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辛亥革命遗址游记

[游记]辛亥革命遗址游记

2008-10-12cncn.com


(红楼前孙中山铜像)

碧空一羽 图/文

一个古老的城市,总有它的历史人物,或是风流千古的文人雅士,或是叱咤风云的豪杰英雄。他们影响了人文时尚,他们改变了历史面貌。斗转星移,苍海桑田,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地过去了,他们消失在历史的时空,后人只有在浩瀚的史籍中寻找他们的踪迹,在闲暇的聊天中提到他们的名字。为了缅怀这些优秀的历史人物,人们在这些历史人物活动过的遗址,或修缮,或仿造,供子孙后代永世瞻仰。
198612月,国务院核定颁布了38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武汉市以其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显著特色赫然榜上。翻开武汉的历史,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足而立。若论建城历史,武昌城最悠久,迄今她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沧桑历程。
据考,武昌最早有城,始于三国时期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是年吴主孙权在江夏山(今蛇山)东北筑土石城,取名夏口城。该城周仅二、三里依山傍水、开势明远、凭墉藉险、高观枕流,实为地形险要的军事堡垒。武昌古称夏口,读过唐诗的人,不会陌生哦!
武昌城也是一座具有革命意义的名城。公元19111010日,中国近代史上最为使人振聋发聩的一场大变革——辛亥革命爆发。千年睡狮,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
20041119日,是一个冬日慵慵的周末,我揣上数码像机,踏上了寻觅帝制终结者路程。

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旧址。又称红楼。

我去的第一站,当然是红楼哦。
红楼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原是清代湖北省咨议局局址,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19111010,武昌起义爆发,次日,革命党人和起义士兵云集湖北省咨议局,宣布成立以黎元洪为都督的湖北军政府,宣告废除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前的近3个月内,湖北军政府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革命政策和措施,组织和领导了抗击清军的阳夏保卫战,并一度代行中央政府职能。旧址主楼穹窿顶望楼于1911121被清军炮弹击毁,主楼后议员公所在抗日战争初期被日军飞机炸毁。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中山铜像树立在红楼大门前,一个广东口一音的游客端着像机虔诚地对我说:请你帮我与国父照个合影...”
国父!
我听到这个称呼,当时眼框一热,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我指导他的站位,给他照了一张背景无人的照片,他看过显示,满意地向我道谢,顺便问我一句:你是搞专业摄影的?我说:我是照着好玩的,嘿嘿。那个游客离去后,我瞻仰国父的铜像,陷入了沉思:191241,孙中山为什么要正式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让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在当时各省风起云涌响应废除帝制的革命浪潮的大好形势下,清帝溥仪也于1912212下诏宣布退位,袁世凯这个衰落王朝的狡猾鹰犬,何惧之有?我想这是国父不愿看到因国鼎之争使中国陷入内战,他放弃倾国的权位,是为了中国免遭生灵涂炭!国父啊,国父,你的博爱精神,使您的革命生涯坎坷不已!我学识浅薄,全是猜想。唉!我至今不明白,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三个月后,为什么要让袁窃取?其中的原委,只有让历史学家去评说了。

我离开首义广场,从蛇山西端上山,在暖暖的冬阳下,向东端漫步。在蛇山的制高点,晨练的老人们还没有下山,他们在蛇山义军炮台(仿造)后边闲聊着当代的事儿,而我却遥想着当年在这里发生的一切。公元19111011凌晨,起义军发起第二次进攻。此时南湖炮队从中和门进城后,人拉肩扛,在蛇山建立火炮阵地,发炮轰击武昌王府口方向的督署,对战局发生重大作用。起义军英勇搏击,攻入督署。瑞澂从督署后墙穿洞逃上军舰。八镇司令部亦被起义军占领。天刚黎明,武昌全城宣告光复。我照了这张像,从山顶顺东而行,来到蛇山首义公园。

我首先看到耸立在蛇山南麓的首义公园的辛亥革命纪念碑。它是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所建,碑体上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碑十一个大字,是已故叶剑英题字。巨碑下还有晨练的老人,我苦苦地等了好久,才照下两张背景无人的照片,是竖照的,为了版面的整齐,我就不上传了。比邻纪念碑东侧,是一个宽大的广场,一排气势恢弘的辛亥革命先驱群雕,在阳光下闪烁着熠熠光辉。群雕的背后,篆刻着这些辛亥革命领袖们的简略事迹。他们的英名已名垂青史,在下不表。
从蛇山首义公园出来,我又路过红楼前的首义广场,瞻仰了彭、刘、杨三烈士雕像。
彭楚藩(1884—1911)清末,湖北鄂城(今湖北省鄂城市)人。原名谭藩,后更名楚藩,字青云。
劉復基(1883─1911)清末湖南常德人。1904年參與黃興領導的長沙起義活動,后敗走日本,在日本加入同盟會
楊洪勝(188l–1911)晚清湖北襄陽(今襄樊市)人(一說谷城,位老河口市南),字益三。
清末湖北革命党人的两大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都与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有密切联系。19119月,在同盟会中部总会关于注重内地暴动的方针推动下,文学社与共进会决定联合举行起义。事有不测,当起义正加紧准备时,设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的政治筹备处,10 9日因配制炸弹而被破获,起义计划暴露,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三人在起义前夕,先后在临时总指挥部被逮捕,次日晨,三人被处死,临刑时高呼民国万岁還我河山,同时英勇就义,壯烈可觀。

在阅马厂南端,有座拜将台。191110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清王朝调动大军,南下武汉,当时,中国同盟会领导人之一的黄兴,由沪来鄂,主持军事,革命军政府遂于113任其为战时总司令,在此筑台授印,因名拜将台。原台系临时搭建,1928年正式建亭立碑,以作永久纪念。解放前夕,亭毁碑损,1955年武昌区人民政府就原址重建一高大红色水磨石纪念碑,并复原其上所有镌刻。碑高5多,碑座方型,碑呈锥体,基设石台,环以铁栏。碑正面为拜将台三个大字,其下为辛亥首义鄂军都督黎任黄兴为总司令在此授印两行小字,背面为中华民国十七年十月十日辛亥首义同志会立款识等。此碑卓俊健丽,恰与对面巍峨的红楼相互辉映。

我童年的时候,寄住在武昌粮道街姑妈家。有一次,姑妈带我到奥略楼(俗称黄鹤楼)下的黄鹤楼剧场看戏,剧场边有尊黄克强铜像,我那时懵懂,不知黄克强为何人,及长,才晓得黄克强就是辛亥革命领袖黄兴。寻觅帝制终结者,黄兴的铜像不可少哟。第二天,我找到童年随姑妈看戏的那个剧场,那个剧场已经面目全非,现在是一家酒店,也很萧条,使人顿生离黍之悲。那剧场边没有看到当年见过的铜像啊。我请问一位晒太阳的老人:这里原来有一座黄克强铜像,怎么不见了?老人抬起头答道:呵呵,八、九年以前就移到汉阳去了。”“那在汉阳什么地方呢?”“在汉阳龟山啊我道过谢,想到武昌这边还有一处辛亥革命遗址-起义门,于是乘车向那里奔去。

起义门原名中和门,和汉阳门、文昌门、平湖门等被称为古武昌城的九大城门,300多年后的今天,仅有中和门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19111010熊秉坤就是在中和门旁的工程八营打响了革命的第一枪,把这一南北交通的要塞向城外的革命起义打开,起义军在城楼上架起炮台,轰击位于现武汉造船厂附近的湖广总督府,岁月给予了中和门悠久的历史,辛亥革命又赋予了中和门不可磨灭的光荣。1981年,在辛亥革命70周年之际,武汉市政府拨款,修缮了这座被炮火和岁月冲击得只剩城洞的古建筑,使她时值今日,仍能让人们瞻仰她的风貌。
在起义门北侧,为了拍一张前景无人的照片,我蹲在路边,伺机一个多小时。虽是逆光照,也要把他照好。从起义门乘车前往汉阳,中途下车,在湖北省工会内,寻觅清末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旧址。
彭刘杨三烈士就义之日的傍晚,武昌城内外各营队革命党人互通消息,积极准备发难。位于紫阳湖畔的工程第八营革命党人居多数,排长陶启胜查哨时,与程正瀛、金兆龙发生争执,陶指责程"造反",并令护兵逮金。程正瀛举枪猛击陶首,接着开枪把陶打伤。此时,代理管带阮荣发前来弹压,被当场击毙。共进会员、党代表熊秉坤放枪为号,集合部队,一时枪声大作。当即出发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和中和门。辛亥武昌起义第一枪,是由清末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中的革命党人在这里打响。
从湖北省总工会出来,搭上了开往汉阳的BUS,在琴台下车后,由龟山北门上山,沿山顶通路一路寻去。看到山路两旁栩栩如生的三国人物塑像,忍不住停下来拍几张,这样盘桓了好久,日已西斜,还没有找到黄兴的铜像。问了几处,都语焉不详,这时我已饥肠沥沥,原来我中午还没有吃饭啊!快到龟山临江西尽头,在守门人的指点下,终于找到黄兴的铜像。
黄兴铜像朝东,面长江,视武昌。这真是一个绝佳的选址。

黄兴,原名黄轸,字廑午。在从事秘密革命活动中,改名为兴,字克强。湖南善化县人。18741025生。他与孙中山并称孙黄于世,是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重要领袖。

当年1010日,武昌首义成功。清王朝急忙调兵镇压。武汉保卫战开始。27日,清廷授袁世凯为钦差大臣,清军加紧猛攻汉口。28日,黄兴到达汉口,当晚即赴前线,给正在苦战中的革命军以极大的鼓舞。次日,黄兴指挥革命军与清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清军无法以战取胜,转而凶残地焚城,大火三日不止。112,汉口失陷,革命军退守汉阳。3日,湖北军政府任命黄兴为战时总司令,并通过登坛拜将的形式控制黄兴。黄兴率领革命军在汉阳前线与清军奋战二十余,终因敌众我寡、黎元洪的牵制而失利。27日,革命军退守武昌。当日,黄兴辞职,离武昌去上海。武汉保卫战牵制了清军大部兵力,为各省起义的发动赢得了时间。在黄兴督师汉口、汉阳期间,先后有十多个省宣布独立,摆脱了清王朝的统治。

我以前看过一些辛亥革命的文史资料,辛亥革命的亲历者对他多有微词,说他指挥的江夏保卫战和汉口保卫战都以失败高告终,在革命的紧要关头,辞职离武昌去上海。黄兴去世时,有一幅挽联道:谤满天下,泪满天下;创造共和,再造共和。说明人们对他的评价还是公允的。

在树木萧疏、阒无人迹的龟山头上,黄兴铜像孤独的耸立着,他的前方,就是车流如潮的长江大桥。他怎么会想到,在他去世后整整90年的2004年的某一天,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前去寻觅他这位帝制终结者铜像的踪迹?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99811/20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