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原创】苏州古城记之山塘随想 |
[游记]【原创】苏州古城记之山塘随想 |
2009-01-03cncn.com |
“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杭州西湖的盛名早已远播在外,而在历史上曾与之齐名的苏州山塘,却是最近几年才逐渐为外人所知。 这也不奇怪。当年太平天国之乱,山塘街被战火吞噬,“人间天堂”从此衰败。最近几年,苏州市政府启动了山塘街的修复工作,昔日衰落破败的景象才有所改变,但和历史上的盛况相比仍然相去甚远。由于修复工程还在继续,很多店面没有找到合适的经营者,目前都还闲置着,看上去更有一种难以摆脱的萧条之气,似乎战火中死亡的味道还没有完全散去。战争对一座城市的巨大破坏力,竟然可以绵延数百年之久。想到这里,不禁令人唏嘘。 行走在山塘街上,始终无法避免的是不断地和历史对话。虽然现在可供游览的街区尚不足整个山塘街的十分之一,但我还是被一路上数不清的码头、古桥和鳞次栉比的会馆所迷惑,分不清究竟是历史还是现在。在这条只有300多米长街上,仅会馆就有4处。而全省时期的山塘街更是堆金积银之地,会馆多过民宅,商业空前繁荣,也就有了《盛世滋生图》中人皆向往的天堂景象。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中国人都不会对这句话感到陌生。不过,再仔细想想,这句话并不是随便怎么说都可以的。古人在提到人间天堂的时候,为什么总是把苏放在前,而把杭放在后?同为天堂,苏、杭之间是否存在着一种差异? 在当时严格实行海禁的背景下,经济发达、贸易繁盛的苏州就成了新思想、新风尚的策源地。这些“新”东西以这里出产的书籍、丝绸、棉布以及奢侈品等为载体,被源源不断地带到全国各地。这座城市不仅繁华甲于天下,更是充满巨大的活力,这种活力,正是它区别于其他江南名城的根本所在。因此,“丝绸之府”指的是苏州,“状元之乡”说的也是苏州,而不是杭州。就连研究明清经济史的学者,也都不约而同地认为苏州是“江南第一城”,当时苏州的经济水平、城市人口、以及文化影响力都远在杭州之上,是名副其实的江南之心。 就是声名显赫的西湖,在当时也难以和山塘相提并论。尽管山塘没有像西湖那样开阔的水面,但沿河两岸优美的风光,繁华的街景,足以让每个人为之神往。特别是每逢虎丘曲会之际,山塘街上更是人山人海,巨大的人流曾绵延七里,一直延伸到虎丘。这在当时,是其他任何一座城市都不敢想象的场面。 余秋雨在《白发苏州》一文里说苏州是“中国文化宁静的后院”。这句话没有错,却只对了一点。“宁静的后院”是苏州自太平天国之乱以后给人的形象。太平天国之乱使苏州的经济一落千丈,以至于这座城市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仅存的传统文化。在其他城市被现代化不断侵蚀,传统文化逐渐作古的时候,经济上衰败的苏州成为守护传统文化的最后一块阵地。但如果把历史再往前推200年、300年,那时的苏州,决不是一座宁静的后院,而是走在时代最前的先锋。明清时期,这里既有江南四大才子,也有顾炎武和五人起义;既出学者,也出匠人;既产丝绸,也产典籍;既是园林之城,也是“市肆之盛莫过于苏”。人间天堂的赞誉,更多的是人们出于对这座城市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化水平的无比向往。 昔日的万种风情,随着这座城市的衰败而一去不复返。上海的崛起,宣告了“江南第一城”的名号已不再属于这座城市。穿过历史的烽烟,饱经战火的山塘街艰难地走到了今天。洗尽了铅华,它也悄然地留住了记忆,并在不经意间把对历史的记忆默默的展示给和这座城市匆匆擦肩而过的人,告诉他们,这里,曾经是真正的“人间天堂”。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05170/16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