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从远方赶来,赴你一面之约 |
[游记]我从远方赶来,赴你一面之约 |
2008-10-19cncn.com |
走在和我自己私奔的路上。 9月29日 7:20飞机北京-昆明,13:30分昆明-大理,19:30分大理-福贡 9月30日 8:30福贡-丙中洛 车 10月1日 丙中洛-察瓦龙 车 10月2日 察瓦龙-格布 徒步 10月3日 格布-来得 徒步 10月4日 来得-梅里石 徒步 梅里石-德钦 包车 10月5日 德钦-中甸-丽江 包车 10月6日 丽江(朋友家) 10月7日 丽江-大理 车 10月8日 大理(打死我也不想离开的地方) 10月9日 大理-昆明 详细的路上感受还是放在博里面吧,这里记录的主要是围绕卡瓦博格的那几天 察瓦龙已经和《德拉姆》里的样子大不一样了。公路通了、电通了、家家户户都有电视了,新房子多了,从丙中洛过来要经过一个大滑坡,车辆一个个通过,估计是不想有意外的话一起被埋起来吧。我原以为转经就是要全程徒步,原来是可以搭车的。 10月2日 扎那→堂堆拉垭口→→格布 全天路上所花时间共计约10小时,这一段路程并不长,这天的路还是很好走的。 (1)扎那→堂堆拉垭口,路线简单,就是沿山谷上行,需时4、5小时。向左沿怒江而行是去察隅或左贡的路,沿山谷向右就是去格布的转经路了。此处有个石头写着,转经向右,出仁那后沿山谷左边山壁上的土路向上,这一路上,层层的冲积扇都被开垦成了梯田,种着玉米,这是怒江流域的主要农作物了。冲积扇的头部是另一座小村子。此后就是林间的之字形盘山路,直到堂堆拉垭口。 (2)堂堆拉垭口→给音,需时约半小时,林间土路,泥泞不堪。 给音是山腰的一座小村子,几座小房子散落在高山牧场间,令人眼前一亮,牧场附近有水源,下雨了,我们避雨的地方,重新整装出发。 (3)给音→格布,需时约3个小时,路线简单,没有岔路,就是沿山谷下行,去到眼睛能看到的山谷尽头正对着的那座山,向导指给我看,我这晕,反正是一山又一山,他说就是眼睛能看到了最后一座山,然后左转顺河而下。 从给音下来是一段急速的下降,干燥的盘山土路。这段急速下降结束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可以在此休息。此后是一段长长的顺着山谷的平缓的下降,直到见到一条大江,这是怒江的一条支流。江对面就是前面说的山谷尽头的山了,翻过它。路下面几百米的半山腰是一座藏族小村子,守着几块玉米地。在山谷与大江相交的地方,转经路在翻上一个几十米高的小垭口后折转向左,顺江而下。在转过一个湾后就又可以看见另一个大一点点的藏族小村子,守着另一片大一点点的玉米地。 转经路穿过后一座小村,其中还有一个小商店,我们在此休息片刻,继续出发,可以补充一些饮料。还有王老吉呢,真不错。 过了村子,直到格布都是平路,但走起来并不轻松。江水在这一段切出几百、上千米深的峡谷,转经路就在山腰横切,左面是高耸的山壁,右面是陡峭的悬崖,下面就是滚滚的江水。路,只有不到一尺宽。我在这摇晃了一次,把大家都吓得要死,而干燥沙土质的山壁在长年风化后形成了一个个的滑石区,再加上峡谷形成的大风道,让人一路提心吊胆,一面担心头上被风吹下的落石,一面担心脚下的滑石。怒江边的大滑石区也只是让人担心几分钟而已,而这一段,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基本上都是踏错一步就game over的状况。太TNND恐怖了。 (4)在战战兢兢一个小时后,可见到两座桥,一座是废弃的藏式木桥,一座是新修的吊桥(桥头歪歪扭扭地写着“察瓦龙中心桥”)。过桥就是格布-----同样的,一小片玉米地旁的几座藏式房子。 格布有电,有小商店,商店有间蛮大的空屋子,可以打地铺,费用是50元/4人3马,我们借用商店的灶来做饭。我这晚和老杨(人)马蜂(超大的马蜂窝和无数马蜂)老鼠(夜里在我头前吱吱叫的东西睡在一个空置的房间内,窗外是我们的3匹马和主人的2头猪。 后来还发现,忘提一种动物,我也不知道叫什么,反正咬得我包包无数,比跳蚤咬的大多了,我这爆脾气。我这金枝玉叶。。。。。。。 10月3日格布→扎热吉利→哥杂拉垭口→俄扎拉(农扎桥旁的江边)-来得 曲折的一天,要经历好几种地形和真正的危险,全天路上所花时间共计约12小时 (1)格布村口的岔路:上面一条是去来得的,下面一条是去盐井的。因为这一天的路程较长,早上4点30分出发,小心村口的岔路,很容易走错,而且走错后,好长时间都不会发觉自己走错路了。我们有向导,走在山里的时候就听到藏语喊叫的问路声,有人迷路了,看到我们的光亮后和我们的向导就在山里用藏语喊叫着交流起来。这个凌晨的时间上厕所还是不错的,找个相对开阔的地方,要求大家把头灯和手电都关上就可以解决了,依旧满天的星光。不过一路上坡很陡峭,基本没有开阔区休息。 (2)格布→扎热吉利:约需4个半小时,看不出山顶在哪儿,会有越走山越高的感觉。横切结束后进入林子里,开始平缓的上升,路况很好。不时可以看到远处山上的一块大石头,很显眼,石头上方就是这一天中午的休息地扎热吉利。注意,去到石头附近的时候有岔路口,正确的路是向右。这一路都没有水源,只在刚进入林子的地方有个小小的营地。 (3)扎热吉利→哥杂拉垭口:约需2个小时。扎热吉利在乔木与高山灌木的分野处,有大约半个篮球场那么大一块草坪。草坪旁几十米远处有一间小木屋,附近有水源,很小水量的。我们在这里烧水,吃饭,喂马,然后藏了些马的饲料,太重了,反正马回来还要走这里。 (4)哥杂拉垭口→俄扎拉:约需4个半小时。过垭口就开始急遽下降,路是大石头台阶,几乎是垂直下降1、2个小时后开始横切。此时还远不到江边,之前的路段都应该尽量加快速度,以便可以在天黑前安全地下到江边,或更进一步去到来得。向右的横切刚开始时,只是林间铺满落叶的小道,很好走。 等可以看到江的时候,又开始急遽下降,这个时候要小心了,拐弯多、坡度陡且滑,,左边是河谷。下降得快的,得小心刹不住脚在拐弯冲到河谷里去。左边的河谷台地上有散落着几间房子,但从主路去到房子处并不容易,就不要浪费这个体力了。 如果速度实在不够快,在过了哥杂拉之后3小时有牛棚可住。 继续向前,漫长的急遽的下降结束于一条小溪。碰到小溪的时候,海拔比江面高不了几米,但却有好几百米才到江边,之间是浓密的灌木丛,没有路去到江边。溪边也没有干爽的平地可供宿营。 过了小溪,又开始爬山,这次是真正的沿着悬崖绝壁在走,但路面情况却比前一段下降要好。 不到1小时吧,又开始下降,这次是真正的挑战。所谓的路,只是在山洪冲下来的烂泥、碎石堆上踩出的一串脚印。烂泥、碎石堆坡度几乎有60度,路尽管是之字形拐来拐去,也还是非常的陡,很多地方要手脚并用。相临的两个人,后一个人的脚一不小心就可以碰到前一个人的头。烂泥、碎石也很松,走在前面的人就眼见后面的人踩松的石块不断地从身边滚落下去,心里真正是发毛。千万千万不要走夜路,不要走得太快,前后间距不要太近,免得有一个人脚滑了,会象多米洛骨牌样碰倒一串人,那个时候真是躲都没得躲。我们在这里脚都打滑了,呵呵,一身泥。 下到底就是江边,再走不到10分钟就会过一座小吊桥(农扎桥),桥另一边有一座小寺庙,这就是俄扎拉了。过桥右转,约1小时可到来得,但如果天色已晚的话,还是在俄扎拉宿营吧,毕竟接下来的1小时并不轻松。寺庙前有一块不大的平地,但多碎石、牛马粪,寺庙院里到是可以扎下好几个帐篷,但要小心山上的落石。这儿的用水就是江水,多泥沙,要沉淀一会儿才可以烧水做饭。洗脸、刷牙什么的,用这个水会感觉到沙子。 雨越来越大了,我们时间尚早就觉得去到来得住,主要俄扎拉已经没有地方住了,也没有水源,雨还在下,我们决定赶路,爬到10多分钟的路上时,雨又大了,刚好,有个悬崖能遮遮雨,好吧,就休息一会,没2分钟的功夫,听到轰隆隆的响声,向导马上从山根窜了起来,我们都以为滑坡了呢,看着刚刚过来的路,大石头咕噜咕噜的往下滚过,那一刻,我吓傻了,突然觉得自己很不负责任,干这么危险事,如果说昨天的江边路,我还能控制的话,这个天灾找谁去。突然很想回家,腿有点软。心理一阵寒气。 终于到了,住在老奶奶家,碰到了飞来寺村子转山的12个人,大家说说笑笑的喝了,吃了,然后集体睡在主人家超大的客厅里,打地铺。用主人家的炉子我们做了饭,烧了水,喝了酥油茶。4个人3匹马80元 10月4日来得→梅求补功→说拉垭口→扎西牧场→梅里石 漫长的一天,要上2000多米,再下2000多米,全天路上所花时间共计约12小时 (1)来得→梅求补功:需时3个半小时。普通的林间盘山路,难度不大,就是长,长到没有头的感觉。而且,中间没有适合休息的地方。这会儿,人真的是给走麻木了。再加上海拔高,我觉得心口很憋闷,也担心因为不停的下雨看不到卡瓦博格。 (2)梅求补功→说拉垭口:需时2个半小时。梅求补功其实只是半山的一小块空地,在树林与高山灌木的过渡地带,这之前的路是3个多小时的陡急的盘山路,之后则有个把小时较平缓的土路。因为附近有水源,所以一般在此休息下,再进行最后的冲刺。 梅求补功视野开阔,可以看到雪峰,我们这里休息,喂马,喂人,喝咖啡,看雪山,流眼泪,我看到了卡瓦博格的全貌,一点不保留,不隐瞒的。 过了梅求补功后是一段土路的横切,土路结束后就要进入翻越垭口前的最后一个台地了。这一段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海拔又高,在高山灌木带和高山草甸带的上面了。路程并不长,但走起来真是费劲,需时1个半小时。 雪很厚,应该到我的膝盖吧,没有路,看到上面的藏人,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攀爬的,我骑在马上,不停的给我的马说加油,很冷,风很大,我的同伴昨天淋雨后发烧了,他很难受。我很心疼。 (3)说拉垭口→扎西牧场:需时1小时。先是一段急遽的下降,再过一段乱石滩台地,再一个急遽下降,就到一片高山草甸地带,扎西牧场就到了,这儿是梅里水的发源地,是个宿营的好地方。满山的杜鹃,美的没法收拾,很多种颜色。我们躺在地上晒太阳。 (3)扎西牧场→梅里石:如果到扎西牧场的时间够早,可以在此休息下,再一鼓作气下到梅里石。当然,中途还是有几个蛮好的宿营地的。这一路下去,或左或右,都是沿着梅里水走,来回穿过22座桥。中途岔路不少,但只记住不要往山上走,不要离开梅里水走,就可以了。景色真正是美不胜收,梅里水一路跳跃下来,形成了几百、上千个瀑布。2000多米的垂直落差,从高山草甸、灌木、针叶林、阔叶林,到干热河谷的植被,冬秋春夏,浓缩在几个小时里体验。 这一路,正常的步行约需6个小时,跑下来约需3个小时,尽可能的,还是应该花上一整天的时间,慢慢的赏玩下来。在最后的几座桥的那一段,有好多神迹,可以请向导讲一讲的。 在梅里水流入澜沧江的地方,有一座现代的公路拱桥,就是第22座桥了。附近梅里石。这就是梅里外转徒步路线的终点了。 向右,过最后一座桥后,沿公路走约半小时,可见一个小村子,有旅店可以住宿、吃饭。可以联系回德钦县城的车。 我们在梅里石村子里又遇到12个外转的飞来寺的藏族人,他们热情的邀请我们跟着他们的车回去,由于我们还有事没有办完,感谢过爷爷后,挥手告别了,其中一个漂亮的藏区姑娘说,再来哈。我们相视看了看,我问老杨还再来吗?老杨说,先把你户外装备都给没收了吧,哈哈。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00381/15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