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水杉王.关庙.鱼木寨

[游记]水杉王.关庙.鱼木寨

2008-09-25cncn.com
谋道,古磨刀溪。这个具有东方神秘色彩的地方,每一座山、每一座寨、每一条溪、每一栋古建筑,都幽幽飘出许多浓浓乡俗味的传说。
在屏围的山色水光里,一棵高大挺拔、气势雄浑的古、大、稀、母水杉王巨人般站立在名曰磨刀溪的小溪边。1941年冬,民国中央大学干铎教授在谋道集镇凤凰山旁青龙山嘴首先发现该孑遗植物1948年经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胡先骕、中央大学森林系郑万钧两教授鉴定为水杉,
(水杉:系杉科水杉属,落叶乔木,起源于白垩纪后期距今约一亿年的北极圈附近,后广布于北纬35度以北地区。第四纪冰川后,各地水杉树种相继灭绝)并撰写《水杉新科及生存之水杉新种》论文,推翻了“水杉早已灭绝”的定论。在世界植物学界引起强烈轰动,被誉为“最近一个世纪以来,植物学界最重要的发现”。因而,水杉王被世界植物界誉为“活化石”、“天下第一杉”,从此,石破天惊,中外许多植物学家和新闻工作者纷至沓来,谁都想先睹为快,探求历史遗存的神秘原貌。一九五六年以后,水杉引种栽培,从大半个中国逐步发展到欧、亚、美等州70多个国家。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送给他的礼物是水杉树种子,尼克松把他心爱的游艇命名为“水杉号”,1978年,尼泊尔首相访华,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把两株水杉苗赠送给尼泊尔皇家植物园。水杉树种子、种苗飘洋过海,传播友谊,成了我国最高领导人与外国元首友谊的象征,而今遍布世界各地。小平同志南巡,在深圳参观仙湖植物园时,说的就是谋道这棵水杉王,因而水杉王又是成了——“小平说的那棵树” 。
岁月流逝,杉王旁集镇迅速扩张,烟火也日趋逼近,这棵享誉世界的珍贵“国宝”,境遇却并不乐观,这里香火极盛,燃放鞭炮、香、腊、纸、蜡后留下的残渣,烧焦的根及横七竖八乱挂的红彩,看上去却是那么的不协调。人们为什么对这棵树如此神秘?原来解放前树旁曾有一座庙,树根缝隙里有一石菩萨,过路人烧香拜佛,祷求神灵保佑平安,后树根合拢,石菩萨被包在里面,几十年来,学生升学、出门做生意和得了病的人到这里面许愿、还愿,以致披红挂彩、香火不断。最近欣闻政府已拨专款保护,相信展现在世人前的,将是“天下第一杉”的风彩。
杉王旁有一条小溪,名曰“ 磨刀溪”。三国时五虎上将关羽路经此地在小溪边磨刀而得名。传说关羽磨刀的那块石头,每逢要下雨,石头上就翻着象磨刀一样的石浆,磨刀溪人遵奉关羽,认为是关羽显圣,后在溪边建关庙,纪念这位蜀国上将。解放初期,关庙改撤建学校,文革时期成了食品所,许多文物古迹被毁,只有门前一只约两吨重、形象逼真的石狮,睁着一双大眼睛,注视着南来北往的行人。石狮原是一对,另一只文革期间有人将其打烂,锤成了碎石。庙里还有一个大石香钵,却被遵奉关羽的后人们用来当洗衣盆。在溪边还清晰可见,古庙改建后的边墙下,压着一幅盈联:“大丈夫磨刀垂宇宙,士君子谋道贯古今”,这是19 05年四川总督赵尔丰路过磨刀溪为关庙所作。另一幅赵尔丰专为磨刀溪人题的“既磨刀尚武,应谋道修文”不知是撤庙时被毁,或是埋在地下,我问过集镇的几位老者,他们也不知道。磨刀溪清为四川万县郭里大十甲,民国时设谋道乡,1950年为万县罗田区谋道乡,1955年5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将太平区的水田、大村、青龙、石家四乡划归四川万县,同年1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四川万县的谋道、大兴、百胜三乡划归湖北利川,建立谋道区,随后进行行政区调整,太平并入谋道。今谋道被湖北省列为全省25个重点口子镇之一,不仅因其处在“318”国道上是鄂西入渝东的咽喉必经之地,还因这里是著名的“水杉之乡”、“黄连之乡”、“龙船调的故乡”。川楚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巴蜀文化。
到过云阳的人,都知道那里有张爷庙,云阳人为纪念蜀国大将张飞所修,建筑风格和规模据说与关庙差不多,张爷庙至今仍完好的保留了下来。我想,若关庙不毁,一定会招来许多的游人,更多的人会了解谋道的历史、谋道的昨天。
磨刀溪西边有一土家族古寨,名曰“鱼木寨”,该寨明初属龙阳峒土司,后归附石柱土司,万历14年编籍万县,1955年划归利川。该寨为一群山中之突兀山寨,四面悬崖如削,寨上林木葱茏,远看似一尾巨鱼遨游于云海之中,寨门处用巨石修成的门楼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仅一宽约2米的石板古道可入寨门,两面万丈悬崖、奇险非常,寨楼内右墙嵌碑文一通,记叙了为防白莲教兴建寨楼始末,字迹清晰,保存完好。鱼木寨人清代前几乎全为穴居,现存居住、织布、榨油、铸币崖穴多处。鱼木寨是典型的土家族古寨。寨里丰蕴的土家族青石文化,任凭风雨,默默秘藏。也许是地域的偏僻,群山的雾锁,这个千年古寨藏在深闰人未识。寨前有两道关:一是南浦雄关,一是铜锣关。两关《地理志·关隘》均有记载。南浦雄关(原名软耳箐,今软耳嵌或雕上丫口)是鄂西出渝东的一道险关,修“318”国道改线路时,“南浦雄关”四个大字才在雕上丫口消失。入关进谋道镇的第一个村叫南浦村,来历我不用多说。铜锣关紧靠鱼木寨,对面有一石岩象一面巨大的铜锣,一根石柱柱酷似锣槌,铜锣关处则有一大石鼓,当地童谣:“铜锣对石鼓,银子五万五,有人识得破,买下重庆府”,我不知其意,想必其中必有奥秘。“峰回路转古隘关,绝壁千尺古松悬,铜锣石鼓声尤在,女儿百仗凝凯旋”,不知是那位诗人所作,女儿百仗后却在百丈沟上永远地屹立,再也没有回来。
鱼木寨四周悬崖峭壁,两道寨 门一关,仿佛与世隔绝,寨上土家吊脚楼式的建筑风格和纯朴的山寨民风,以及较好保存的一座座明清时期规模宏大、工艺精湛的古墓群和积淀深厚的古青石文化,与山水田园自然融合,古朴淡雅。鱼木寨人的祖先投入巨大虔诚营造的这方小天地,给原始的村庄以精致,给宣嚣的人世以宁静,给向往的内心以寄托,给延续的生命以灵机。漫步鱼木寨,仿佛步入艺术殿堂,溶进浓浓的古青石文化氛围中。屹立寨颈城堡式的古炮楼,那古墓上精致的图文,巧夺天工,栩栩如生的匾联、浮雕,刻在青石板上的“训子篇” 凿在悬崖上的古栈道,还有古城墙、石磨、石缸、石桌、石凳、石盆、石碾、石瓢、石路……,无一不是青石与鱼木寨人完美的结合。
没有史志记载磨刀溪的过去,因为其前身属南浦县管辖、据说南浦县城同许多有文字记载的东西被火烧尽了,谋道的历史无法考证,只有墓碑上、青石上能够说明一些,磨刀溪人曾经创造过文明,怎样去保留文明,创造更辉煌、永具魅力的现代文明,我不禁遐想… …


(鱼木寨)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98197/19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