,工作的压力、生活的重荷似乎总在羁绊着人们前行的脚步,要想潇洒地扔下它们一走天涯谈何容易?因此,对雪山,很长的时间里,我只能拥有一种虔诚的景仰与真心怀想,而悠悠的酸楚泛起,只好无奈地任其相伴我的灵魂。

听说我喜欢雪山,朋友送我一本新出的《历险西藏》,说,会有机会的。“是的,会有机会的”,我也不时地这样安慰着自己。我将书置于枕边,一任它占据着本不属于它的位置,每天睡觉前无一例外地都要拿起来翻翻。断断续续地不知读了多少遍,也不知多少次被朋友四次徒步西藏的壮行所震撼,更不知多少次为书中关于雪域高原的壮美风景所迷醉,以至于常常在眼皮支撑不住时,抱着西藏和雪山就进入了梦乡。半夜醒来,看到台灯没关、被子散乱于侧的狼狈样,我不禁为自己感动。

七月流火时节,我终于来到了雪山的身边,终于有机会与雪山亲密接触,此时此刻的心情不知怎样描述,只知道,刚刚踏上丽江坝子的土地,心就奔它而去了。“郡北无双岳,南滇第一峰。四时光皎洁,万古势龙从。绝顶星河转,危巅日月通。寒威千里望,玉立雪山崇。”这是明代丽江第八代土知府木公土司题写的关于玉龙雪山的诗句,诗中所吟颂的玉龙雪山是那样的雄奇壮丽、气度不凡,怎会不勾魂摄魄呢?

到达丽江的这天,阴天多云,显然不是一个探访雪山的好天气。本想建议导游改变行程,但终究还是没有能够抵挡住雪山的诱惑,胡乱地吃了点东西,就急不可待地随大伙登上了旅游车。途中,导游极尽精彩地给我们演绎了雪山的神奇与美丽,一时间让我沉浸在无限的遐想之中。我反复提醒自己,一定要好好地用镜头记录雪山,捕捉它的每一个精彩瞬间,让它的美丽相伴我一生。记得导游曾不无艺术地说过:山上多变的气候使雪山变得十分神秘,很多游客来丽江多次都没能看到雪山。纳西族人有句俗语说“贵人到,雪山笑”,在座的各位都是远方来的贵人,相信雪山一定会露出灿烂的笑容来迎接大家的。听了导游的话,心情真的很复杂。我知道导游是想让我们有点思想准备,但此时,我宁愿相信我们就是“贵人”,根本不会也不敢去想另外的一种可能。

玉龙雪山离古城很近,只有约15公里路程,车行半小时左右,我们便来到了云杉坪索道站,据说,云杉坪是看雪山的最佳处,各家旅行社推介的玉龙雪山观赏点一般都是这里。下车后,但见各式各样的车辆挤满了停车场,而索道站也排起了弯弯曲曲的长龙,一派热闹景象。看来,雪山的确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即使是这样的天气,也不乏像我们一样祈望奇迹出现的人们。

游人很多,原以为要排很久的队,但索道运行速度较快,所以,大约半小时后,我们就坐上了往云杉坪的缆车。上了缆车才发现,与其说是缆车,倒不如说是高山吊椅更确切,因为,它与我们在很多公园里见到的“吊椅”十分相似,也是全敞开的,同样不能遮风蔽雨,显得有些简陋。或许正因如此,索道费相对便宜,每人只需40元。每个“吊椅”可供两人乘坐,非常适合热恋中的情侣,若是三口之家,则就需要暂时的分别了。有意思的是,坐在“吊椅”上面,会有一种高山荡秋千的感觉,这可能是许多游客所没有想到的,也算是一种意外的收获吧。

下了缆车往上走,踏着木栈道穿越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视野豁然开朗,一派天然高山草甸风光尽收眼底,只见宽约二百米、长约三百多米的草甸芳草萋萋,绿意盎然,草甸的四周被高大的云杉严严实实地包裹着,蓊蓊郁郁的云杉像是为草甸镶了一道绿色的裙边,不用说,这就是云杉坪了。



云杉坪,又名“情死之地”,海拔3240米,是纳西族人心中的圣洁之地。传说,从这里可通往“玉龙第三国”。据东巴经记载,“玉龙第三国”里“有穿不完的绫罗绸缎,吃不完的鲜果珍品,喝不完的美酒甜奶,用不完的金沙银团,火红斑虎当乘骑,银角花鹿来耕耘,宽耳狐狸做猎犬,花尾锦鸡来报晓”。很久以前,“玉龙第三国”是纳西人的理想天国,曾吸引了不少纳西族青年男女,当他们的爱情无法冲破世俗的束缚时,为了追求自由和幸福,就来到云杉坪双双殉情。他们认为,在云杉坪殉情可摆脱世间烦恼,升入理想的爱情国度。如今,殉情之俗早已成为过去,但当我身处这片圣洁的土地,想起纳西人的这些故事,还是有一种凄婉的感觉。

我静静地伫立在木栈道上举目四望,目光所及,除了这绿茵茵的草甸就是一排排高大、整齐、茂密、壮美的云杉林了。一棵棵云杉笔直挺拔,高达二三十米,粗壮得两三人才能合抱。在云雾的笼罩下,它们显得那样的苍青,又是那样的迷离。一年前曾来过这里的F告诉我,雪山就在云杉的后面,在云杉的映衬下,呈现一种灰白的色彩,但我只能看见云杉,而云杉后面却是云蒸雾涌,一片朦胧。

雪山就在面前,但它却似乎离我是那样的遥远,我分明听得见它的呼吸,却怎么也看不到它的尊容。心里一遍遍地呼唤:雪山啊,你就动动恻隐之心吧,哪怕只现一颦一笑我也就一慰心灵了。然而,雪山无语,一任我纵情地呼唤。

看不到雪山是我所没有思想准备的。想当初,听说单位要组织丽江之行,我自告奋勇参与策划,借着这一便利,在与旅行社商谈旅游线路时,带有私心地将玉龙雪山塞进了行程。自认终于可以一偿夙愿了,于是像小孩子盼望过年一样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未曾想,千里迢迢来到它的身边,却是这样的结果。刹那间,一种想哭的感觉涌上心头,失望的心比浸在白水河里还要凉。

不知什么时候天空下起了雨,我站在雨中久久不愿离去。我不明白也想不通,如此拨动无数人心灵之弦的雪山,难道就是这般的迷朦与凄寒?然而,现实就是这样。逆时针绕着草甸默默地缓缓前行,就像在为我此时的心默哀。

一个小时后,带着失望悻悻地登上了下山的缆车,此时的我,心中空落落的,如同失去了一件多年珍藏的宝物。

从云杉坪索道站下来,拐一个弯就是白水河。白水河是玉龙雪山的雪融化后流下来形成的一条水系,因河底遍布白色的石头而得名。听导游说,依照纳西族人的风俗,小伙子若想得到心上人的芳心,须赤脚在白水河中站立十分钟接受考验,想必水温特别的低。在这里,你花上十块钱,就可骑上牦牛在白水河中留个影。汽车在白水桥边停下后,同行的游伴纷纷抢着去和白水河照相,我却了无兴致,下车呆了几分钟就一个人回到了车上。游伴们还在兴奋地骑着牦牛照着相,我却感到莫名的惆怅,翻看刚刚拍的一张PP,陡然吃惊地发现,本来晶莹灵动的白水河竟被我拍得十分呆板。我不禁嗟叹:镜头记录的哪里是白水河,分明就是我心情的写照啊!



离开白水河,向北行驶约25公里,便来到了甘海子。甘海子是一个天然草甸牧场,地势相对平缓,辽阔的草甸中间盛开着望不到边的绛紫色的花,给绿色的草甸增添了无限的光彩;草甸四周稀疏地散落着一棵棵低矮的松树,在草木的掩映中,一只只牦牛或隐或现,呈现出一派高原牧场风光。本来,这里也是一个观赏雪山的好地方,是张谋子执导的《印象丽江·雪山篇》的主景地,可是,眼前这没有了雪山作背景的甘海子自然也就逊色三分了。

我们在这里大约停留了20分钟,看到天好像要黑了,就赶紧驱车回古城,住进了丽江樱花客栈。

回古城的路上,我耿耿于怀地向导游说起了我的遗憾,导游说,雪山上天气变幻莫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八十天左右以真面目示人。听导游这么一说,我似乎明白了“贵人到,雪山笑”的真正含义。不知是出于本能的自我心理调适,还是真的想通了,我突然有了这样的一种想法:也许雪山也需要休息,因为它实在太累了,不仅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迎候八方来客,还要不断地为白水河为长江注入水源,滋润它所挚爱着的这块土地,造福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如果真是这样,我们有什么好责怪的呢?这样想开来,我的心里顿时好过多了。

回到古城后,丽江樱花客栈的老板告诉我,在丽江古城就能看到玉龙雪山,不禁又燃起了一丝希望,心想,不能近观,若能远眺也行。于是,走在丽江古城的街道上,时不时地就会往雪山的方向望上一眼,冀望于不经意间能看到雪山露出尊容的那美丽瞬间。然而,直到几天后我们登上离开丽江的旅游大巴,玉龙雪山也未曾片刻撩开它神秘的面纱。

看不到雪山注定要成为我此次丽江之行的一大缺憾了。登上返程的汽车时,我在心里对雪山说:望眼欲穿而又无从告别的雪山啊,我还会再回来的。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93870/19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