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安5日之碑林,大学习巷清真寺(20080721-25 |
[游记]西安5日之碑林,大学习巷清真寺(20080721-25 |
| 2008-08-01cncn.com |
20070725今天是西安游的最后一天,主要是游览锦江之星周围的几个地方。早晨六点出发了,从骡马市走到鼓楼。清晨的钟鼓楼很安静,没有我望着钟鼓楼,钟鼓楼上的人望着我的场景。穿过鼓楼门洞来到回坊,有两个爷爷正在给一个小孩儿说鼓楼牌匾的事儿。一个说原来鼓楼的牌匾就是他年轻的时候爬上去摘下来的,上面的字是什么隶书的,摘下来后还得到了当时领导的表扬,很得意的说着自己的往事。另外一个说,现在的牌匾是后来制作的,字也不是隶书了,原来的那个古董牌匾已经变了柴。哈哈,那个小孩儿可能什么也没听懂,只是充当了老爷爷的粉丝。 向回民街的胡辣汤进发了,但是回民街这个时候大多数的店没有开门。走到后面的大皮院,看到一家老马家胡辣汤,人气很旺,进去要了一碗胡辣汤,一个馍。又是一个超级大碗到了面前,胡辣汤里有牛肉丸,胡萝卜,香菜,白萝卜,反正内容还挺多,汤很浓上面撒上了一大勺辣子。左右的人拿着汤,直接把馍掰小放进汤里,泡着吃,听书胡辣汤是回民的主要早餐。先尝了尝汤,很浓很咸,要蹲在街边就着馍吃,那真是陕西十大怪了。 早就听说大学习巷清真寺是郑和下西洋的翻译官的官邸。从大皮院走过去,没几分钟就到了,从大门看这个清真寺和其他清真寺就完全不同,没有屋顶那三个浑圆的顶。进去一看,完全就是宫殿的缩小版。寺内很安静,靠近大门,左右各一个碑亭,好像是某个皇帝赐予的。碑亭旁边又是几个碑,下面有那个出名的乌龟托着。碑后是花园,不知名的大树,开满了小黄花,花瓣洒满地,石榴树已经结了很多石榴果,还有很多石榴花对着你笑。过了花园就是大殿了,蓝色的屋顶上月亮,星星的标志不能少,殿上的门窗全部有竹席遮掩,非穆斯林不能上去的。殿前是一块空地,有很多盆景,也有很多教义,两侧的石墙上布满了石雕,花花草草的还很好看。这是一个充满了中国文化的清真寺,如果不是房顶的新月,不会把它当成清真寺。 回锦江之星退房准备去碑林,碑林在南门,从锦江之星走3分钟即到。外面有两颗古树,大概年岁太大了,全身都松垮,全靠身上的铁皮缠绕着。古树之间的墙面上刻着孔庙,原来碑林以往是拜孔子的。红色的大门出现,碑林到了,握着半票进门,先安检,再拿一张碑林的介绍。看看介绍,原来碑林并非现在是存放碑刻的,从X朝代起就开始收集碑刻存放在这里了。踏入景区,左边一只西夏马,右边一个国宝钟。咦,西夏马这里怎么这么多人,先看看,马是残了点儿,但还算高头大马,说的是西夏唯一的一匹马留到了现在。国宝钟一看就是重量级的东西,悬挂在厅中,使劲敲,动也不动。往里面走,经过了7,8个碑亭,几乎都锁着。走完这几个亭,著名的石孝经碑刻就在面前了,着块碑是这里的巨无霸,是几块巨石组成,黑黝黝的,上面的字太多,而且大多是简体字,居然大部分可以看懂。再往里面,就是7个按年代安排的展厅了。印象深的是“肚痛贴”,大概意思是按照怎样怎样的方法,肚子就不痛了。王羲之的书法碑刻,我不懂书法,只是看起来写的比较顺,好像没有错别字。颜真卿有名吧,这里有他从大到老写的碑帖,感觉只有一个,字越写越大。后面的一个展室还有现场拓印的,有几块碑正在挨打,打完了被蒙上一层宣纸,接着再挨打,然后就拓好了。价格很贵,没见一个人出手。 昭陵六骏是碑林的镇馆之宝,在石刻馆。一进石刻馆,六骏就在眼前。左边三副是碎块拼凑的,右边三副中两幅完整,一副也是碎块拼凑的。完整的两幅是仿制品,原件在美国的一个大学里。其余四副是偷盗出国时,打碎了好运输,追回来后拼接起来的。这几匹马都是膘肥体壮的,大都是飞奔状。六匹马都是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的,大都中箭OVER了。石刻馆还有很多石刻动物,由一个大犀牛,越南进贡的,这个品种已经灭绝,现在只有这个石头犀牛可以作为参考。还有一对巨大的貔貅,这两个个只进不出的招财宝,喜欢发财的GGMM可要多抱抱。石刻馆外面是一批拴马桩,那些刻着猴子,猪,羊的拴马桩都是穷人家的,那种刻着人俑的才是大户人家的,大家摸的时候要选对啊。 时间过得真快,该回家了。在去机场大巴的路上买了几个肉夹馍,离开西安的一点纪念。西安挺好,会再来的。 |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94017/18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