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08跨年港澳行 |
[游记]08跨年港澳行 |
2009-01-04cncn.com |
又一次踏上香港的旅途,虽说遇到金融危机,可是港岛上舞照跳,酒照喝,LV照排队!除了街上本土品牌及二线品牌on sells,30%off,40%off的招牌多了一点以外,没有看到大幅跳水打折的景象,海港城依然那么热闹,北京道广东道依然熙熙攘攘,铜锣湾依然人潮鼎沸,兰桂坊依然歌舞升平,LV门口依然排着长长的队伍,就跟买包不要钱一样。不过这次来到香港,无意中有了一个最大的惊喜,就连来过香港几十次的人都没遇到过,到港第三天,逛街逛累了,跑去尖沙咀找到一家发廊准备洗洗头,这家发廊位于北京道附近,属于香港地皮最贵的区域之一,店的入口在一楼,一扇很小的单开玻璃门,沿着一条狭窄的楼梯走上二楼,推开同样狭窄的一道玻璃门,映入眼帘的一幕着实让我跟LG吓了一跳----店堂里没有一个女人,都是男人,包括客人,而且最奇怪的是所有的店员包括客人都是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的老人帮,LG诧异地看着我,悄悄跟我说,我们是不是遇到黑帮开会呀?倒是店员很热情地招呼我们,我们也不好意思,更是没胆拒绝,随着店员走入里屋,总算看到了女店员,还有女顾客,这多少让我们悬着的心放下了一些。给我洗头的是一个60上下的老伯,手势很娴熟,而且非常认真,于是我壮着胆子跟老伯聊了起来,这才发现竟然遇到了老乡,这位老伯祖籍竟然也是宁波的,而且跟我的祖籍同属一个地区,再聊下去,才揭开了这家店的秘密,原来这家店里90%的店员都是三十年前从江苏,浙江,上海偷渡去香港的一批人,他们中有几个来自扬州,话说扬州三把刀,初到香港,除了手头的理发手艺外没有任何可以生存下去的手艺,于是他们中的一个家境比较不错的人用了所有的钱在尖沙咀租了这么一个店面,把所有一起偷渡去的这些难兄难弟们召集在一起,经营起了这家老人帮发廊,因此所有这些老人帮都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三十年,这位老伯还跟我说,在香港,本地人不承认他们是香港人,回到宁波又没有人承认他们是大陆人,所有他们这三十年,在香港基本上没有什么朋友,就靠这些难兄难弟们一起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大陆改革开放后,有一些回原籍探过亲,回来后都觉得如果当年能熬下去,时至今日,日子应该也过得小康了。可惜从来没有回头路,因此也就只能60多岁依然在帮人洗头,一直到退休。 听闻这个故事后,心头免不了有几分惆怅,可想香港当年有多少象他们这样的偷渡客,几十年后他们或许都是在这种环境,甚至更差的环境下苦苦生存下去的,真的不容易,由此也看出来在香港这样的地方,每个人都在博命,每个人都在为一日三餐而努力,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李嘉诚只有一个,霍英东也只有一格,剩下更多的还是在努力为生活打拼着的。
这次到香港,LG一直有个心愿,探访15年前在香港工作时曾经借住的那户本地人家,因此在到达的第二天晚上,我们就从酒店坐地铁来到了铜锣湾,可是15年前的铜锣湾跟现在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变化,转了一大圈后,终于在LG模糊记忆的带领下,找到了那栋柏德大厦,这是一栋香港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20层的普通居民楼,跟我们在港剧里看到的香港本地人居住的普通住宅没有什么区别,窄窄的楼道,小小的电梯间,最大的一些住户的住宅面积挺大,有200平米左右,但是套内分割成了5房甚至6房,外加上客厅、厨房,洗手间等,因此实际每个房间的面积就显得很局促了,客厅很大,大概有40平米左右,但是房间很小,大概每间只有6平米左右,只能放下一张单人床和一个写字台。香港人很会打理自己的物业,他们会把房间租给一些去香港工作,停留时间较长的公务人士,因此每家都有几个互不认识的房客和房东一起居注,15年前每个房间的出租价格是每月4200港币,比起现在每月的动辄上万的铜锣湾房租来说,简直是超级便宜! |
转自:http://www.cncn.com/article/105296/16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