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走过的埃及 3 |
[游记]我走过的埃及 3 |
2008-09-25cncn.com |
书接上文 一觉睡到自然醒,窗外繁星点点,只有路灯的光亮。一看表,才两点半。在床上挣扎了一会,旅店的人来敲门了。 穿戴整齐,下到Lobby,还有几个住在这里的老外也报了这个团。旅馆准备了的早餐让我们路上吃。很简单,一个纸盒子里面装着几块面包,果酱和一个白煮蛋。大家坐下来,边吃边聊。有一个美国大哥,一个墨西哥大哥,一位澳大利亚小姐,一对比利时情侣。大概三点钟,接我们的车到了。大家抹抹嘴,鱼贯而入。我们报的是长团,真个行程含abu 小巴还要去其他hotel接人。本就不大的小巴又陆续挤上三个日本人,一个美国女生,一个德国大哥,最后还有三个来自台湾的女生。其中一个很漂亮啊。怎么形容呢?就是我见犹怜啊。通俗点就是我看了流口水啊。我们都是一家人啊。我赶快发挥语言的优势,迅速和三个亲人打成一片,一车人也渐渐熟悉了。大家聊起了在埃及的旅游经历。美国人真是够外向的。简直是自来熟,一路说个不停。墨西哥人更是热情,南美人的奔放用欢笑驱散了我们的困倦。三个台湾女生叽叽喳喳的,欧洲来的三位相比就沉默多了,从不主动发表意见,但是被问到时会用很有礼貌的语调回答。三个日本小哥可以用死寂来形容了,上车后就一言不发,过了一会就见周公了。能见到世界各地的人,参加当地的tour乐大了。 车停在路边等待要护送我们的警车。在埃及南部的旅行,大多时候都要警车护送的。原因据说是在97年Luxor发生了对外国游客的恐怖袭击。大概快四点了,车队终于出发了,据警察说这天整个车队大概有20多辆。在小巴的颠簸中,一车人慢慢静了下来,睡着了,当然司机除外。 迷迷糊糊的睁开眼,小巴飞驰在高速公路上,道路的两侧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黄沙,黄沙中偶尔会看见几块被风沙侵蚀成的怪石,还有不知遗弃了多久的汽车,高高的输电线架在铁塔上。远处的黄沙尽头,露出了一点金色的光芒,整个沙漠被涂上了一层金。沙漠中的日出很壮贯,只可惜,身边的人东到西歪的,我没法把这个奇观照下来。车队经过路边的岗哨,可不是高速收费站。里面的站岗的士兵手握钢枪,注视着我们。我隔着窗户他们挥了挥手,没想到,他们竟然放下枪,也向我挥手致意,好亲民啊。 开了大概三个半小时,总算在沙漠中看到了一个村庄。Abu simbel到了。小巴躲过路上一辆辆驴车,最后停在一片空地上,yala yala.司机像赶牲口一样招呼我们下车。大家揉了揉朦胧的睡眼,下车。 车队中其他车大部是旅行团的大巴。一时间大队人马把售票处记得满满当当。学生票是35磅,靠,还搭售了导游讲解8磅,不买还不行,还要再交5磅的local 顺着人流走下土坡,四个的拉美西斯大帝巨像出现在我面前,左二这个俩面部被损毁了。这可是埃及的标志建筑,无数的埃及纪录片都会出现过。 旅行团的人们成群聚集在大庙口,听导游们讲解神庙的故事。根据LP的指点,踩着碎石,先走到小庙,果然这里空荡。向门口的看门大爷打了个招呼,被告知不能拍照。整个神庙屋顶很高,高大的墙壁和石柱上面雕刻着壁画,讲述着法老与王后的爱情故事。很难想象一个拥有20多个老婆,90多个子女的法老,竟然对这个皇后这样痴情。整个小庙里面静悄悄的,阳光从入口处透射进来,照在壁画上面。一个人漫步在长廊和石柱中间,畅想在3000多年前这座神庙刚建成时的样子。遇到了同车来的美国女孩,我们在门口互相帮忙照了些到此一游的照片。 大庙这边人山人海。闪光灯闪个不停,各国游客在门口四尊巨像脚下摆出千般造型。走进神庙,里面的壁画都是描绘拉美西斯东征西讨的场景。尤其是那场著名的kedesh之战。这是法老最爱讲的故事,也是古埃及人最爱听的传奇。有意思的是,关于这场战争的结果,有两个版本,大家都能猜到他们的不同。比结果更著名的是这场战争后,诞生了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和平条约。神庙尽头的一间屋内,拉美西斯和thebes三神坐在一起,四个人不分彼此,派头都一样。这造神运动真是厉害啊!据说当年该神庙没有动迁时,每年固定的一个时候,阳光总会从神庙入口直射进来,照在拉美西斯脸上。古埃及人的天文知识真 强啊。没知识的我,很快就出来了。在神庙门前的空地一通狂拍,看看集合的时间快到了,赶快走了。 回到停车场,不一会大家都到齐了,开回aswan,又是三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没过多久大家纷纷东倒西歪了。再睁眼已经回到awsan了。车停在aswan 去phaile temple要坐船去。学生票20磅。大家买票冲进码头,几个纽比亚船夫和我们讨价。正好遇到两个从新加坡过来的中国人,他乡遇故知阿,我们齐心协力,从每人10磅开始杀价,最后以每人5磅成交。但是我们一共有14个人阿。真失败。 上了一条没有顶棚遮阳的船,一路破浪前行。湖面上小岛星罗棋布,远远的看到一座小岛上石柱林立。正午神庙没有其他游客,我们一行人叽叽喳喳的闯进来,打破了这里的宁静。这个建立与ptolomy时期的神庙比起刚才看到的abu simbel少了一种雄伟和庄严。但是透露出一份精致。墙壁上面很多壁画都遭到了后人的破坏,还有很多欧洲人的签字留念,据说是拿破仑时期法国人的手笔。这让我想起当年长城上国人留下的某某某到此一游。不过眼前的这些文字都是在18世纪刻上去的,如今斯人已逝,他的墨宝真迹也随着神庙流传千古了。不知他的后世子孙来此游览时看到先人的所作所为会有什么感受? 火辣辣的阳光烤得大家没体力细细的游览,拍照结束就躲在阴凉处聊天。和两个国人聊了聊他们的经历。他们也是刚到埃及,从新加坡直飞过来的。开罗已经玩好了。他们买了一本第九版的LP,翻了翻,资料更新了一些。给一个日本小哥聊了聊他的阿拉伯扮相,很酷的。小哥是从约旦进境的。这一趟从土耳其转战叙利亚,从约旦到埃及,最后还要去以色列。 听得我只有流口水,差距啊。国人当自强!!! 时间到了,大家坐船原路返回。日光把船上的铁皮作为烤得发烫,坐上去都快熟了。靠岸时,几个女生酷热难耐,纷纷冲到河水里趟水。唉,穿凉鞋也有好处啊。 转移,下一站是未完成的方尖碑,同车的比利时情侣劝我们放弃,并给我们看了看他们昨天下午排的照片。我来之前也看到前辈们对这个景点没什么好感,于是大家一致决定放弃。 终于可以回酒店了,身上都要臭掉了。那个让我流口水的台湾女生突然来了一句,when can we go back to aswan?大家在静默了几秒钟后,狂笑。在这愉快的笑声中,大家陆续到站。相逢就是缘分啊。大家互相祝福。我下车时和几个台湾亲人互留联系方式,这时一个纽比亚大叔走过来要做我felluca的生意。真烦人,怎么这么没有眼力价呢。没看到我在做统战工作么?我随意打发了他,和女生们依依惜别。 回到馆,洗了睡。醒来都5点半了,出门去做felluca看日落,想起刚才那个纽比亚大叔,就去找他了。这生意竞争还真激烈,遇见几个纽比亚人想冒充刚才那个大叔,正巧大叔看到我,一番争执后,我还是信守诺言跟他去了。 世界真小,在路边又遇到中午那对同胞了,他们用心旷神怡形容刚才他们的felluca,并告诉我10磅1小时。我谢过他们和大叔开始砍价,竟然开价50磅每小时,最后看他挺可怜就答应20磅每小时,环岛两小时。 跳上一条白色的小帆船,大叔杨帆解缆,小帆船慢慢的离开岸边。这时水面上百舸争流,小船在风吹下慢慢的在河水上飘。微风拂面,甚为清爽,放眼望去,和中间的小岛上郁郁葱葱。眼前青山碧水,心情大好,不禁放声高歌,把能想到的流行歌曲唱了个遍,越唱越大声,反正没人听得懂。 河面上有很多乘felluca的游客,大家远远的互致问候,忽闻水上有歌声,不是我。一对纽比亚小黑孩划着用薄薄的铁皮做成的船靠在了一条装满欧美游客的帆船边上,他们把住船边,一边唱歌一边伸手索要钱。游客们纷纷解囊。谁知这两个小鬼太贪了,拿了钱还不走,要个没完。这时警察开着快艇来了,带走了这两个小“河盗“ 船靠岸了,我看表,才1个半小时。我本以为只要给30磅,靠这个大叔竟然恬不知耻的说开了2个半小时。让我给50块。我可不想破环自己刚建立起的好心情。心想就当扶贫了。扔下40磅就闪了。这个老家伙还找我要小费。“那崖娘近亲吧”?我远远的用博大精深的中文向他致意。 晚上吃了点当地的路边小吃,就是大饼加油炸丸子,加土豆泥,加蔬菜。太好吃了,才1磅,一边品着甘蔗汁,吹着尼罗河上飘来的风。在aswan的最后一晚!再见,aswan,也许今生都不会再来。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98209/19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