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栈宋伯伯 我住的客栈是他儿子开的,老人精神很好,面色红润、语言清晰、普通话也够标准,经常坐在大厅里看电视。据他介绍他们家已经在那已经住了八代人,儿子下岗开了客栈,政府免了三年的税。 老人之前一直在政府工作,解放后从事过剿匪工作,回顾当年的剿匪历程也是颇多的艰辛。他讲土匪多半也是因生活所逼,经常会去乡村里抢,但他们不敢抢地主的东西,因为地主有枪的,典型的欺善怕恶。解放后政府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将土匪缴灭,最后仍有一个土匪头子未落网,人间消失掉了。 87年时老人因为身体的原因(脑血栓,现在左侧的手仍不好用)退休,现在每月有一千多块的工资,平时帮儿子接接电话,帮帮小忙。每次出门前都会和他打声招呼,他会叮咛我们多穿点(在凤凰几天真是冷的没天理的)。 是个爱聊天、有见识、有经历的老人。 老洞苗寨麻志龙 行前看了游记,介绍去苗寨会有小朋友送些小东西给你,比较好的办法是事先准备一些小东西送还给他们。到凤凰的第二天报了个团去乌龙山和老洞苗寨,一进寨就有几个小朋友跑过来把自己编织的东西送给每个人,大一些的女孩会问“我送这个给你,你送什么给我”,这个小朋友默默的把东西送到我手上,什么都不讲于是我拿出提前买好的笔送给了他,并告诉他要等他长大些才能用啊。  (在之后的行程里他一直跟着我,不停的把手里的编好的东西交到我手上。)
最后我的包上挂了三只蚂蚱,手腕上带了几朵玫瑰,手上有戒指,还有一种大些的带在腕上的花。  (腕上的花) 他今年上一年级,学校在大坪,每天要走一小时的路,中午没有午饭吃一直要到放学回家才有得吃(这是我猜的,他讲的不太清楚),家里还有二个姐姐。 那天雨下得很大,所以在苗寨停留时间很短,从这家走去那家途中我总是会拉他进我的伞下来避雨,开始时他说不用,后来也倒不排斥。 本想去他家里看看,但因为雨大,温度又低所以进行了表演场之后一直坐在篝火旁烤火,连表演都不能吸引我离开那团火。 表演之后我们就离开了苗寨,他一直跟在我身边,问他是不是会饿,他点头,于是把小辉的饼干要过来送了给他,并告诉他回去吃,后来又加了同行女孩的面包(只是放了几天不晓得坏了没有)给他,催他回去吃饭,他一直站在车门边不肯走,我坐在车的左侧,后来他看到一个女孩跑到车左侧,他也跑过来,瞪着眼睛看着我,和我挥手。这时车上另外两个人看到他,拿了钱给他大概一二元的样子吧,还跟他讲,我们给了你钱你给我们什么,他讷讷的不知道说什么(因为他最后在编的东西都给了我),那俩个人说那就不用啦,算了。我有些无语。在凤凰古城里的小女孩更现实得多,她们会拿着花环走过来说,我给你花环,你给我五元钱好不好。很多编好的花环卖3元的。小辉曾买过一个说是送我,后来成了拍照的道具,最后放在沈从墓前了。 在虹桥下看到有家店冲洗数码相片,曾想要把照片洗出来找个导游转交给他,可是最终我没做这件事。 导游小龙、苗女小吴 到了凤凰之后通过老板报了老洞苗寨和乌山加在一起的线路,导游是个脸圆圆,眼睛圆圆的女孩。 象很多苗人一样,她蛮热情的,虽然每天做同样的事,但也还是认真的,有介绍一些苗族的情况给我们听,我也会拿一些好奇的问题去问她。车上她教了两首歌给我们听,一首是苗语版的《两只老虎》一首是山歌《桃花朵朵开》,后来发现这两首歌应该是她们统一交给所有团队的。听她介绍苗族女孩子结婚早,通常都是17、18岁的样子,21岁就是老姑娘了。据山寨里的人讲她应该也是结婚的,不过很年轻的样子。 再次见到她是第二天的山江镇上,她外出办事,坐车回凤凰。互相认出来,大家象老朋友一样热情的打招呼。 小吴是在去江山赶集的路上遇到的,一个典型的苗女,皮肤有点黑,个子不高,也是圆圆的脸和眼,她和一个朋友一起去江山,平时在凤凰镇上工作,那天江山有集市所以去赶集吧,她说自己是要去边边城(苗家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场所)她的话激发了我们大家的兴趣,也打算等赶集之后去看看。自己一个人在集市里转了一转,决定去边边城看看,走了很久也没发现地方。掉头问人,说是要等集市散后才会到边边城去唱歌,于是和同去的四个人汇合和她们讲了情况,商量之后决定一起回凤凰。回去的路上又遇到小吴,看来说她去边边城是玩笑话。 和小辉曾猜测她有多大,结果小辉猜的更近些,是个17岁的女孩。路上有讲一些苗家的习俗,例如女孩子遇到喜欢的人会去踩他的脚尖,越用力就表示越喜欢,和前一天导游小龙讲的一样,问她为什么没去边边城,她说因为小辉不肯给她踩脚尖,呵呵,是个开朗的女孩子。 路边摊的阿婆 一天晚上吃过饭一路逛回去,忽然发现书上介绍过的张桂英的店,进去转了下,东西都很贵。出了门发现小辉在一个路边摊挑东西,是一个苗家阿婆,年纪不好猜50、60岁的样子吧,很会讲话,事后想来她真是精通人的心理,我和小辉一路被她骗到底。其中她讲的事都是她自己编的故事,我们被故事忽悠着买了她的东西。真是个教训,第一次买这样的东西就被骗很惨,姜是老的辣啊。 沈从文的《长河》里讲自己重回凤凰觉得物是人非,人心不古,我想如果他看到凤凰的今天又会做何感想。
 (我们购自阿婆的东西 )
陈斗南的孙子 报了乌龙山和老洞苗寨,旅行社送了陈斗南旧宅的参观券给我们,在一个傍晚和同行的女孩一路走过去参观。 进了宅子有个女孩子过来带我们参观了一圈进行了免费的讲解,讲解之后便由我们自由参观,拍照。在一楼的主人房里因为同行的女孩子刚离开关了灯,我再进去不怎么好意思开灯,正在犹豫,坐在正厅的老人告诉我灯的位置。 老人是陈斗南的第二个孙子,一直留在凤凰,亲自守护自己的祖宅。陈氏祖上出过武将,延至上世纪中出现了陈斗南和他的侄子两个武官,目前的子孙大概还有30多人,在各行业工作,但没有在部队的了,老人豁达的笑称“一代不如一代”。 祖宅的维护都是陈家人自己出钱负责的,国家下发的钱都不会到他们手里。门票收入本身不多,给他们的应该只是少之又少的一部分。 祖宅是他们的骄傲
凤凰的歌者 在凤凰的几天早晨都是在歌声中醒来的,窗外就是沱江的中段,是旅游的景点之一,游客们坐在船上,船工都会为游客唱歌,在江上还有一条专门的船用来载两个本地人专门唱歌来营造气氛,听说他们是可以换班的。

凤凰有很多酒吧,第一天因为很累,本来和小辉讲好去酒吧看看的计划在香甜的睡梦中错过了(之前几天一直在严重的失眠中度过)。 第二天去过乌龙山和老洞苗寨后下午五点多返回,吃过晚饭后几个人在江边转,于是说去家酒吧吧,我的要求是歌手要帅歌声要好听,最后选择了小辉前一天已经去的人气颇旺的根据地酒吧,里面的歌手很帅只是从我们进去后他就一直没开口唱歌,变成了点歌时间,就变得有点恐怖了。不过遇到了两个广州女孩,在大家一起玩“掷色子”的游戏中度过。 江边的酒吧很多,路过时总会听到里面传出的歌声。类型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定,有些很动听的。 第三天时则是在路过桥时听到有人唱许巍的歌,发现几个年青人在桥洞里点着蜡烛唱歌,面前放着一个吉它盒用来装钱,小乐团有两把吉它,一个鼓手,还有合声,他们应该是燃着了蜡烛开始唱,唱到蜡烛燃尽。最后一首歌是他们自己的歌,曲调优美、简单、悠长“如果我老了,不能歌唱了,你还记得我吗?如果我老了,不能XXXX,你还会爱我吗?谢谢你陪我到凤凰晒太阳,度过这美好时光,谢谢你陪我到凤凰看夕阳,共度这生命XX,你陪我到凤凰晒晒太阳,听我诉说伤心往事,数你的白发数我的皱纹,一生一世不要分离 (X代表我听不很清楚的内容)”小辉最后说这个晚上是在凤凰最舒服的一晚,比前一天在酒吧好很多,我很认同他的观点。我用MP3录了他们的歌,有兴趣的可以向我索取。 后来听说这几个人都是凤凰本地人,在江边有开店餐馆,唱歌纯粹是个人的兴趣,不是为了谋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凤凰已经变得不在如前,但是听听他们的歌会让你感觉到凤凰的美,也许是曾经的,也许是现在的,将来的。
(凤凰的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