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避“运”游(122)——永宁山下(四十九) |
[游记]避“运”游(122)——永宁山下(四十九) |
2008-12-01cncn.com |
慕陵正在进行修膳。 我在小碑亭西面的旧石料堆放处的树荫里坐下。 边休息,边解决自带的午饭。 到慕陵的游客不算太多。 游客基本都是自驾车过来的。
该陵建造得很特殊,与其他帝陵都不相同,是道光帝独树心裁之作。 慕陵以精致小巧的建筑模式、清丽淡雅的建筑风格、工艺卓绝的楠木雕龙成为清帝陵中最具特色的一例。 楠木烫蜡后褐然的色泽,灰黄交融的墙垣,配以蓝天白云,绿树金顶,典雅肃穆,清碧绝尘,自有一番幽远神秘、古朴超然的气度。 起初道光的陵寝设在清东陵的宝华峪。 陵寝本着道光追求节俭的精神,取消了二柱门、地宫瓦顶、内刻经文、佛像等部分。 大殿、碑亭、石像生体量也小了,道光七年完工,且葬入了孝穆皇后。 殊不料一年后发现地宫渗水一尺七寸。 震怒之下,全部陵寝被夷为平地。 道光不顾乾隆定下的祖宗昭穆相间的定制,改在清西陵选址重建陵寝。 该陵设计上更加刻意求简,仅有建筑27座, 占地45.6亩, 比泰陵缩小近80亩。 但其实外“俭”内“奢”,其用料材质异常精美。 围墙采用磨砖对缝、干摆灌浆工艺到顶,不涂红挂灰,改变了传统的上身糙砌灰砖,刷红浆,下肩干摆的做法。 两建一拆的经历,道光建陵耗资超过了西陵任何一座陵墓。 慕陵神道放弃与泰陵相接。
最南端是一座五孔石拱桥:
因为鸦片战争的失败,道光帝“愧对祖宗”、“愧对天下百姓”,遂下令取消了歌功颂德的圣德神功碑和石像生。
五孔桥之北即龙凤门,与孝陵、泰陵、昌陵相同,但略小。 先空中鸟瞰一下:
龙凤门以北建有下马碑东西各一座。 龙凤门以北神道上无石望柱,无石像生。 慕陵是关内唯一无石望柱的清帝陵。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03301/17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