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原创流于爱与恨会津若松游记饭盛山 |
[游记]原创流于爱与恨会津若松游记饭盛山 |
2007-07-18 olink.com.cn |
注册:2004年10月15日 楼主 小大 个性首页 | QQ | 邮箱 | 主页 [原创]流于爱与恨---会津若松游记 饭盛山 若说是佐幕一派的会津松平家是出于对大君之义的敬重和对德川家的“爱”而浴血奋战的,勤皇的长州则只能说是因为三百年以来的积怨在一瞬间像火山一般爆发。所以若是简单的概括一下双方的动机,除了想要登上历史舞台的野心之外,更是“爱”与“恨”的一场宿命的对决。 在这场对决中则是绝不能以成败论英雄的,除了感动于战场上的最后散华一刻的绝美,在后世人们的心中对会津笼城之战的惨烈、凄美的印象中,更少不了长州的军事奇才大村益次郎和会津将军山川大藏的军学的对决。不慑于对方高于自己数倍兵力的重压奋战的武士们的灵魂始终还徘徊在会津若松的上空,我们不能说这是惨痛,因为战——本来就是艺术——毁灭的艺术。 踏上饭盛山。 熟悉而陌生的青绿色的气味充斥着整个呼吸道,刚刚下过雨的山道些许的有些潮湿。与花香同残的自刃少年的忠魂似是还在幽静的山道间萦绕。不管是鸟的啼声,还是踏落山道溅起水花的淅淅簌簌;就连风从枝叶间悄悄溜走的一丝响动,都能让人融在这座山之中。已经闻不到炮火硝烟味道的现今走在这里,闭上眼睛去悉心体味战斗中有如昙花一现般华美的“散华”。似乎从耳边传来了胁差刺入血肉的声音,传来少年们吟唱的诗句,直到一只黑的发亮的乌鸦发出他并不悦耳的叫声才打断了思绪,整个人都像是被饭盛山给吸进去了一般,踏入了一百年多年之前的世界。
以翠绿树林为背景的十九位少年的青灰色墓碑一字矗立着,那些墓碑并不奢华,可以说历尽风霜之后变得有些残缺,依稀可以发现青苔在此驻足的痕迹和石头阅历百年之后被风雨侵蚀的印记。碑上亦没有过多的字样,只深深刻着殉难者的名字。墓前也仅仅供奉着一碗清水和几朵淡淡的山花。我抱着一大堆不合时宜的供品——说是不合时宜,不过是几束白百合和一瓶清酒罢了。记得是在书上看过和助很喜欢酒这样的内容,就带了这样一瓶清酒。若说是供奉各队士喜欢的东西,也许会给管理人带来麻烦吧?
这一场爱与恨的宿命对决,双方都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吧。 当年白虎队士撤入饭盛山的道路依稀还在,景色也与当年没有太大变化。只有这后世之人立起的许许多多的石碑清晰的诉说着当年这里曾有的那场惨烈的战争。或许有些人会觉得日本人夸大其辞了,但没有什么比德国使馆书记官ハッソウ.フォン.エッツドルフ先生所赠送的那块碑更能印证少年武士们的心了。石碑上用德语刻着“给年轻的武士 ——一个德国人”这样的话,虽然这块碑同罗马石碑一样被认为带着些许鼓舞战争的目的,但如同饭盛山茶馆的婆婆所说“石碑是无罪的”。也应感谢这位婆婆,正因为婆婆的关系,这块石碑才被保存了下来。现今的我们才能看到“外国人”对“白虎队士”的感动。
沉浸在这座山之中。
久久令人不能忘怀的少年武士慰灵碑金字镌刻的少年们的名字和年龄,背后投射的光装点着这些名字。一一把他们读过去,这些名字之后都隐藏着每个人的故事,一个个令人心痛,令人落泪的故事。走上这座饭盛山,并不是为了战争悼念什么,而是由心底感觉到了和平的重要性。在这场惨烈的战争之中没有“成败”,留给后世人们的只有对“爱与利益”,“爱与恨”的思索和感动罢了。
要画漫画去CG论坛,要做游戏去游戏论坛,要写文章去找你小学语文老师多学几年去. |
转自:http://www.olink.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18&id=3919141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