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的后殿建筑面积大约400多平米,五开间,前出抱厦,黑色琉璃瓦歇山顶。 建筑除了基座(当然台阶除外)、以及抱厦正面最东的楣梁可以肯定是老物外,其他还真看不出是新是旧。虽然只是孤零零地伫立在周围高大的建筑之间,但是并不影响它原本的气势,只能说北京的古建修复和重建的工匠,以及构件制作的功力强啊。  绕到后面,发现东西两侧有两堵对称的一米多高矮墙,内侧不平整,像是被拆毁的,似乎原先应该和后殿的东西山墙距离更近一些。
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呢?围墙不可能,因为基本上对着东西山墙中部;会不会是原来两庑呢?如果是也离后殿太近了吧。因为都城隍是天下城隍的总头领,所以都城隍庙里会塑有全国各行省的城隍像,那么这里会不会是放置这些行省城隍塑像的位置呢?总之这些都是我自己念念叨叨瞎猜的。  都城隍庙前有人在架着机器打着灯在拍摄,可能是电视台在做旅游专题节目吧。节目播出后,可能就不能像现在这样清清静静的来看了。
结束了真正的都城隍庙这个点,继续往北走去找公交车上看到的大屋顶。 沿着金融大街没多远就看到了一组规模不大的大屋顶,走近看只是仿古餐饮建筑“黄埔会”。用的是北方的建筑风格,室外又弄点江南的小桥流水,小桥还在,流水可都全部冻上了。  继续往北走,到了平安大厦和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大楼边上,往西看,总算看到了紧挨着月坛南桥东侧的一组大屋顶了,这里已经快到广伯宁街了。尺度、规模、模样、位置都对,看来这次不会再张冠李戴了。赶紧走近看看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建筑吧。
 原来是一座小小的道观:吕祖宫。
吕祖不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嘛。 成语“黄粱一梦”,说的就是吕洞宾梦见自己状元及第,官场得意,子孙满堂,极尽荣华;却又在一夜间获重罪,妻离子散,穷苦潦倒;正在感慨之时,忽然惊醒,这时睡前煮的黄粱米饭都还没熟。于是吕洞宾大彻大悟看破尘世,追随汉钟离到终南山修行得道。  更多精彩请看我的博http://blog.sina.com.cn/shenyuxiaozhiz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