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岳飞庙 |
[游记]游岳飞庙 |
2008-10-12cncn.com |
岳飞庙,又名宋岳忠武王庙,始建于明景泰元年,总面积4300多平米,殿庑建筑90余间,是一处较完整的古建筑群。 一早我们即驱车赶至岳飞庙,大家心怀崇仰列队鱼贯穿过岳飞庙的大门。岳飞庙的大门是牌楼式建筑,又名精忠坊。坊侧两厢的护壁分别嵌砌着一块青石碑.左刻“忠”字,右刻“孝”字,朱漆描就,苍劲有力。 跨过坊门,在山门前一字排开秦桧、王氏、万俟禹、张俊、王俊五铸铁跪像,他们身后是施全祠。施全将军怒目而视,手挥宝剑震慑群贼,将军身后嵌有"尽忠报国"四块五尺见方巨石。五贼之头部皆乌黑发亮,系被后人击打所致。当地民间流传有“击桧之首,永不首痛”的说法,因此巨奸秦桧的头部较之其它四贼犹显黑亮。 于施全祠正对的是山门,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穿过山门,庭院的东侧是肃瞻亭,西侧是觐光亭,两亭皆古朴庄重。 站在院中你可以全睹于山门相对的仪门全貌,旧时为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地。跟随讲解员的带领,过仪门即可亲赏当年乾隆停辇祭庙时所建御碑亭了。穿亭而过,是岳飞庙的主体建筑正殿。 正殿进三阔五,檐下有匾:“乃武乃文”,两侧檐柱上嵌挂着白底黑字的楷书楹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第一功名不爱钱”。 步入正殿,高大魁伟的岳飞塑像端坐正中,头戴顶盔,满面红润,目光炯炯,紫袍金甲,神态凛然。岳飞右手扶膝,左手握剑,象是正在中军大帐坐阵指挥,雄韬大略尽在运筹帷幄之中。坐像上方嵌挂一帖金巨匾,阳镌"还我河山"四个大字,字形苍遒有力传为岳飞手书。 “还我河山”这是岳飞一生的努力追求,在他率岳家军气吞万里如虎横扫金军若卷席时,历史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上演了一出千古含恨的悲剧。里通外合的秦桧竟向高宗进谗,用十二道金牌将岳飞从快要取得最后胜利的前线召回,战况急转直下 。获罪“莫须有”的岳飞怀着对奸臣弄权的怨愤,一步一步踏上了“风波亭”阴暗的台阶。曾经的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终被“风波亭”的风波吞噬了,留下南宋主战的臣民空空地悲切,想要从头收拾旧河山,也终于是一场无法实现的梦幻了。 正殿往后走,东侧是岳云祠、岳柯祠;西侧是四子祠、张宪祠。 岳飞先后共有五子,长子岳云,次子岳雷,三子岳霖,四子岳震,五子岳霆。岳柯乃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南宋文学家、史学家。 张宪是岳飞的主要副将,一生追随岳飞立下显赫战功。后被诬谋反,捕人大理寺监狱,与岳飞、岳云一同被杀害。 在往北行是二殿,檐下嵌挂五块匾额,中匾为“光昭日月”。殿内有采用现代彩塑手法与传统泥塑手法融汇一起制作的“岳母刺字”塑像,岳飞袒背单膝而跪,岳母正欲以手相扶爱子,神态逼真,栩栩如生。 随后,我们一行又参观了孝娥祠、三代祠以及长长的碑廊。碑廊位于御碑亭东侧,现存各代碑碣300余通。碑廊内书体各异,篆、隶、楷、行、草兼备,是书法爱好者临摹学习的艺术宝库。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99775/19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